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3 14:2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四书:《论语》《大学》《孟子》                《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知识拓展
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记录,编纂而成,共49篇。十三经之一。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49篇分属于制度、通论、名堂阴阳、丧服、世子法、祭祀、乐记、吉事等,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汉族哲学思想。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毂(gǔ)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二经;宋明又增加入孟子,于是定型为十三经”?,为士者必读之书。
《礼记》简介:
《礼记》,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
《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其语言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
写作背景
孔子是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
本文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
检查预习: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guān
fèn

课文欣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施行
天下是大家共同拥有的,
选拔推举品德高尚的、能干的人(给大家办事)
(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通“举”,选举

培养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 寡、 孤、 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因此
动词,以……为亲,奉养
动词,以……为子,抚养
成长
同“鳏”,
老而无妻的人
归宿
职业、职分
残疾人
老而无夫的人
老而无子的人
幼而无父的人
老年人
青壮年
为社会效力
幼年人
赡养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使老年人有人赡养,青壮年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
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诗经-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 藏 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 为 己。
憎恶

不一定
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因此


造反
害人
兴起
发生
泛指大门
理想社会
(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大同”社会。
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
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大同:儒家的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诵读课文,理清思路,思考: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

特征:
具体阐述: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男有分,女有归
人人受到关爱
人不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人人安居乐业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人尽其力
物尽其用
“大同”
社会的特征?
1、人人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全文结构:
全文可分三层: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1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第二层(第三至四句话)
第一层(第一\二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三层(第五、六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
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
谋闭而不兴,外户而不闭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
老有所终,幼有所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男有分,女有归
相同点:人人平等、社会安定、团结和睦、民风淳朴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大同”是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

孔子:大同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陶渊明:世外桃源
“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洪秀全
洪秀全领导了近代史
上最大的农民起义。
康有为的大同梦
  康有为的《大同书》,力主“以新知益旧学”的他,用一个19世纪末先知先觉者全部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中国的“大同梦”。
  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财产公有,按劳分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去级界平民族,去家界为天民,去种界同人类,破国界合大地(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天下大同)。
民族、民生、民权
天下为公
——孙中山
一、词语积累(音):
与(jǔ)通“举” 睦(mù)
矜(guān)通“鳏” 长(zhǎng)
分(fèn) 恶(wù)
二、词语积累(意):
1.通假字:
与:通“举”,推荐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2.词类活用:
亲:以……为亲;
子:以……为子(意动用法)
老、壮、幼、矜、寡、孤、独:(形容词作名词)
帮你归纳
课堂练习:
翻译下面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和能干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所以人们都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4、男有分,女有归。
男的都有职务,女子都能有归宿。
对于力气, ,(人们)憎恶它不从自己身上使出来,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恶它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
8、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大同”社会。
7、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你心目中的大同社会是怎么样的?
请同学们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