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单元检测题2(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单元检测题2(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4 08:1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检测题2
(有答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图中由“”和“”组成轴对称图形,该图形的对称轴是直线(  )
A.l1???
B.l2???
C.l3???
D.l4
3、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且AB=AC=BD,DC=AD,则∠BAC等于(  )
A.120°
B.108°
C.96°
D.72°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另两个内角的度数是(  )
A.55°,55°
B.70°,40°
C.55°,55°或70°,40°
D.70°,55°或70°,40°
5、下列条件中,能使线段AB与A1B1关于直线l对称的条件是(  )
A.
A1
B1与AB相交
B.AB与A1B1平行
C.线段AB与A1B1被直线l垂直平分
D.AA1与BB1
连线被直线l垂直平分
6、如图所示,已知∠AOB,求作射线OC,使OC平分∠AOB,作法的合理顺序是(
)
(将①②③重新排列)①作射线OC;②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D、E;
③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在∠AOB内,两弧交于点C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7、如图所示,△ABC的角平分线AD将BC边分成3︰4两部分.若AC=12cm,则AB=
(
)
A.9
B.6
C.3
D.
8、如图,三角形纸片ABC中,将∠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ABC外部点处,则∠1,∠2,∠A的等量关系为(
)
A.∠1+∠2=∠A
B.∠2?∠1=∠A
C.∠1?∠2=2∠A
D.∠1+∠2=2∠A
9、如图,在△ABC中,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点D,交AB于点E,已知BE=5,AE=3,若AC的长为奇数,则下列选项正确是(
)
A.3或5或7
B.5或7
C.5或7或9
D.3或5
10、如图,在△ABC中,∠C=90°,AC=BC,AD平分∠BAC,交BC于D,过点D作DE⊥AB于点E,若AB=17,则△DEB的周长为(
)
A.8.5
B.17
C.34
D.51
二、填空题
(每题3分,共30分)
11、看见镜子里面表的时间是9:20则此时的实际时间是
.
12、下列的说法:①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意义相同;②轴对称图形必轴对称;③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都是一直线;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一定在对称轴的两旁.其中正确的有
.
13、(1)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24cm,且腰长是底边长的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80
cm或60
cm
.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70°,则它的底角度数为
.
14、在△ABC中,∠ACB=9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E,D,若AD是∠BAC的平分线,则∠B的度数
.
15、如图,在△ABC中,AB=BC,∠ABC=13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连接BD,
则∠DBC=
°.
16、如图,将长方形纸条ABCD沿EF,GH折叠,使B,C两点恰好都落在AD的P点处.若BC=57cm,则△PFH的周长为
cm.
17、如图是三条两两相交的笔直公路,某物流公司现要修建一个货物中转站,使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这个货物中转站可选择的位置共有_____
个.
18、点P是△ABC三个角的平分线的交点,若AB=30cm,BC=50
cm,AC=60
cm,△PAB,
△PBC
△PAC的面积分别为S△PAB,S△PBC,S△PAC,则S△PAB︰S△PBC︰S△PAC为
.
19、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DE⊥AB于点E,FD⊥BC交AC与点F.
若∠AFD=142°,则∠EDF=

20、如图,在Rt△ABC中,∠ACB=90°,AD是∠BAC的平分线,交BC于D,DE⊥AB,垂足为E,
①DA平分∠CDE;②∠BAC=∠BDE;③DE平分∠ADB;④S△ADC︰S△ADB=AC︰AB=CD︰DB;
⑤若AC=4BE,则S△ABC
=8S△BDE,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填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解答题(共6题
共60分)
21、(8分)
如图,要在公路MN旁修建一个货物中转站P,分别向A、B两个开发区运货.
(1)若要求货站到A、B两个开发区的距离相等,那么货站应建在那里?
(2)若要求货站到A、B两个开发区的距离和最小,那么货站应建在那里?
(分别在图上找出点P,并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相应的文字说明.)
22、(10分)
如图,BD平分∠ABC,DE垂直于AB于E点,△ABC的面积等于96,AB+BC=48,

DE的长.
23、(9分)
用一条长为32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3.5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是8cm的等腰三角形吗?若能求出等腰三角形的三边的长;若不能说明
理由.
24、(9分)
如图,点P为锐角∠ABC内一点,点M在边BA上,点N在边BC上,且PM=PN,∠BMP+∠BNP=180°.BP平分∠ABC吗?说明理由.
25、(10分)如图,在△ABC中,AB=AC,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
AC的垂直平分线PM分别与AD,AC相交于点P,M,将△EBF沿直线EF折叠后,点B与点P重合,试探究∠BFP=2∠BAC,并说明理由.
26、(12分)
问题:如图,在△ABC中,BA=BC.在BC的延长线上取点D,E,作△ADE,使DA=DE,若∠BAD=90°,∠B=45°,求∠CAE的度数.
?
思考:(1)如果把以上“问题”中的条件“∠B=45°”去掉,其余条件不变,那么∠CAE
的度数会改变吗?说明理由;
?
(2)如果把以上“问题”中的条件“∠B=45°”去掉,再将“∠BAD=90°”
改“∠BAD=n°”其余条不变,求∠CAE的度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每3分
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C
D
B
A
D
A
B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
11、2:40
12、②③
13、(1)80cm或60cm;(2)35°
14、30°
15、105
16、57
17、
4
18、3︰5︰6
19、52°
20、①②④
三、解答题(共6题
共60分)
21、(8分)
如图,要在公路MN旁修建一个货物中转站P,分别向A、B两个开发区运货.
(1)若要求货站到A、B两个开发区的距离相等,那么货站应建在那里?
(2)若要求货站到A、B两个开发区的距离和最小,那么货站应建在那里?
(分别在图上找出点P,并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相应的文字说明.)
解:(1)如图(1)①连接AB,
②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DE于点P,
点P就是所求的点;
(2)如图(2)①作点A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
②连接B,交DE于点P,
点P就是所求的点.
22、(10分)
如图,BD平分∠ABC,DE垂直于AB于E点,△ABC的面积等于96,AB+BC=48,

DE的长.
解:∵BD平分∠ABC,DE垂直于AB于E点,
∴点D到BC的距离等于DE的长度,
∴S△ABC=S△ABD+S△BCD
=AB·DE+BC·DE
=DE(AB
+
BC)
=×48·DE=24DE,
∵△ABC的面积等于96,
∴24DE=96,
解得DE=4.
23、(9分)
用一条长为32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3.5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是8cm的等腰三角形吗?若能求出等腰三角形的三边的长;若不能说明
理由.
解:(1)设底边长为xcm,
∵腰长是底边的3.5倍,
∴腰长为3.5xcm,
∴3.5x+3.5x+x=32,解得,x=4cm,
∴3.5x=3.5×4=14cm,
∴各边长为:14cm,14cm,4cm.
(2)①当8cm为底时,腰长=(32?8)÷2=12cm;
当8cm为腰时,底边=32?8?8=16cm,
∵8+8=16,
∴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
∴能构成有一边长为8cm的等腰三角形,另两边长为12cm,12cm.
24、(9分)
如图,点P为锐角∠ABC内一点,点M在边BA上,点N在边BC上,且PM=PN,∠BMP+∠BNP=180°.BP平分∠ABC吗?说明理由.
解:如图所示:在BC上截取ND=BM,
∵∠BMP+∠BNP=180°,∠BNP+∠DNP=180°,
∴∠BMP
=∠DNP,
在△BMP与△DNP中,
∵?,
∴△BMP≌△DNP(SAS),
∴∠MBP=∠NDP,BP=DP,
∴∠PBD=∠PDB,
∴∠MBP
=∠PDB,
∴BP平分∠ABC.
25、(10分)如图,在△ABC中,AB=AC,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
AC的垂直平分线PM分别与AD,AC相交于点P,M,将△EBF沿直线EF折叠后,点B与点P重合,试探究∠BFP=2∠BAC,并说明理由.
证明:连接PC,
∵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
∴AD也是顶角∠BAC的平分线.
∴.
∵PM是
AC的中垂线,
∴PA=PC.
∴.
∵AB=AC(已知),
∴,
∴,
∵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
∴AD也是底边BC的垂直平分线.
∴PB=PC,
∴∠PBC=∠PCB.
∵点B沿直线EF折叠后与点P重合,
∴BF=PF
∴∠FBP=∠FPB=90°?∠BAC.
∴∠BFP=180°?2∠FBP=180°?2(90°?∠BAC)
=2∠BAC.
26、(12分)
解:∵BA=BC,
∠B=45°,
∴∠ACB=
(180°?45°)=67.5°,
∵∠BAD=90°,
∴∠ADB=90°?45°=45°,
∵DA=DE,
∴∠ADB=2∠E,
∴∠E=∠ADB
=×45°=22.5°,
∵∠ACB是△ACE的外角,
∴∠ACB=∠CAE+∠E,即67.5°=∠CAE
+22.5°,
∴∠CAE=45°;
?
思考:(1)∠CAE的度数不会改变.
∵BA=BC,
∴∠BAC=∠BCA
=(180°?∠B)=90°?∠B,
∵∠BAD=90°,
∴∠ADB=90°?∠B,
∵DA=DE,
∴∠E=∠DAE,
∵∠ADB是△ADE的外角,
∴∠ADB=∠E+∠DAE=2∠E,
∴90°?∠B=2∠E,
∴∠E=(90°?∠B)=45°?∠B,
∵∠ACB是△ACE的外角,
∴∠ACB=∠CAE+∠E,即90°?∠B
=∠CAE
+45°?∠B,
∴∠CAE=45°;
(2)设∠B=m°,根据以上的结论,可得:
∠ACB
=(180°?m°)=90°?m°,
∠ADB
=180°?m°?
n°,
∠E=(180°?m°?
n°)=90°?m°?n°,
∴∠ACB=∠CAE+∠E,即90°?m°
=∠CAE
+90°?m°?n°,
∴∠CAE=n°.
第25题图
第15题图
A
B
C
D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第7题图
第24题图
第26题图
第19题图
第24题图
第6题图
第9题图
第22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21题图(2)
第16题图
第21题图(1)
第20题图
第26题图
第8题图
第25题图
第14题图
第22题图
第21题图(1)
第21题图(2)
第21题图(1)
第21题图(2)
第10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