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13.2《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13.2《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3 09:3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授课人:符淑娟
固步自封的妥协者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
“装在套子里的人”(打一字)。
人被囚禁的滋味是痛苦的,失去自由的生活是暗淡无光的,可是偏偏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但喜欢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还妄想把别人,甚至把全城的人都装进套子里。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人,认识著名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笔下的经典人物别里科夫,认识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的方法。
2.把握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和社会环境共生共存的关系。
3.领悟因循守旧的危害性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
教学重点:赏析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准确深入把握小说主题。
老舍先生说过:“一篇好小说,人物形象是立在读者面前的。”

二、“怪”之处
谈谈你眼中的别里科夫。
答题模式:
我认为别里科夫是一个XX的人,从文中XXXX体现出来。
三、“怪”之因
别里科夫为什么那么“怪”,把自己装进套子里?

明确:
(二)问题:他生活在什么样的现实生活导致他想要逃避?
文章背景
19世纪末,俄国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三世即位后加强了恐怖统治,警察和暗探密布俄罗斯,大批革命者被流放,进步报刊被查封,政府对舆论钳制日益加深,告密之风日益盛行,许多要求自由的政的人惨死于政治迫害之下。在这种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专制制度下,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出现在知识界。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是所有人都变得这么“怪”吗?
三、“怪”之因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并非所有的人都如同别里科夫一样,别里科夫如此之怪是受专制制度荼毒太深驱使所致,文中华连卡姐弟俩是不同于别里科夫的存在。是敢说敢为的有思想的年轻人,是新生力量的代表,他们的出现给沉闷的现实带来了生气,带来了希望,预示了光明的未来。
明确:
四、“怪”之果
(一)别里科夫的结局如何?
四、怪之果
(二)作者为什么要让别里科夫死去?
(小组讨论)
1.为了控诉专制制度对人的摧残,使人无法健康自由地活下去。
2.这是作家审美理想的体现--------守旧者只有灭亡的结局。
明确:
四、怪之果
(三)别里科夫被埋葬了,为什么人们持续兴奋的时间不到一个礼拜,“别里科夫”真的“死”了吗?
个体的别里科夫死了,但以别里科夫为代表的受旧制度、旧秩序、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群体没死,一个别里科夫死了还会有另一个别里科夫出现,还有千千万万个别里科夫存在着、辖制着。
明确:
扬汤止沸,沸愈不止,去火则止矣。
----《吕氏春秋·尽数》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根本制度一天不废除,人们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快乐。
文本小结
小说通过幽默而不失讽刺的手法塑造别里科夫这个被封建制度奴化,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套中人,抨击了那些具有守旧思想的封建旧势力的卫道者,控诉封建专制制度下对人思想的荼毒至深。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人只是一根芦苇,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五、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装在套子里的人吗?

(一)链接现实
别里科夫的“同道中人”------妥协者
古代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限制读书人的言论和自由,使人们的思想僵化,达到思想专制,读书人为了仕途不得不竭尽一生精力攻读《四书五经》。
(一)链接现实
“另辟蹊径”的别里科夫-------反抗者
恩格斯曾评价道:“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14世纪之前,封建神学禁锢着意大利人民的思想。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以笔为武器,大力抨击封建神学,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从此人们挣脱了宗教的桎梏,最终实现了思想的解放。
(二)链接材料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所有固步自封、不懂得改变的人,丧钟迟早为你而鸣!
-----致所有固步自封的妥协者
丧钟为谁而鸣?
六、当堂检测
传统观点认为,小说中的别里科夫是旧制度、旧秩序、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是沙皇反动政府的忠实拥护者;但也有人认为,别里科夫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分析。
谢谢聆听,多多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