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曲》教学设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歌曲《月圆曲》是一首简单的合唱曲,歌曲从儿童的视角展现了美好而宁静的夜晚。歌词描绘了皓月当空、群星闪烁、大地洒满银色月光的美妙夜晚。歌曲旋律宫调式一段体,以优美的三拍子旋律给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在每个乐句的长音处填充式的第二声部旋律和节奏富有特点,结尾句最后一个音停在属音上,令人感觉意境深远,意味无穷。这首歌曲,作为合唱的入门教学非常合适。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能感受力度、速度等音乐表现要素的变化,并能对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本节课就是让学生感受三拍子曲子所带来的美妙意境。但是初学两声部歌曲学生有困难,所以能用柔美的歌声和谐表现两声部歌曲可能是这节课的难点。
设计意图:
新课标提出“以审美为中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上课开始首先引导学生发现美,然后从单声部教学到双声部教学,一步步地帮助学生感受美,最后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小乐器伴奏课堂创编活动,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让整个授课过程自然而然地把难点解决。
教学目标:
能轻松、自然、抒情的声音学会演唱《月圆曲》,体会歌曲意境,并能在教师的手势指挥下,准确、和谐地进行二声部的演唱。
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
能够充满幸福、美好地演唱歌曲《月圆曲》,怀着童真的心情抒发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难点:
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的二声部部分。
能够为歌曲创编小乐器伴奏。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出示美丽月夜的图片,播放伴奏带)师:“同学们,看到这么温馨的画面,你会想到什么呢?让老师想起了一首儿歌,让我唱给你们听好吗?”
二 学唱歌曲
(一) 第一声部学唱
1 师范唱一声部歌曲(播放伴奏带),生感受情绪意境、三拍子节奏。
2 生说说歌曲的拍号、意境,在伴奏声中生轻声跟师朗读歌词,再次感受美妙夜色。
3 师再次范唱歌曲,整体欣赏歌曲。欣赏过程中,学生做出三拍子体态律动。
4 生模仿晚风徐徐用“呜”逐句模唱旋律,师提示注意演唱姿势及发声位置。
5 教师设问,学生解读歌谱中每个乐句最后一个长音的唱名和时值。
教师最后引出渐弱记号的讲解。
6 生自主尝试划拍线听琴视唱旋律。
A 师带领学生复习三拍子如何划拍线。
B师唱旋律,生唱每个乐句后面的长音。
c生轻声跟随师共同划节拍唱歌谱。
7 填词演唱(第一遍速度慢,第二遍加快速度),齐唱,女生齐唱,男生齐唱,师提示:唱得轻盈柔美。
(二)两声部学唱
1 整体感受二声部合唱。
A请四位同学演唱已学的第一声部,师唱第二声部,学生说一说教师唱的二声部的旋律特点与第一声部的旋律对比有没有不同之处。
B课件播放两声部歌曲范唱,生完整聆听,对比和声配合与单声部演唱的不同点与感受。当听到第二声部“星星”的歌声时用动作表现。
2 聆听第一声部旋律,学唱第二声部。学生用手指弹跳动作领会“顿音”。
3 分角色“月亮”、“星星”表现两声部
师生合作。师扮演月亮姐姐演唱主旋律,生扮演调皮的星星演唱第二声部。
男生、女生分角色合作演唱,教师评价纠正。
学生领唱,其余同学二声部伴唱。
三 合作探究,编创表现
1 再次明确三拍子节奏韵律
2 选打击器乐模仿大自然的声响表现充满遐想的美丽夏夜。
(1)师:美丽的夏夜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可以用什么器乐模仿?
(如:三角铁、蛙鸣器、串铃)
学生分组练习演奏小乐器或者练习合唱。
3 组组合作,共同展示,教师指挥。(演唱表演组、乐器组)
四 温馨小结,主题升华
师:同学们,你们的表演真精彩!这真是一个美妙的梦幻的月夜,我仿佛感受到了有虫儿相伴,月亮星星相随,只要大家用心去生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大自然就会带给我们无尽的美丽和快乐!今天的音乐课到这儿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下课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