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是一只小虫子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4 20:1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厦门市槟榔小学 学科 语文 班级 二4 人数 50人
课题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 教时
执教
日期
教学目标: 能读准“屁、股、昏、泡”等16个生字,能正确地书写“屎、尿、屁”3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尸字头”和“肉月旁”的构字特点。
3、通过表演、朗读、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昏头昏脑、刺痛、毛茸茸”等字词,感受小虫子所遇到的困境。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尸字头”和“肉月旁”的构字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的词句,感受小虫子遭遇的困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激趣导入
播放音乐《虫儿飞》,看图片
2.出示课题,练读课题。 学生看视频,读课题
借用多媒体,激趣导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二、快乐识字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关注易错读音和难识记的生字。
引导学生交流生字卡。
引导学生发现“尸字头”生字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肉月旁”生字的特点。
检查预习: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
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关键句,初步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学生按要求自主汇报预习成果。
学生交流字卡片。
学生发现规律。
学生交流故事情节,并完成贴图。 通过字卡交流等方式识记生字,增加识字的趣味性。通过游戏和自读等方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品读感悟 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感受“刺痛”,体会小虫子的心情。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受“昏头昏脑”并扩展ABAC式的词语。
引导学生扩展“毛茸茸”的小动物,并且运用想象体会小虫子的心情。
指导朗读,体会当小虫子的“不好”。
引导学生读小儿歌,展开想象,思考:小虫子还会遇到什么困难?
学生体会“昏头昏脑、刺痛、毛茸茸”并积累词语。
学生表演读并展开想象。
在品读关键词、配动作读中感受小虫子的困境,体会小虫子的情感。
写法提炼
五、书写指导
引导学生思考:当小虫子这样不好,我们却还带着笑容,哪些地方写得有意思?
引导学生发现写法、谈收获。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屁”、“屎”“尿”。
2、引导学生发现生字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
4、学生书写。 学生交流
学生观察,回答。
学生交流。
学生书写。 在阅读中自主发现童话故事的特点,初步了解童话的写作特点。
指导学生书写方法,养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虫子图)11 我是一只小虫子
苍耳图 苍耳刺
不好 水坑图 狗尿淹 没意思?
小鸟图 小鸟吃
反思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