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
教材分析:
《折线统计图》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认识的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本课内容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统计图分析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也是描述数据的一种方法,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和变化规律。?
2.?经历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变形与比较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与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能够从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能够进行合理的预测。?
4.?通过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激发学生兴趣,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与牚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合理预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夏天已悄然而至,为了记录这气温回暖的日子,老师收集了咱们奉新县昨天白天气温的部分数据。并制成了统计表。(课件出示统计表)
师:为了更好地分析表中的数据,还可以把这些数据制成我们学过的什么统计图?(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每个时刻的气温多少度能看出来吗?生回答。
?师:这些信息也正说明了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
师:你从统计图中还可以看出哪些信息?生:14时气温最高,9时气温最低。
师: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生回答。?
师:条形越长,气温越高,条形越短,气温越低。
师:老师也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请看:在相邻的两个时刻间,(????)时到(????)时气温变化最大。?生回答。
师:怎样知道的??
师:能不能不计算,就可以直观得看出这一结论呢??请同学们认真看大屏幕,(课件展示)。
师: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横轴、纵轴都没变,条形没了,变成了一个个的点)
师: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跟着大屏幕一起感受下气温的变化。
师:刚才的条形统计图现在变成了这种形式,给他起个名字。?师: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交流,理解特征。?
师:那在这折线统计图中,每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能看出来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生回答。
师:所以我们发现:在折线统计图中是用什么表示数量多少的??(点,点越高,气温越高,点越低,气温越低)
师:所以我们又发现了,在折线统计图中点越高,表明数量越多,反过来,点越低,表明数量越少。?
师:继续刚才的问题,不计算,观察,在相邻的两个时刻间,几时到几时的气温变化最大?气温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怎样看出来的?小组内商量一下。?(学生汇报)
师:线:长而陡?——变化大,短而缓——变化小,短而平——无变化。
?师:那这个大的变化是气温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呢??生回答。
师:说明了在折线统计图中线段向上倾斜表明数量在增加,那反过来像14时到16时线段是向下倾斜的,表明数量在减少。?师:所以这折线正是折线统计图在统计领域中的最大优势,能够清晰的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师:那现在来看这问题是(11)时到(12)时气温变化最大,一起说吧。?
师:而且气温是上升了。?
我们整体来看这由10时到16时气温总的变化情况是什么??
师:根据气温的整体变化情况,猜测一下8时和17时的气温各是多少度?为什么?生回答。
师:如果8时气温是17度,17时气温是20度,你能在这幅折线统计图中把8时和17时气温补充完整吗?拿出学习单一,在图中补充完整。(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师:画折线统计图先找点,再直尺连线。
师:折线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那它与条形统计图比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呢?(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生回答。(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三、实践应用,内化提高。?
师:想想生活中哪里见过折线统计图。?生回答。课件出示几幅折线统计图。
师:看来,折线统计图可以象征着人的生命,还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那折线统计图为什么会在生活中有如此广泛的应用呢?就是因为它不但可以通过点看出数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折线清晰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这就是折线统计图最大的优势,使得它在统计的领域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下面我们继续来感受这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件出示聪聪体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师:这是聪聪同学生病住院期间护士护士定时为他测量体温,并制成了体温折线统计图,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你怎样根据这幅统计图来诊断聪聪的病情,请拿出学习单二,完成学习单上的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四、激励拓展小结。?
师:同学们,短短的40分钟即将结束了,如果以这40分钟学习时间为横轴,以这节课你的收获指数为纵轴,你能用一条折线来描述一下这节课的收获吗??
师:那你收获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