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第四单元 经济与文化
奎台中学
燕春明
第四单元 经济和文化
展示反馈:基础知识检测
1、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我国三大林区中最大的是?
3、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纬度最高的是?
4、发展农业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5、我国的工业发展应着重发展什么产业?
6、我国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是?
·人教版
知识拓展:【考点梳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考点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地位
农业
考点二:分类
依据
生产对象
种植业
畜牧业
林 业
渔 业
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
思考:哪些属于重工业产品?
哪些属于轻工业产品?
1、机床 2、棉布 3、汽油
4、煤炭 5、钢材 6、饮料
7、电视 8、汽车 9、纸张
重:1、3、4、5、8
轻:2、6、7、9、
生产资料
生活资料
思考:种植业主要受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地形
土壤
水源
气候
平坦
肥沃
丰富
适宜(热量、光照、水分)
考点三:农业分布
1、种植业的分布
中国主要种植业区及农作物分布示意
中国主要种植业区及农作物分布示意
东北平原
旱地、种植春小麦、大豆、甜菜,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旱地种植冬小麦、棉花花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平原地区水田、种植水稻油菜甘蔗,一年两熟或三熟。
西北内陆有灌溉水源的地方种棉花、小麦瓜果等
青藏高原河谷地区,种植青稞、小麦等。
秦岭—淮河
D
绿洲农业
E
河谷农业
A
B
C
思考我国种植业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
1、小试身手:比较我国南、北方农业的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熟制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之南
秦岭——淮河之北
水田
旱地
一年两到三熟
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
水稻
冬小麦
春小麦
油菜
花生、
大豆
甜菜
甘蔗
中 国 的 农 业
2、中考练习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图例表示的四种农作物( )
D
中 国 的 农 业
2、畜牧业的分布
①
②
A
B
C
D
400
1、分类?
2、分界线
3、分布?
4、东西发展条件?
5、四大牧区?
新疆牧区
西藏牧区
青海牧区
内蒙古牧区
牧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干旱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寒草原区。
牧区畜牧业
农耕区畜牧业
—草原广阔
--粮食、秸秆为饲料。
种植业区.
三河马
三河牛
细毛羊
伊犁马
牦牛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和西藏
牧区
内蒙古牧区————三河牛
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
新疆牧区————伊犁马
青海、西藏牧区————牦牛(高原之舟)
3、林业的分布
1、三大林区?第一大林区及分布的山脉?
2、我国是世界上多林还是少林国家?
A
B
C
——植树造林,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中 国 的 农 业
4、渔 业的分布
1、四大渔场:
A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
2、渔业主要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
3、淡水鱼产地:
E__________
东南部地区
舟山渔场
舟山渔场(最大)
A
B
C
D
E
黄渤海渔场
南部沿海渔场
北部湾渔场
长江中下游地区
A
B
C
D
E
F
G
1
2
3
4
四大牧区: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三大林区:
E_________
F_________
G_________
四大渔场: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
新疆牧区
内蒙古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
东南林区
黄渤海渔场
舟山渔场
南部沿海渔场
北部湾渔场
考点四:农业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必须遵循 原则。
因地制宜
2、农业基地建设:
九粮
三棉
两出口
3、农业的发展方向:
高效、高产、优质
生态农业:
节水农业:
基塘生产
喷灌滴灌
科技兴农典范
中 国 的 农 业
例题
西北内陆山高坡陡,适宜发展 业。
丘陵地区草山草坡面积较广,适宜发展 业。
中部平原,土壤肥沃,适宜发展 业。
东南部地区河湖密布,适宜发展 业。
林
畜牧
种植
渔
中国九大商品粮基地
A
B
C
D
E
F
G
H
I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江淮地区
太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成都平原
珠江三角洲
三棉、两出口基地
新疆
华北平原
淮北地区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中 国 的 农 业
科技兴农促发展
科技典范
——珠江三角洲地区
挖地成塘
堆泥成基
塘泥
蚕粪
蔗叶
甘蔗
果树
桑蚕
中 国 的 农 业
科技兴农促发展
科技典范
发展节水农业,可以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状况
中 国 的 农 业
科技兴农促发展
科技典范
蔬菜大棚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种植反季节蔬菜
中 国 的 农 业
科技兴农促发展
科技典范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水稻基因工程”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抗病能力。
9月7日是他的80华诞,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去贺信致以诚挚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党和国家对人才的尊重和厚爱!
中 国 的 农 业
科技兴农促发展
科技典范
无土栽
培技术
科技畜牧基地
渔业科技示范园
高新技术产业要求布局在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的区域。
A
B
C
环渤海
考点五:工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北京
思考:1、分布特点?
中国的硅谷——中关村科技园区
中关村鼎好电子商城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B、工业的分布
沿铁路线分布(陇海—兰新线)
连云港
兰州
乌鲁木齐
能力提升:工业的分布
沿海、沿江河分布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连云港
能力提升:四大工业基地
A
B
C
D
A
B
C
D
沪宁杭工业基地
长
江
太 湖
杭 州 湾
上海
南京
杭州
沪宁杭工业基地:工业中心
沪宁杭工业基地
一. 发展条件
1. 有丰富的资源
2. 雄厚的技术力量
3.发达的水陆空交通
4.统一的电网
二. 主要部门
上海----
钢铁 化工 纺织
机械 造船 食品
南京
杭州
家用电器
丝绸 服装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利:
弊:
矿产资源缺乏;
三、特点
方法总结:举一反三
1、看图找工业中心,并识记
2、分析发展条件
3、根据图例找出工业部门。
4、总结工业基地的特点。
看资源
想科技
识交通
思位置
A
B
C
D
京津唐工业基地
渤 海 湾
京津唐工业基地:工业中心
北京
天津
唐山
..
.
京津唐工业基地
二、主要部门
北京
天津
}
机械 冶金 化工
纺织 食品
唐山----
采煤 冶金 陶瓷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一、发展条件
利:
弊:
矿产资源、能源丰富
煤、铁、石油、海盐
交通便利
科技发达
水源不足
三、特点
A
B
C
D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渤 海
黄 海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工业中心
沈阳
大连
抚顺
鞍山
本溪
辽阳
鞍山
本溪
抚顺
阜新
辽中南工业基地
一、发展条件
1. 丰富的资源
煤 铁 石油
2. 便利的交通
铁路运输
近海运输
二、主要工业部门
鞍山,本溪----
钢铁工业
沈阳----
机械工业
大连----
造船和 石油加工工业
辽阳----
化纤工业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利:
弊:
矿产枯竭;
水源缺乏;
环境污染严重;
三、特点
A
B
C
D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工业中心
珠 江 口
广州
香 港
深圳
澳门
珠海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二、工业部门
广州
深圳
珠海
}
家用电器
服装 食品
玩具制造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三、特点
一、发展条件
靠近港、澳、东南亚。侨乡
利:
对外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政策
弊:
矿产资源缺乏
谈收获
一、地位
二、分类
三、分布
四、发展
农业的分布:
种植业的分布
工业的分布
两大工业地带
四大工业基地
→
高新技术产业
★
当堂检测: 中考模拟练
1、(2010·宁夏)我国的四大牧区是指( )
A.青、藏、甘、内蒙古 B.甘、青、藏、新
C.青、藏、新、内蒙古 D.陕、甘、宁、青
2.(2010·山东济宁)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 )
A.集中在西部内陆 B.集中在沿海地区
C.集中在边境地区 D.沿海与内陆均衡发展
3.(2011·山东菏泽)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山东省的沿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夏季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 种植业。
C.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4、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蔬菜来源于( )
A种植业 B林业 C 牧业 D 渔业
5、采购员要去采购甜菜和马铃薯,应该去( )
A松嫩平原 B 黄土高原
C 四川盆地 D 成都平原
6、高新技术产业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多为( )
A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B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地区
C环境清新,科技人才密集地区
D 铁路沿线地区
7、上海宝山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的最主要的条 件是( )
A煤铁等原料和燃料丰富 B气候条件优越
C便利的交通和广阔的市场 D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5、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条件 B 地形条件C土壤条件 D 水源条件
6读三大工业基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工业基地有我国最大的城市是______即图中数字_______;B工业基地中⑧是_______市;C工业基地中主要工业城市⑨_______,⑩_______。
(2)、 C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上海
⑦
天津
沈阳
大连
连线题
沪宁杭地区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京津唐地区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发展条件 特点
辽中南 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我国北方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 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 靠近东南亚和港澳地区,有利于吸引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