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卷
02
本试题卷包括告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
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H~1
C~12
O~16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大型运载火箭“长征5号”的主发动机中所用的液氧(O2)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有机物
2.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氢氧化钠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烧杯中
D.氯水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铝跟盐酸反应
B.石灰石高温分解反应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酒精的燃烧
4.在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5.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
A.葡萄糖
B.NaCl
C.盐酸
D.碱石灰
6.Co是γ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Co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
A.60
B.27
C.87
D.33
7.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HCl的电子式:
B.甲烷的球棍模型:
C.S2-的结构示意图: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8.用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鉴别NaOH溶液和KCl溶液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Ba(NO3)2溶液
C.CuCl2溶液
D.焰色反应
9.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0.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B.1
mol
H2O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C.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
D.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
mol水摩尔质量的2倍
10.下列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
A.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B.SO2通入品红溶液中
C.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SO2通入氢氧化钠与酚酞的混合溶液中
1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KBr+Cl2=2KCl+Br2
B.CaCO3CaO+CO2↑
C.SO3+H2O=H2SO4
D.MgCl2+2NaOH=Mg(OH)2↓+2NaCl
12.下列物质中,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
)
A.甲烷
B.乙烯
C.乙醇
D.乙酸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元素的一种核素
B.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其熔点各不相同
C.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不能相互转化
D.CH3COOH和CH3COOCH3互为同系物
14.用0.1
mol的氯化钠固体配成溶液500
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煤、天然气、氢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B.煤干馏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可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和汽油等
C.生物质包括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
D.吸热反应必须要加热才能发生
16.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该加入下列哪种物质(
)
A.锌粉
B.镁粉
C.铁粉
D.铝粉
17.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B.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反应体系中混合物的组成保持不变
D.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18.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Cl2+2OH-=ClO-+Cl-+H2O
B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CO32-+2H+=CO2↑+H2O
C.稀硫酸与氯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沉淀;Ba2++SO42-=BaSO4↓
D.铜片放入稀硝酸中产生气体:Cu+2H++NO3-=Cu2++NO2↑+H2O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19.选择完成下列实验的装置。
(1)除去粗盐水中的泥沙用
(填序号,下同)。
(2)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制取NH3,用
。
(3)自来水制备蒸馏水用
。
20.现有以下三种物质:
A.新制的氢氧化铜[Cu(OH)2]悬浊液
B.晶体硅(Si)
C明矾[KAl(SO4)2·12H2O]
请你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选项用字母代号填空。
(1)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醛基,可使用
;
(2)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可使用
;
(3)要使含少量泥沙的浑浊水变澄清,可使用
。
21.原电池是化学电源的雏形。
(1)如图连接好装置后,负极材料是
(填“Zn”或“Cu”)。
(2)相应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
(3)下列化学反应可通过原电池装置,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
(填序号)。
①2NaOH+H2SO4=Na2SO4+2H2O
②Cu+2Fe3+=Cu2++2Fe2+
③C2H5OH+3O22CO3+3H2O
22.下表是现行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郁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④表示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②③两种元素相比较,原子半径较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3)写出①与⑥两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4)③和⑤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③
⑤(填“<”或“>”)。
23.化工厂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利用的反应如下:8NH3+3Cl2=N2+xNH4Cl。
(1)上述方程式中x=
。
(2)作还原剂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氯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
(3)反应中每生成6
mol
NH4Cl,则消耗Cl2的物质的量至少为
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24.俗话说“酒是陈的香”,这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可以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收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
(属于或不属于)可逆反应。
(2)浓硫酸的作用是作
剂和吸水剂。
(3)饱和Na2CO3溶液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能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当乙酸含量较多时,该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是
(填化学式)。
(4)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为了防止
。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
(填“分液”或“过滤”)。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卷
02
本试题卷包括告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
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H~1
C~12
O~16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大型运载火箭“长征5号”的主发动机中所用的液氧(O2)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有机物
【答案】C
【解析】液态氧气仅由一种元素构成,所以它属于单质,故A符合题意。
2.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氢氧化钠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烧杯中
D.氯水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答案】A
【解析】A,保存方式正确;B,氢氧化钠应保存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不能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不符合题意。C.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烧杯中,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而失效;不符合题意。
D.氯水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会因为其中的次氯酸不稳定而分解;不符合题意。
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铝跟盐酸反应
B.石灰石高温分解反应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酒精的燃烧
【答案】B
【解析】A是金属和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B属于分解反应,吸热反应;符合题意。C属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D属于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4.在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答案】C
【解析】萃取和分液的操作中,必须用到分液漏斗,故C符合题意。
5.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
A.葡萄糖
B.NaCl
C.盐酸
D.碱石灰
【答案】B
【解析】A是非电解质,不符合题意。B是电解质,符合题意。C、D均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6.Co是γ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Co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
A.60
B.27
C.87
D.33
【答案】B
【解析】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是质子数,故B
27
符合题意。
7.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HCl的电子式:
B.甲烷的球棍模型:
C.S2-的结构示意图: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答案】A
【解析】A.HCl属于共价化合物,不能用离子的形式表示,不正确,符合题意。其余的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8.用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鉴别NaOH溶液和KCl溶液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Ba(NO3)2溶液
C.CuCl2溶液
D.焰色反应
【答案】B
【解析】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NaOH溶液,不变色的是KCl溶液,可以鉴别。
B.Ba(NO3)2溶液加入到两溶液中,没有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符合题意。
C.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KCl溶液不行。可以鉴别,符合题意。D.焰色反应中,显黄色火焰的是NaOH溶液,显紫色火焰的是KCl溶液,可以鉴别。
9.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0.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B.1
mol
H2O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C.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
D.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
mol水摩尔质量的2倍
【答案】A
【解析】A、依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规定可知,0.012
kg
12C中含有碳原子数为1mol,约6.02×1023个碳原子,符合题意。B.1
mol
H2O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1
mol氧原子,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mol,不符合题意。D.水的摩尔质量是不变的物理量,2
mol水的摩尔质量与1
mol水摩尔质量的相同,都是18g/mol,不符合题意。
10.下列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
A.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B.SO2通入品红溶液中
C.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SO2通入氢氧化钠与酚酞的混合溶液中
【答案】B
【解析】A.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SO2具有还原性;
B.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显漂白性;C.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显红色,SO2显酸性。D.SO2通入氢氧化钠与酚酞的混合溶液中,显酸性。
1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KBr+Cl2=2KCl+Br2
B.CaCO3CaO+CO2↑
C.SO3+H2O=H2SO4
D.MgCl2+2NaOH=Mg(OH)2↓+2NaCl
【答案】A
【解析】只有A发生了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余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12.下列物质中,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
)
A.甲烷
B.乙烯
C.乙醇
D.乙酸
【答案】B
【解析】B.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褪色,其余的都不能和溴发生反应。只有B符合题意。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元素的一种核素
B.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其熔点各不相同
C.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不能相互转化
D.CH3COOH和CH3COOCH3互为同系物
【答案】A
【解析】A.O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元素的一种核素;正确。B.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没有4种,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D.CH3COOH和CH3COOCH3分别属于不同的类别,不能互为同系物;不符合题意。
14.用0.1
mol的氯化钠固体配成溶液500
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答案】B
【解析】物质的量浓度=n/V=0.1/0.5=0.20.2
mol·L-1
,B符合题意。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煤、天然气、氢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B.煤干馏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可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和汽油等
C.生物质包括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
D.吸热反应必须要加热才能发生
【答案】C
【解析】A.石油、煤、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氢气不是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B.的煤干馏的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可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和粗氨水等,不符合题意。C.生物质包括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符合题意。D.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不符合题意。
16.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该加入下列哪种物质(
)
A.锌粉
B.镁粉
C.铁粉
D.铝粉
【答案】C
【解析】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只能远用铁粉才符合题意。
17.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B.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反应体系中混合物的组成保持不变
D.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答案】D
【解析】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体系中混合物的组成保持不变。只有D符合题意。
18.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Cl2+2OH-=ClO-+Cl-+H2O
B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CO32-+2H+=CO2↑+H2O
C.稀硫酸与氯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沉淀;Ba2++SO42-=BaSO4↓
D.铜片放入稀硝酸中产生气体:Cu+2H++NO3-=Cu2++NO2↑+H2O
【答案】A
【解析】A正确,符合题意。B中的大理石不溶于水不能拆开,不符合题意。C中掉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的反应,不符合题意。D中是铜片放入浓硝酸中的反应方程式,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19.选择完成下列实验的装置。
(1)除去粗盐水中的泥沙用
(填序号,下同)。
(2)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制取NH3,用
。
(3)自来水制备蒸馏水用
。
【答案】(1)②
(2)③
(3)①
【解析】(1)除去粗盐水中的泥沙选用过虑的方法;
(2)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制取NH3,选用加热的方法;
(3)自来水制备蒸馏水选用蒸馏的方法。
20.现有以下三种物质:
A.新制的氢氧化铜[Cu(OH)2]悬浊液
B.晶体硅(Si)
C明矾[KAl(SO4)2·12H2O]
请你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选项用字母代号填空。
(1)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醛基,可使用
;
(2)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可使用
;
(3)要使含少量泥沙的浑浊水变澄清,可使用
。
【答案】(1)
A
(2)B
(3)C
【解析】(1)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醛基,可使用新制的氢氧化铜[Cu(OH)2]悬浊液;
(2)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可使用晶体硅(Si);
(3)要使含少量泥沙的浑浊水变澄清,可使用明矾,明矾可作净水剂。
21.原电池是化学电源的雏形。
(1)如图连接好装置后,负极材料是
(填“Zn”或“Cu”)。
(2)相应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
(3)下列化学反应可通过原电池装置,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
(填序号)。
①2NaOH+H2SO4=Na2SO4+2H2O
②Cu+2Fe3+=Cu2++2Fe2+
③C2H5OH+3O22CO3+3H2O
【答案】(1)Zn
(2)Zn+2H+=Zn2++
H2
↑
(3)②③
【解析】(1)原电池中,负极材料是活泼性强的金属,故Zn符合题意。
(2)相应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Zn+2H+=Zn2++
H2
↑
(3)发生原电池的反应,只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只有②③符合题意。
22.下表是现行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郁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④表示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②③两种元素相比较,原子半径较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3)写出①与⑥两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4)③和⑤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③
⑤(填“<”或“>”)。
【答案】(1)
Na
(2)N
(3)HCl
(4)>
【解析】(1)第三周期第一主族的元素为Na;
(2)同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N比氧大;
(3)①与⑥两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Cl;
(4)同主族的元素,从上至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小,故③>⑤。
23.化工厂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利用的反应如下:8NH3+3Cl2=N2+xNH4Cl。
(1)上述方程式中x=
。
(2)作还原剂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氯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
(3)反应中每生成6
mol
NH4Cl,则消耗Cl2的物质的量至少为
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答案】(1)6
(2)NH3
(3)HCl
;降低
(4)3
;6
【解析】(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中x=6
;符合题意。(2)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N元素由-3价升高到0价,作还原剂;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3)由方程式中质量守恒可知:消耗Cl2的物质的量至少为3
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24.俗话说“酒是陈的香”,这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可以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收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
(属于或不属于)可逆反应。
(2)浓硫酸的作用是作
剂和吸水剂。
(3)饱和Na2CO3溶液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能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当乙酸含量较多时,该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是
(填化学式)。
(4)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为了防止
。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
(填“分液”或“过滤”)。
【答案】(1)属于
(2)催化剂
(3)
CO2
(4)发生倒吸
(5)分液
【解析】(1)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是属于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3)乙酸和Na2CO3反应生成乙酸钠和
CO2。
(7)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为了防止发生倒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