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元角分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1 元角分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3 10:1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元、角、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面值是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使学生经历换币、付币、找币、计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难点:在购物活动中,灵活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
教具、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些小面值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超市图片,提问:小朋友们,知道图中是什么地方吗?(超市),你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买过)
问:那买东西需要用…?(钱)
揭示课题:是的,买东西要用到钱。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美国使用的钱叫美元,英国使用的钱叫英镑,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
二、认识元、角、分
1、教学例1。
(1)认识面值是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出示1元、1角、1分的纸币、硬币,谈话:小朋友们,图中的几种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拿出你们事先准备好的人民币,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辨认出的?
引导学生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和文字进行识别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提问:刚刚认识的这些人民币,它们上面都有数字1,可表示的面值一样大吗?(不一样)为什么?(1后面跟着的字不同,分别是元、角、分)
师小结:是的,人民币上的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它们可以体现人民币的不同面值,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吧!
(2)教学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出示例1中的第二幅场景图,谈话:图中的三个小朋友来到了文具商店,想买一本练习本,练习本的价钱是1元,可三个小朋友都没有带1张1元或1枚1元的人民币,怎么办呢?图中的小女孩想了想问:那我付你10角可以吗?店员:当然可以,10角就是1元。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三个小朋友虽然没带1元的纸币和硬币,但还是成功地买到了练习本,因为他们带了“10角”钱。所以1元=10角(板书)
要求:你能用带来的1角钱数出1元钱吗?(先单独数再全班一起数)
师:既然1元=10角,那么猜猜看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板书)
要求:你能用带来的1分钱数出1角钱吗?(先单独数再全班一起数)
谈话:1元=10角,1角=10分,那你知道在人民币的三个单位中,谁是最大的单位?(元)谁是最小的单位吗?(分)
2、教学例2.
(1)师:除了刚刚我们认识的1元、1角、1分,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其他面值的人民币(出示5角、5分、2分的人民币)
问:它们各表示多少钱?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2)组织交流后,追问:①5角是几个1角?②5分是几个1分?③2分是几个1分?④1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人民币?⑤几枚5分的硬币可以换1枚1角的硬币?
三、练习巩固
谈话:欢迎同学们来到智慧城堡,我们要去闯关了!
1、第一关“我会连”
师:你们认识了人民币了吗?那下面的商品,你能把它与相对应的人民币连一连吗?
2、第二关“我会算”
这里有我们的老朋友括线和问号,要求学生说明题意,求合起来是多少?
总结:把几元和几角合在一起,就是“几元几角”
3、第三关“我会买”
小明要买1元2角的邮票,你觉得他会怎样付钱?
师要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各种付钱方法,并强调:付钱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对简便的方法。
4、第四关“我是小小购物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商品,哪两样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
改问题:1元可以买…?
四、全课总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呢?
(最后普及一些爱护人民币的知识)
五、课外作业
到商店看一看,哪些商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
板书设计:
元 角 分
人民币 1元 1角 1分
5角 5分
2分(人民币磁贴)
1元=10角
1角=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