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课名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学科(版本) 小学语文(教育部审定2016义务教育教科书) 章 节 第八单元 
学时 1 年 级 一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等11个生字,能正确拼读课文生字词,会写“竹、马”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蹄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知识。 
三、学习者分析 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它以韵文的形式,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和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么有趣的课文,在现代教育的课堂上,如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高效学习、扎实进行识字写字,不仅需要老师声情并茂地教学,还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和设备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现“乐有所学、学之有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思维具体、形象,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但他们刚刚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疲劳。他们的知觉发展不够充分,在观察顺序性方面,他们显得杂乱无章,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没头没尾,注意力范围狭窄;要保持充沛的经历坚持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如何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感觉,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高效识字,真正让学生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让整节课不再是“注意力仅存的十分钟”,而是“学习兴趣浓厚的四十分钟”,就成为我设计本课的重点。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群、竹”等11个生字词,写好“竹”马”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蹄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等冷血动物要冬眠的特点。 
解决策略: 
利用微课、“优学派”电子书包自带的“抢答”、“随机抽取”、“打地鼠”、“移动展台”等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凸显高效学习,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0’00”- 4’00” 1.创设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预习情况反馈。 
3.播放“智慧微课堂”,渗透冬眠知识。 
 1.出示雪景,营造课文情境,引出课文出现的小动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问卷星进行反馈课前预习情况。 
3.播放微课。 
 1.看课件、听音乐,和课文出现的小动物打招呼。 
2.听反馈。 
3.观看微课,增长知识。 
 1.运用多媒体课件的音效创设课文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2.问卷星的反馈,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了解。 
3.微课的出示,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二、初读感知, 检测字音 
4’00”- 14’10”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测生字词的读音,扫清朗读课文障碍。 
 
。 1.出示读书要求,自由读文。 
(幻灯: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借助电子书包的功能,用多种方式检测生字词的读音,扫清课文障碍。 
(1)打地鼠游戏:检测课文难读易错生字。 
(2)抢答:把课文中出现的小动物名字读出情感。 
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青蛙 
随机抽取:把小画家画的内容读出来。 
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 
3.用开火车的方式检测三字词语。 
下雪啦 小画家 
不用笔 一幅画 
没参加 睡着啦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添字漏字。 
2.在老师的组织下,借助电子书包多种形式检测生字词读音。 
 在检测生字词读音环节中,教师借助“优学派”电子书包功能,通过“打地鼠”游戏、随机抽取等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表现欲增强。尤其是“打地鼠”游戏,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趣好玩,不仅可以同时锻炼手、脑、眼的协调性,还很容易唤起他们的“战斗欲”;2分钟的倒计时,能让学生有种无形的紧迫感,自然将学习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从而实现高效教学,保证生字词过关。 
三、指导朗读, 精读感悟 
 14’15”- 24’37” 
24’38”- 25’20”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它们都画了什么? 
3.课间放松 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些小动物来当小画家? 
教师加上停顿小节线,鼓励学生用朗读请出课文提到的小画家。 
教师示范朗读,教给朗读的方法--关注标点符号,读出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用电子书包画笔圈注功能进行朗读指导。 
(5)学生再次根据提示练读。 
(6)用电子书包“随机抽查”功能,让两个孩子进行课文朗读PK、点赞评价。 
2.强化理解: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它们是谁? 
(1)学生答,教师用画笔标注出来。 
(2)句式强化: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它们是() 
和( ),( )和( )。 
(3)让学生上台贴图,强化课文内容。 
(4)借助贴图和课件,理解课文难点---为什么说这些小动物画了这些形状的画? 
(5)全班再读课文,尝试背诵。 
3.跟着音乐做小动物模仿操。 
 在老师的帮助下,用多种方式强化课文朗读,读出情感和节奏。 
多种方式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知道它们都画了什么。 
3.做课间放松操。 对于一年级学生,电子书包的画笔圈注、抢答、点赞等功能,可以让他们更加积极活跃,思维运转更快速,更好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促成了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尤其是得到抢答机会和点“赞”鼓励的孩子,变得特别的自信和快乐,电子书包让课堂真正实现了关注个体发展的教学目标。 
3.短短几十秒的课间放松活动,给了学生更多的人性关怀,做到“劳逸结合”。 
四、识字写字,拓展小结 26’28”- 40’36” 正确写“竹、马”字。 
思维拓展 
3.课堂小结 1.重点识字写字 
(1)利用平台“互动课本”资源包学习“竹、马”两个字,跟着笔顺书空、欣赏趣味识字讲解。 
(2)微课演示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 
竹:重在从形状到偏旁部首的演变。 
 马:重在的笔画细节。 
(3)口诀识字,教师范写。 
 竹: 
左右结构写紧凑, 
两撇超过横中线, 
左撇低来右撇高,, 
左竖无钩右有钩。 
马: 
横折马头小一些, 
竖折折钩压横线。 
上窄下宽对比大, 
长横超上不碰线。 
(4)学生在练习纸上描红和练习。 
(5)教师借助电子书包“移动展台”功能同屏传送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后,进行全班投票,选出写得最好的作品。 
2.拓展:雪地里的小画家除了这几种动物,还有哪些也来了? 
3.结合板书小结。 1.跟着平台资源包进行生字笔顺书空、看微课、按口诀进行识字写字训练。 
2.思考拓展 
3.看板书小结。 
 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是重点,每节课都会有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传统的作业检查流程繁琐而拖沓。在电子书包的支持下,教师将手机和授课电脑进行连接,运用“移动展台”进行拍照展示、讲评、学生当场投票选出最好的作品,识字写字教学一下变得简化却高效,实现了即时性,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还能针对学生的个性问题因材施教,全班学生参与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避免犯同样的问题,也减轻了老师批改作业、分类整理学生问题的压力。 
六、教学流程图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