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陈情表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 陈情表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3 14:3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至孝之文,至情之文——《陈情表》
前人评价: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
陈情表
陈述、禀报
隐情、苦衷
奏章
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疏、表、章、议等。
“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按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1)疏。疏是向皇帝上的奏章,都属于奏议类文章。是大臣向皇帝提建议、意见,并逐条陈述、分析、论证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如贾谊的《论积贮疏》。   
(2)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3)奏。臣子上帝王的文书。
(4)章。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
(5)议。发表异议。
读准字音:
愍臣孤弱
终鲜兄弟
期功强近
常在床蓐
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
宠命优渥
更相为命
(mǐn)
(xiǎn)
(jī);(qiǎng)
(rù)
(xiǎn)
(wěi)
(wò)
(gēng)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晋初散文家。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xiǎn)马时,他写了这篇表。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
作者简介
背景简介
李密,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文本对译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险:坎坷 衅:祸患 夙:早年 闵凶:忧患凶丧之事 行年:年岁,年龄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
愍:怜惜 不行:不会走路 躬亲:亲自 零丁:孤独的样子 于:介词,引出对象
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亲,内
成立:成人自立 终:又 鲜:少 祚:福分 儿息:子嗣 期:满一年 强近:勉强亲近
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
应门:守候和应接叩门 茕茕:孤单的样子 孑:孤单 吊:安慰 婴:缠绕
汤药,未曾废离。
蓐:草垫子
《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 。”
《陈情表》用“ 。”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陈情表》用“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陈情表》用“ 。”两句缺少亲属 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陈情表》用“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及、至 承受恩泽 经考察后予以推荐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主事的人 特地 授予官职 不久 授官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
谦辞,辱 详细 使上闻、报告
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
急切严厉 有意拖延,怠慢上命 流星
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
病重,沉重 姑且 申诉
狈。
名句默写
1.《陈情表》中,用 “ , , , 。”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
故老:元老旧臣 矜育:怜惜养育
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
矜:看重,推崇
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名节:名誉与节操 优渥:优厚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
盘桓:犹疑不决 希冀:非分的愿望 薄:迫近
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奄奄:气息微弱,将要断气 危浅:垂危
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更相:相互 区区:自己的私情 废远:停止奉养而远离祖母
《陈情表》用“ ”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陈情表》中李密用“ ”两句写出了他的祖母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
《陈情表》“ ”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乌鸦反哺之情,比喻人的孝心
希望求得奉养以终其天年
明明白白知道的
表被动
照察,审辨
古今异义
怜恤
指自己的诚意、衷情
谦称
任从,应许
希望
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上表章
使动用法,使…知道
有,通“又”
连词,而
心酸悲苦
1.通过对比说明尽孝时短,尽忠时长的句子是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2.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3.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是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主实所共鉴。
4.李密用 请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
5.文章结尾用 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名句填空
结构梳理
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
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
提出孝之大理
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愿乞终养不能就职
“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动人)
内容梳理
“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
(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 (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自由诵读第1段
A. 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下面哪些内容都属于“闵凶”?
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
多病零丁
门衰祚薄
夙婴疾病
故不能“废远”
(为下文伏笔)
B、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语言特点及作用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品析:父死母嫁,写“躬亲抚养”的原因;多病不行,写“躬亲抚养”的不易。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
横的方面:(外、内)
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品析:强调“无(鲜)”字,“儿息”虽有却“晚”,可见“门衰祚薄”,祖孙相依为命。“无”“鲜”等写出了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以白描手法见情感的朴素、真挚。
A、本段的层次和各自的重点
二层:
第一层重点叙朝廷征召之殷;
第二层重点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自由诵读第2段
问: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
表时间:逮、前、后、寻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按时间顺序)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
西山”)
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A、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
B、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
C、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惟一原因。
具体研习第3段
2、品味第一层,作者为什么扯起“孝”这面大旗?
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心。
3、品味2、3层,看本段的语言特点
特点:委婉、流畅。此段中反复表明心迹,叙说衷曲,解释不能“废远”的原因,情辞恳切。
1、本段中本文主旨
2、贯空全段的两个词
3、用语特点
(“愿乞终养”)
(“尽节”“报养”——忠孝两全)
(“愿乞”“愿矜悯”“听臣微言”——无比恳切)
具体研习第4段
陈以往之情
陈现今之情
陈日后之情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愿乞终养,死当结草
进退狼狈,不能废远
李密
陈情
请结合文本分析李密的陈情艺术(技巧):
①首先讲述悲苦身世唤起怜悯同情;
②然后极尽卑微地称颂圣朝,说明连连被征召而不赴任,是因为祖母病重,自己忠孝两难的处境希望得到君主理解;
③接着极力恭维赞颂圣朝的治国之策,表明自己的衷心和无奈,打消对方的疑虑;
④最后水到渠成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请求,并以天地神明为自己的孝心助阵,使晋武帝没有理由拒绝,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文本语言特色
作为一篇向皇帝进呈的表文,《陈情表》的语言恭敬而得体。
恰当使用一些表达敬意和自谦的词语。
表达恭敬:“伏惟”“蒙”“谨”“圣朝”等
表达自谦:“猥”“亡国贱俘”“愚诚”“微志”等
使用四字句,骈散结合 ,言辞诚恳,情真意切。
巩固练习
一.翻译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子立,形影相吊。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的程度更为严重呢。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3.则刘病日笃。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6.躬亲抚养。
上:向上
犬马:像犬马一样
日:一天天
外:在家外
内:在家内
躬:亲自
(二)使动用法
1.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2.无以终余年。
3.保卒余年。
(三)形容词做动词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则刘病日笃。
闻:使……闻,使……知道。
终:使.....终
保:使.....保全
远:远离
笃:加重
三、 古今异义的词
1、至于:至于成立(①古义:到。②今义:程度副词)
2、成立:至于成立(①古义:成人自立。②今义:创立)
3、不行:九岁不行(①古义:不能走路。②今义:不可以)
4、秀才:后刺史荣举臣秀才(①古义:优秀人才。
②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5、告诉:则告诉不许(①古义:申诉。 ②今义:让别人知道)
6、辛苦:臣之辛苦(①古义:辛酸苦楚。 ②今义:身心劳苦)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