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典精炼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3031.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第29课 马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瞻仰(zhān) 妍丽(yán) 遒劲(qiú)
B.阔绰(chuò) 漂洗(piǎo)嘘气(xū)
C.畸形(jī) 坦率(tǎn) 颈部(jīng)
D.强劲(jìng) 无垠(yín) 庇荫(yìn)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记。( )
(2)它听惯了兵器博击的声音。 ( )
(3)它甚至于会迎和别人的心意。 ( )
(4)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阴。(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它们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喜爱)
B.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均匀,比例和谐’
C.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D.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
4.选出填人下列横线上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 )
______它能使尾巴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____ 它的皮肤虽然很坚实,____满生着厚密的短毛,一还是十分敏感的。
A.因为 因为 并且 却
B.由于 因为 并且 却
C.虽然 因为 并且 却
D.由于 由于 而且 却
5.填空。
《马》一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国_________家、_________家。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巨册的《____________》。
6.我国古代的人们很早就与马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语言宝库中的许多成语都带有“马”字。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含有“马”字的成语。
终日奔波谓之“____________;不迷失方向称“_________”;不乱行止是“_________ ”;祝事功有成,莫不言“______________”。
7.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精品屋
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问题。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
虽然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上,它们却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如果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仅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它们也是成群结队而行的,它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纯粹是为着群居之乐。因为,它们一无所畏,原不需要团结御侮,但是它们互相眷恋,依依不舍。由于草木足够诈它们的食粮,由于它们有充分的东西来满足它们的食欲,又由于它们对动物的肉毫无兴趣,所以它们绝不对其他动物作战,也绝不互相作战,也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它们从来不发生追捕一只小兽或向同类劫夺一点东西的事件,而这类事件正是其他食肉类动物通常互争互斗的根源:所以马总是和平生活着的,其原因就是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8.“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中的“不凶猛”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天然马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野马与家马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欣赏天然的马还是人工驯养的马?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览室
(一)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巩乃斯的马(节选)
有一次我碰上巩乃斯草原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
那雨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盘旋的孤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竟能把牧草覆盖的原野,瞬间打得烟尘滚滚。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肯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聚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场面!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忙乱得像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马驹紧紧尾随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挟裹,他大喊大叫,却毫无反响,他的喊声像一块小石片扔进奔腾咆哮的大河。
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而这一切,都在飞速移动中展现,几分钟后,马群消失,暴雨停歇,刚才的一切让人疑为海市蜃楼,南柯一梦。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
12.文中写到的暴雨有什么特点?请写出具体描述这一特点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要写的是马,为什么还要写暴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就在那场短暂暴雨的打击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这是原文中漏掉的一句话,应该放到什么地方最好?简要谈谈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暴雨中的马群有什么特点?(结合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是如何评价文中的场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
金点强
①1969年,甘肃武威出土了一件威武的铜奔马,此马三足凌空,气势夺人,郭沫若将它定名为“马踏飞燕”。据考证,“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极品青铜器物,距今约1 800年。这件铜奔马的原型,便是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汗血宝马。
②我国古代,曾将汗血宝马称为天马、大宛马(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据《史记》记载,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它在高速痰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③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使开始频繁来往于西域诸国,他们在贰师城见到了强健的大宛马,于是奏知汉武帝。嗜好宝马的汉武帝闻讯后大喜,特意铸了一匹金马,命使者送到大宛国,想用金马换一匹汗血宝马,结果被大宛国王拒绝,汉使也在归途中被杀。汉武帝大怒,派大将李广利率大军远征大宛国。大宛国人难以抵挡,于是杀了国王,与汉军议和,并同意向汉朝提供良马。汉军挑选了3 000匹良马运回中原,但这些马经过长途跋涉后损失惨重,到达玉门关时仅余1 000多匹。得到汗血宝马的汉武帝十分高兴,将“天马”的美名赐予汗血宝马。汉武帝还让汗血宝马等西域良马与蒙古马杂交,培育出山丹军马。从此,中原的马种得到改良,汉代的生产力和军队的装备也因此大幅增强。
④唐朝时,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唐玄宗曾将义和公主嫁给了宁远(大宛)国王,宁远国王则向玄宗献了两匹“胡种马”(即“汗血宝马”),玄宗为两马取名为“玉花骢(骢,读cōng,一种毛色青白相间的马)”和“照夜白”,它们还被画进了唐代名画《照夜白图》。
⑤在古代,马是战争的利器。汗血宝马体形好、听话、快速、适于长途行军,在游牧民族的征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成吉思汗时代,汗血宝马成为蒙古大军发动“闪电战”,横扫欧亚大陆的重要工具。
⑥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里,汗血宝马代表着勇气和力量,蕴涵着人们的理想和幻想,被人们称之为“龙之友”和“龙之媒”。曾有不少文人墨客赋诗填词,撰写传奇故事来描写“汗血宝马”。唐代李白有《天马歌》:“天马出来月氏窟,背为虎纹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宋代司马光也有《天马歌》:“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骨更奇,网丝旧画昔尝见,不意人间今见之。”
⑦汗血宝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繁衍生息上千年,但近代以来,史料中已很难见到汗血宝马的名字,汗血宝马在我国几近绝迹。
⑧按说,引进的汗血宝马有雌有雄,是可以进行繁殖的。但由于我国地方马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引入马种后,都走了“引种一杂交一改良一回交一消失”的道路。同时,由于战马多被阉割,也使一些汗血宝马失去繁殖能力。种种原因使汗血宝马在国内踪迹难寻,目前只有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境内,还生存有数千匹汗血宝马。
18.文章开头从铜奔马写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⑦⑧两段说明了什么内容?是按照怎样的思路说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参考下面有关汗血宝马的材料,谈谈你对文章第⑦段中“但近代以来,史料中已很难见到汗血宝马的名字,汗血宝马在我国几近绝迹”一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中央电视台2007年9月26日报道,据中国马业协会统计,目前世界上汗血马约有3 000匹,其中2 000多匹都在土库曼斯坦,现在中国共有5匹汗血马,其中两匹是土库曼斯坦前总统尼亚佐夫分别赠予胡锦涛和江泽民的国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点拨】C项中的“颈部”的“颈”应读“jǐng”。
2.(1)“记”改为“迹”;(2)“博”改为“搏”;(3)“和”改为“合”;(4)“阴”改为“荫”。
【点拨】同音、形近字,要根据词的组合情况,辨清字形,避免误写。如“庇荫”,不能写作“庇阴”。
3.A 【点拨】A项中的“眷恋”的意思是:(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4.B【点拨】认清各分句之间的关系,运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
5.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 布封 法 博物学 作自然史
6.马不停蹄老马识途马首是瞻马到成功【点拨】读懂提示,填写的词语中必须含有“马”字。
7.“教育”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是指人类对马的驯养。马被人类驯化、喂养,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所以作者说马“丧失自由”。马被迫接受了人加在它身上的缰绳、鞍、衔铁、蹄铁,而且在长期驯化过程中,马已丧失了自己的天性,只知道服从人的命令。文章用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刻同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政治理想。
【点拨】一般来说,人总是认为人类对马的驯养是一种进化,但作者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人类束缚了马的自由,压抑了马的天性,只是一味地驱使马。解题时应从此角度入手去考虑。
8.不攻击其他动物;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源。
9.自由、强壮、豪迈、犷野。
10.野马:强壮、轻捷和遒劲,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家马: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11.示例:喜欢野马。因为它身材高大、优美,它们有自然赋予的美质,豪迈而犷野,但天性不凶猛,不攻击其他动物,团结和睦。
12.迅疾猛烈(快而猛)。“那雨来势之快……烟尘滚滚”。
13.为了渲染气氛,突出马群奔跑的壮阔场景。
14.应放在“那雨来势……烟尘滚滚”之后,因为这句话前半部分“就在……击打下”照应上文,后半部分“我见到……场面”总领下文。
15.万马奔腾,似“山洪奔泻”,如“集团冲锋”,惊心动魄。
16.“这世间罕见的奇景一…油画长卷。”
17.生动形象、多用比喻;气势雄浑读来铿然作响。
18.引出本文要说明的事物——“汗血宝马”。
19.汗血宝马在我国已几近绝迹。先指出汗血宝马在我国已几近绝迹,接着说明汗血宝马几近绝迹的原因,最后交代世界上只有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境内还生存有汗血宝马。
20.近代以来,作为自然存在的汗血宝马种群在我国已经绝迹了,但还有极少量人工饲养的汗血宝马在我国生存。 【点拨】只要能理解“几近绝迹”是并未绝迹的意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