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采用借助注释、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诗意。
3.查阅相关资料领悟诗情,体会古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理解诗人借马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
教学重难点:
体会古诗“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诗人借马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由“马”导入,揭示题目
1.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诗。说起马,你能想到什么?
驰骋的英姿——一马当先、快马加鞭,勤劳忠诚的品格——老马识途、汗马功劳,它所代表的美好祝福——龙马精神、马到成功。
2.古诗中也随处可见“马”的踪迹。
有王昌龄的“雄心壮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有陆游的“赤胆忠心”——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有孟郊的“心花怒放”——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有王翰的“千古绝唱”——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古人也很爱马,所以他们写了很多歌颂马的诗篇,今天就来学习李贺的(齐读课题)《马诗》
二、了解诗人,初读古诗
1.师:课前已经做了预习,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诗人?
(出示)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著有《昌谷集》。
李贺被称为“诗鬼”,因为他的作品想象丰富,多引用神话传说。
2.鬼才李贺的马诗写了什么内容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多读几遍,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3.这首诗中藏着个地名,你发现了吗?燕山,燕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第一声yān。(它是两汉与匈奴屡次交战的地方,汉代的霍去病、卫青都曾在这里立下赫赫战功。)
古诗中还有个生字“络”luò,也要注意它的读音。
4.读准了字音,你能读出这首诗的节奏吗?谁来挑战一下?
小结:五言绝句从字义和内容上讲,一般将朗读节奏划分为“二三”拍。
三、巧用方法,理解诗意
1.同学们,经过课前的预习,你已经了解了哪些生词的意思?
2.交流。你已经读懂了哪些字词的意思呢?
预设:①借助注释理解“钩”。
(出示图片)我们可以看一看图片,这就是钩,形似月牙。
②“金络脑”同学们见过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吗?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出示图片)马要是能戴上这样的笼头,想必一定是深受主人的喜爱和重用。
我们借助注释,图文结合能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诗歌。
③何当:何时将要
④ “走”是跑,奔驰的意思,联系旧知,“儿童急走追黄蝶”
⑤清秋。我们可以拆词法,帮助理解。清:清朗、清爽 秋:秋天 清秋:清爽的秋天
3.解决了难理解的字词,你能试着连词成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吗?
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的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四、品读感悟,走近诗人
1.理解了诗意,接下来我们再来细细品味诗句,感悟诗情。一起走进前两句,想象一下此时你就在燕然山脚下,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①这两句写景, “沙如雪”既从视觉上写出了沙漠在月下的颜色如雪般白皑皑,又从触觉上写出了夜间寒冷的感觉那如雪的沙漠。
②“沙如雪”让我看到了空旷冷峻的大漠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下,闪着如雪的寒光。让我感受到大漠的悲凉壮阔。
是呀,作者用短短十余字,就营造了雄浑壮阔的场面。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能读出这种意境吗?
2.在这辽阔的边塞之景中,我们眼前突然闯入一匹马,你看到了一匹怎样的马?
预设:①你仿佛看到了一匹戴上金笼头的战马,它披挂上阵,前蹄腾空,后蹄蹬地,猛嘶长吼,好不威风!
②你看到了这匹战马身姿矫健,驰骋于沙场之上,四蹄翻腾,长鬃飞扬,充满了壮志豪情!
师总结:我们眼中悲凉肃杀的大漠,对它来说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这广阔无垠的大漠就是它一展抱负的舞台!在它眼中那弯弯的月亮就是武器弯钩,从中可以看出它是多么想征战沙场!
3.可是,同学们我们看到的驰骋沙场的马儿是真的存在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何当”即何时将要的意思,原来马儿并未受到重用,这画面并不真的存在,而是它遥遥无期的期盼,这期盼中饱含了多少的无奈!
4.学到这里,同学们不禁要问李贺真的只是在写马吗?我们可以联系诗人的生平来思考。
(出示资料)李贺处于唐代的贞元、元和年代,当时藩镇跋扈,贪官污吏争权,朝廷十分腐败。李贺虽少年成名,才华横溢,壮志凌云,却不受命运眷顾。他一心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举仕无门,从军无路,不被赏识,始终不能大展宏图。
(1)你又发现了什么?
预设:①李贺是在把自己比喻成马,表达他渴望征战沙场,保家卫国。
②李贺怀才不遇,空有一身才能却无法施展。
(2)提问:诗人的志向是驰骋沙场,建功立业,那他如愿了吗?
(3)配乐悟情
所以在这漠漠旷野中,想到自己的才能不能施展,他怎能不焦急,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想到昏庸腐败的朝廷,他怎能不忧虑,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想到被小人迫害,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怎能不愤慨,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师:作者写的哪里是马呀,分明是李贺自己啊!这首诗,短短二十余字,却蕴藏着作者如此深厚的感情,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拿起课本,深情地读一读。
5.课外拓展
李贺一共写了二十三首《马诗》,刚刚学的的是第五首。我们再看一首。
(出示第四首)马诗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释:
①房星:星名,古人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
②瘦骨:清瘦的骨头。
③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
(1)运用所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这首诗。
①谁先来试着读一读这首诗?
②谁能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这匹马并不是平凡普通的马,天上的房星是它对应的本星。你向前去敲敲它的嶙峋瘦骨,那骨头似乎还带着铮铮铜声。
(2)这首诗与刚学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预设:两首诗中表现的马的特点不同,课文中的是一匹轻捷矫健的战马,这一首写的是一匹瘦骨嶙峋的马。但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3)借一种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这就是托物言志。这样的诗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元?王冕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宋?王安石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陈毅
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唐 罗隐
五、课后作业
1.背诵马诗
2.品读《马诗》二十三首中的其他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