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五课 咏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五课 咏鹅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3 11:2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咏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唱歌曲《咏鹅》,体味古诗词的韵味,感受鹅悠闲自在的形象。
2.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3.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来创作表演《咏鹅》。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
反复跳跃记号的用法以及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双响筒、串铃、响板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好!我们快乐的音乐课又和大家见面了,请同学们带着想象的翅膀和老师一起走进课堂吧!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一位朋友,这位朋友说猜对谜语就知道它的名字,你们猜它是谁?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你们猜一猜!
生答谜底:鹅
师:我国古代诗人骆宾王七岁的时候在水边看到大白鹅嬉戏玩耍的情境即兴创作了一首脍至人口的《咏鹅》。下面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按节奏朗读一下这首古诗。
学生齐读古诗。
师:小朋友们刚才是运用语文中的节奏来朗读,在音乐中节奏被称为“音乐的骨骼”,下面让我们按节奏读读《咏鹅》。
2/4
×
×
︱×
0
︱××
××︱
×
0



︱鹅
0︱曲项
向天︱歌
0

×
×
︱××
×︱××
××

×




︱浮绿
水︱红掌
拨清




师范击节奏,生聆听,思考:节奏中出现了什么?。
师讲解四分休止符的时值。
生划拍用da读节奏。
指名拍击、小组互拍、集体拍节奏。
生按节奏读歌词。
2/4
×
×︱×
×
×
︱×
××

×




︱鹅
曲项
︱向





×
×︱××
×︱××
××︱
×



毛︱浮绿

︱红掌
拨清︱



师范击节奏,生聆听。
生划拍用da读节奏。
指名拍击、小组互拍、集体拍节奏。
生按节奏读歌词。
(5)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种节奏不同。)有什么不同(第一种节奏在鹅后使用了休止符,这就要求大家在演唱的时候,遇到“0”注意停顿)。
三、学唱歌曲
师:作曲家黄国群先生为这首脍炙人口的故事谱写了一首充满童趣的歌曲《咏鹅》,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1.生初听歌曲,思考:听到这首乐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2.生用lu模唱全曲。
3.生聆听《咏鹅》,听后说说《咏鹅》这首诗,在歌曲中播放了几遍?(4遍)
4.(师出示课件)同学们仔细看大屏幕的歌谱,你发现了什么?这位同学说说《咏鹅》这首诗在课本只出现两次,为什么我们要唱四次?
5.认识学习反复跳跃记号在课本中的位置。
6.生跟琴划拍视唱歌谱。
齐唱
接龙唱
男女声唱
7.生跟琴试填歌词。
8.指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
师:优美的音乐,激起了我们的表演热情,老师认为每个同学都有表演天分,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歌曲吗?可以和你的同桌想办法合作表演,看谁的动作最新颖、有创意、最精彩,谁的表情最丰富。
1.演一演
学生分组讨论,分别分了三个小组:朗诵组、表演组、配乐组。
朗诵组的同学想想诗的意境,体会朗读时诗歌的韵味。表演组的同学在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中,自由想象,模仿鹅在水中游的姿态,模仿鹅伸长脖子高声歌唱的形象……把鹅的各种形态惟妙惟肖地用动作表现出来。配乐的同学拿起自己喜欢的小乐器随着音乐的节拍打起来吧。
(多媒体播放歌曲,学生自由表演,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
师:同学你们用优美的舞蹈和配乐来反映了这首歌曲的意境,表现了歌曲优美的情绪。使歌曲变得更加生动起来。你们真棒!
2.
综合展示表演
师:刚才同学们都运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了这首歌曲,大家都做得非常好,我们现在把我们所有的创造表演跟我们的歌曲结合起来,好吗?
朗诵组先朗读一遍《咏鹅》,然后放歌曲录音,歌舞表演组和乐器配乐组的同学跟音乐演奏。
五、拓展
听赏谷建芬创作的古诗新唱歌曲《咏鹅》。
板书设计:


抒情优美
激动饱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