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总复习》 简易方程
教学目标: 1.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定律和计算公式。2.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方程。能解方程并验算。3.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把握情况) 学生已经学习了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定律和计算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方程。能解方程并验算。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 点、难 点 分 析 重点:会判断方程。能解方程并验算。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 点:会判断方程。能解方程并验算。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手段运用及分析(教具的准备及使用的意义) 1.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运用及分析 演示、讨论、观察
重点教学环节设计重点教学环节设计 导入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学好小数的乘除法非常重要
新课教学设计 一、概念回顾1.什么叫做方程?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2.用字母表示数应该注意什么?3.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二、基本练习:1.方程0.6X=3的解是( )2.a与b的和的一半是( )。3.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4.判断(1)a×b×8可以简写成ab8。(2)x+5=4×5是方程。(3)方程一定是等式。(4)a的立方等于3个a相加。(5)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5.解方程10.2-5X=2.2 3×1.5+6X =33 5.6X-3.8=1.83(X+5)=24 600÷(15-X)=200 X÷6-2.5=1.16.解决问题(1)一个三角形的高是6米,底是20米,求面积。(用公式计算。)(2)妈妈有200元钱,是小红的4倍多20元,小红有多少元?(3)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32岁,是儿子年龄的9倍,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4)学校买10套课桌用500元,已知桌子的单价是凳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师生互动设计 一、概念回顾1.什么叫做方程?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2.用字母表示数应该注意什么?3.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学生活动设计 基本练习:1.方程0.6X=3的解是( )2.a与b的和的一半是( )。3.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4.判断。
随堂练习设计 10.2-5X=2.2 3×1.5+6X =33 5.6X-3.8=1.83(X+5)=24 600÷(15-X)=200 X÷6-2.5=1.1
课外作设计与布置 (1)一个三角形的高是6米,底是20米,求面积。(用公式计算。)(2)妈妈有200元钱,是小红的4倍多20元,小红有多少元?(3)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32岁,是儿子年龄的9倍,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4)学校买10套课桌用500元,已知桌子的单价是凳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