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十课 牧羊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十课 牧羊女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3 11:2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牧羊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此课为湘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十课,是一首活泼、愉快的捷克民歌,3/4拍。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本首乐曲结构清楚,四句是A+A+B+A格式。第一、二、四乐句很相似,第三乐句以欢快跳跃的节奏与其他乐句形成对比,描绘出羊儿叫声、歌声、流水声,使全曲更生动活泼,感人而又简练。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一年多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巩固学习过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我们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歌曲《牧羊女》,并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劳动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听、唱、演等方法,让学生体验、表现和创造音乐。
3、知识与技能: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唱好这首轻快而又活泼的歌曲,能与同学合唱,准确表现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能编创歌词。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明亮、优美抒情的声音唱好《牧羊女》,并能创编出歌曲意境。
难点:能与同学合唱,准确表现歌曲二声部合唱。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小羊头饰
钢琴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
课前互动:欣赏一组抖音视频,视频中玩的游戏是几拍子的呢?(二拍子)对了,那我们一起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
我有个想法,我想改变下游戏规则,在游戏动作之前加一个拍手的动作使之变成三拍子的游戏,我们再来试一试。其实我们身体其它部位也可以动起来(我的肩膀
我的肚子
我的大腿
我的屁股)。再重复一次。来一段音乐大家拍一拍,让我们的身体跟着动起来。
【设计意图:动是人的自然动作,不需要什么技巧训练即可进入课堂氛围,热身运动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跟着老师动动,甚至自己想出拍出身上更多的部位。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节奏感,又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而让学生随着音乐用节奏伴奏这样既加强学生对3拍子的印象又能让学生初步聆听音乐,感知音乐,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初步印象。】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刚才我们合作的很愉快,今天我们还将一起来合作学习一首来自捷克的民歌《牧羊女》(伺机出示课题)。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题,(生读)我们能像唱歌那样高位置的美美的读一下课题吗?好极了。林老师决定带领大家去牧羊女的故乡捷克旅游,我们将坐飞机前往。请大家坐直了飞机即将起飞。到达美丽的国度捷克,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美丽风景。师简单介绍捷克的地理位置与风土人情。(微视频)学生律动。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地欣赏草原美景,随音乐律动,了解歌曲含义,
初步体会歌曲情绪及牧羊女的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美,从而激起对草原的热爱和向往。】
飞机在一片草原上降落了,草原上都有些啥呢?
你们看一群羊向我们奔跑过来了热烈欢迎我们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这些羊身上都有一些音符你们认识吗?结合科尔文手势唱一唱5
-
-
-|
3-
-
|
7-
-
|
i
-
-
||。同学们优美的歌声把另一群小羊也吸引过来了你们瞧,同样的唱一唱5

4
|
3

i
|
7

7
|
?
-
-
-||
。你看羊儿都跑出来了围绕在我们身边5

4
|
3
5
i
|
7
6
7
|
i
-
0||
【设计意图:结合科尔文手势演唱唱准歌曲的主干音,由易到难。也解决了歌曲主要乐句的学习,于无形中完成了识谱教学一部分,化解识谱教学的难度。】
二、歌曲教学
(一)1.师:羊儿全跑出来了,牧羊女没看见她的羊儿,可着急了于是她大声的呼唤她的羊群X
X
X
0
|
X
X
X
0
||。同学们愿意帮她找到羊儿吗?师:跟着她一起呼唤






羊群好吗?
2.师:经我们这一呼唤啊,羊群也给出了回应,羊叫声是怎样的呢?(生模仿羊叫声)模仿的真像,你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下吗?(给这位学生佩戴羊的头饰)这群羊当中有些是白色的小绵羊它们是这样叫的5
5
5
5
5
0声音清脆高亢,有些是灰色的小山羊它们是这样叫的
咩咩
咩咩

3
3
3
3
3
0
声音比较浑厚。
咩咩
咩咩

3.师:下面啊,我们来合作表演,老师演那个牧羊女,你们就是老师可爱的羊儿们。老师呼唤你们,你们用羊叫声来回应我好吗?
4.师:牧羊的女主人找到了心爱的小羊儿,心情无比的舒畅。你们听,在河畔绿色的草地上传来了牧羊女嘹亮的歌声(教师范唱)。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完成是识谱,也在互动中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
(二)1.师:请同学们聆听音乐,边听边思考:歌曲是几拍子,情绪如何?(生自主归纳,3/4拍,歌曲情绪是愉快活泼的)
2.歌曲美吗?给这么美的歌曲画画旋律线,一边画一边找找歌曲是由几个乐句组成?(再次聆听,学生画旋律线。)
总共四个乐句,那有相似乐句吗?(1,2,4)乐句相似,那它们完全相同吗?不同在什么地方呢?末尾第四小节不同。(第四小节用不同的颜色标出。)那我们分别唱唱这三个乐句注意乐句的不同。(随琴演唱1,2,4乐句歌谱)。
3.将歌词填入。演唱第一段歌词。(引导学生用连贯的声音演唱)
4.歌词处理。处理合唱部分
三、拓展
根据教材中提供的歌词样式和动物的图像,编创歌词
师:,你们这美丽的歌声把草原上的其它动物也都吸引过来了,那我们也将它请到草原上来做客吧!
师:瞧!我们的第一位客人是谁?那我们把歌曲里的小羊,换成小鸭子来唱唱,大家唱的真不错。你们还想请谁到草原上来做客啊!那它是怎么叫的呢?那我们也把它加进我们的歌曲当中吧。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创作、合作的机会,彼此交流。在各项活动中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关键是在参与创作过程中展示创新精神,音乐创造的结果并不重要。】
四、课堂小结
导语: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老师也感受到了牧羊女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更领略了草原上的美景及牧民们幸福的放牧生活,让我们一起把在草原放牧时的愉快心情一直延续下去。让我们在牧羊女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