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8 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8 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3 10:5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求吃了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培养列式计算以及口答的习惯。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部分”与“原来的”这个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
(一)教学例题
师:请看图(停顿2秒),观察例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已知什么内容?
生1:摘了28个桃。
师板书(已知:①28个桃)
生2:吃了一些,还剩7个。
师:哪个需要写在已知上?
生2:吃了一些,大家同意吗?
其他学生纷纷举手表示。生2请其他人发言。
生3: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我认为这里的已知应该是“还剩7个”。大家同意吗?
生齐呼同意。
师举手:我有问题,为什么“还剩7个”是已知条件,“吃了一些”不是,你是怎么找的?
生3:已知就是已经知道的,图上吃了一些没说多少,所以不是已知。
有学生大呼,我也是这样想的?众人笑。
师:你能根据现在提供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4:我提的问题是吃了多少个桃?大家同意吗?
生齐呼同意。
师:那这个问题怎么列式呢?
生5:我列式28-7=21(个)
学生都同意。
师举手:我有问题,我要提问。请问思考要求吃了多少个桃,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出示活动要求。
活动一:思考要求吃了多少个桃,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1.读一读:自己再次默读一遍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把你的想法用画一画的方式在作业纸上表示出来。
3.指着自己的图,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
学生独立活动探索,教师进行巡视,寻找资源。
生1:我是这样想的,这个大圈圈就是28个桃,这是吃掉的7个,还有这边是剩下的,不知道就用“?”表示,求剩下的就是求部分,用减法。
生2: 我画了28根小棒表示28个桃,吃掉7个,把这边7根小棒划去,没划得就是剩下的,就用减法。
生3: 我也用小棒表示,这个是一捆就是10根,两捆就是20根,这边是8根,吃掉7个就是划去7个,从总数里去掉用减法。
生4: 我用的是扩线图,这个是总数有28个桃,这边的是吃掉的7个,这边是没吃的,不知道就用“?”表示,求这边用减法。
生5: 我也用的是扩线图,总数有28个桃,吃掉的7个是一部分, “?”表示的是剩下的部分,求剩下的部分就用减法计算。
学生展示、补充。
师将几个作品组合在一起群展:为什么画的图不一样,但却都需要用减法计算?
生1:同一题。
生2:都是求部分。
生3:同一个问题,都知道总数和吃掉的,求剩下的部分,就用减法计算。
……
三、完成“想想做做”中题目。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说说这道题,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算,集体订正,并回答“怎样求出划走多少只?”
(3)口答。
3.“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第2题图,指名说一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算,集体订正,并回答“怎样求出借出了多少个?”
(3)口答。
4.“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第3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同学先互相说说“怎样求出已经栽了多少棵?”
再指名说一说怎样求。(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1)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完成计算。
(2)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
(3)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