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典精炼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3031.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第26课 猫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污(sè)_____ (sǒng yǒng)________ (quán)____伏
(níng)_____望 (biàn)____护 屋(jǐ)______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预先警告。 ( )
(2)咒骂。 ( )
(3)通过处罚来警戒。 ( )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1)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 )
(2)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 )
(3)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 )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__,福建长乐人,_____代作家,著有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本文开头的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搜集关于猫的历史典故,然后谈谈你对猫这种小动物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精品屋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7.“我”能凭什么断定一定是那只花白猫吃了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花白猫在慵懒地晒着太阳时,不幸遭到了“我”的恶棒相加,发挥你的想象,如果你是那只猫,在挨打后,你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三只猫从外形和性情上都远远比不上前两只猫的可爱,为什么在它死后,“我”却是更难过得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有哪些不尊重小动物的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览室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断腿鹭鸶
崔小用
岁月如流。但人生中一些忏悔是不能被时间抹去的。
那一年我18岁,18岁的我曾经伤害过一只名叫“鹭鸶”的长腿大鸟。
……
一个罕见的恶作剧就这样诞生了。我双手握住鹭鸶鸟的一条长腿,像折一根棍子样,“咔嚓”一下,把这条长腿折断了。鹭鸶鸟发出了可怕的惨叫声。我又抓住鹭鸶鸟的另一条长腿,用同样的方法也折断了。
之后,我把鹭鸶鸟往空中狠劲儿一扔。折了双腿的鹭鸶鸟在空中翻了几个跟斗,吃力地平衡好身子,在就要坠地的一瞬飞起来了,飞向空中。我仰头瞅着,大笑不止。原来,鹭鸶鸟断了双腿一样可以飞,只不过它的长腿不可能在身后笔直地伸着,而是像两截断绳头似的,耷拉下来,随着它的每一次扇动晃荡不止。
鹭鸶鸟在我的头顶盘旋,不知怎的,它不肯离去,就这样一圈又一圈盘旋着不停地飞,几大滴鲜血滴落下来,滴在我的脸上。从正午一直到黄昏,鹭鸶鸟盘旋着片刻不停地飞;看得出,它已经很累了……
我猛然醒悟,断了双腿的鹭鸶鸟,不可能降到地面上来了。退一步说,即便它冒险落下来,就休想再起飞!腿断了,蹬不动地面,翅膀也扇不起来……我怀着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情,仰头望着空中的鹭鸶鸟,期待着它到了飞不动的时候,像块石头似的,从空中落下来。
天越来越黑了,盘旋的鹭鸶鸟飞得越来越慢,啼叫声也越来越焦急、嘶哑。鹭鸶鸟与别的鸟儿是一样的,天黑之前必须降落归巢……突然,一幕既悲壮又令人生怜的场景出现了:鹭鸶鸟张开双翅,朝一棵大村飞去,并保持着双翅张开的姿势,成功地落在树冠顶上——准确地说,它是用双翅把自己的身子挂在树枝上!
月亮出来了。鹭鸶鸟一动不动地就这么挂在那里,跟死了似的。第二天天蒙蒙亮,我急匆匆地赶到了这里,看见鹭鸶鸟吃力而又笨拙地收拢自己的双翅,以便让身子成功地从树枝缝里掉下来,它竟然做成功了:只见它像块石头似的往下掉,半途中,它找到了一个机会,猛烈地扇动双翅,再一次成功地飞起来了。
鹭鸶鸟又开始了长时间地盘旋飞行。它有可能像昨天那样,从天亮一直飞到天黑,除非它掉下来。
快到中午时,鹭鸶鸟饿了,也渴了;好几次,它都想冒险落下来,但临近地面的一瞬它又飞起来。太阳偏西的时候,饥渴难耐的鹭鸶鸟终于不顾一切地降落了,却一连在地上翻了七八个跟斗,就再也动弹不了了。
我赶紧跑过去,朝它大张的长嘴里灌些水进去,又给它喂了几只青蛙。不渴也不饿了的鹭鸶鸟就挣扎着要飞,但飞不起来;我抱着它往空中一扔,它就飞起来。但它双腿的断茬处又流血了,染红了我的双手。一定是它降落时伤口撞到了地面上,把已经结痂的地方又撞破了……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捉上十来只青蛙,等到鹭鸶鸟飞临头顶时,就扔给它,让它在空中接住吃掉,这样它就不用冒险降落了。
鹭鸶鸟很聪明,立刻就懂了,在空中,它接得那么准,一口一只,从未错失过,我将每一只青蛙都灌了一肚子水,才扔给鹭鸶鸟吃,所以它也不会感到渴……从此,我与鹭鸶鸟达成了默契:饿了,它就到处找我要吃的,有时竟盘旋到知青点来,高声啼叫着要我出来喂食。晚上,它就把自己挂在树枝上睡觉。这样,大约过了一个多月。
这天,我病了,发高烧,神志不清地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别的知青全都到水库工地去了,家里没人。鹭鸶鸟饿了,就低飞着盘旋到知青点上空,要吃的。我听到了鹭鸶鸟的啼叫声,挣扎着滚下床来。我看到了越飞越低的鹭鸶鸟,但我已经没有力气再给它捕青蛙了。
饿急了眼的鹭鸶鸟再一次冒险着陆了。它可怜地翻着跟斗,落在离我很近的地方。这时,一条狗看见了鹭鸶鸟,箭似的冲过来,就在我的眼前,一口把鹭鸶鸟叼在嘴里,掉头跑了。我大声地骂起来,继而号啕大哭,可是那条狗根本就不理睬我的哭骂,越跑越远……
大约10分钟后,那条狗嘴里横叼着一条长长的鹭鸶腿,一蹦一跳地呈嬉戏状跑回来,把鹭鸶鸟吐在我的面前就走掉了。
我恸哭不止……
黄昏时分,我把鹭鸶腿埋了。给鹭鸶修了个小坟。
多少年过去,我从此怕见长脖子长腿的禽鸟。
直到那天我和妻儿一起去郊游,一只多年来一直盘旋在我的梦中,此刻却真真切切突然出现的鹭鸶鸟,突然降落在我身旁的水田里,我惊恐地失声大叫,冷汗直冒。面对妻儿不解的目光,我终于说出了那个发生在并不久远的昨天,一个名叫崔小用的知青与一只断腿鹭鸶鸟的故事……
(节选自《意林> 2006年1月)
11.文章的开头有何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要速读这篇文章,可以抓住文章开头的哪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对鹭鸶鸟的前后态度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鹭鸶鸟为什么不憎恨“我”,反而还要找“我”要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鹭鸶鸟死了,“我”恸哭不止,还为它修了个小坟,你认为这种感情是否虚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回答问题。
向生命鞠躬
张强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⑧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⑨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
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
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⑨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⑩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⑩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6期)
16.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②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篇小说哪一个词最能表现蚂蚱生命力的顽强?文中的哪一个细节可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
____________——难以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鞠躬
20.怎样理解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细读第⑥段,完成以下任务。
(1)假如你是文中的燕子,你穿洞时为什么“把翼稍稍敛住”?请结合语境,描述当时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说本段画线处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第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作者觉得为蜜蜂谋出路“很不容易”的几点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从全文看,如果删掉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文章结构也完整,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涩 怂恿 蜷 凝 辩 脊
2.(1)预警 (2)诅骂 (3)惩戒
3.(1)语言描写 (2)动作描写 (3)心理描写
4.郑振铎 现 中山杂记 西行记简
5.总领全文。
6.“猫耳朵”的来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等。看法略。(言之成理即可)
7.从花白猫总是凝视着鸟的行为,还有“我”见到猫时,它好像正在吃着什么。
8.示例: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人们如此待我?我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待遇”?为什么?你们人类是怎么了?为什么像恶魔?
9.因为“我”发现“我”错怪了花白猫,“我”感到了良心的谴责,“我”无法原谅自己。
10.示例:用弹弓打鸟,用网捕鸟,捉到鸟后用绳子拴住鸟的腿,让孩子们玩。我们应该善待动物,尊重它们。
11.以议论开头。
12.忏悔(或伤害)。
13.残酷伤害;悔过补偿。
14.因为它要活下去,只能找“我”要吃的。
15.不虚假。因为“我”被鹭鸶鸟顽强的求生欲望所震撼,“我”喂养它,已经在用实际行动补过了,“我”和鹭鸶鸟之间也产生了信任、默契。所以鹭鸶鸟死了,“我”很伤心。
16.困惑于生活在当代优越环境中的儿子不知道艰辛不理解生命意义的“我”带他去爬山,用草秆穿透一只蚂蚱的身体给儿子玩,蚂蚱不惜流尽鲜血忍着剧痛让草秆刺穿身体也要逃生的毅力让“我们”受到震撼,体味到生命的伟大和敬畏。
17.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突出这么冷清的环境蚂蚱求生的不易,更加让人震撼。
18.震撼(震惊、奇迹);描写蚂蚱拼命求生的坚强毅力时候的细节。
19.认为它是害虫轻视对蚂蚱求生的毅力感到惊讶鞠躬
20.鞠躬既是作者对蚂蚱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的钦佩也是对蚂蚱的歉意,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乃至生命的代价教育了作者父子的感激。
21.不完全赞同。首先蚂蚱是害虫这是人类从自身角度对它进行的界定,有其合理性,但是任何生物在世界上都有其生存的权利,也是大自然的一员,特别是求生的本能对作者父子也起到了震撼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