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8 19:1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美苏冷战格局结束以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C.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
D.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
2.下图为刊载于法国《世界报》的一幅政治漫画,反映了某一时期欧洲与美国关系的变化。该漫画反映出(
)
A.欧盟取代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B.美国与欧盟之间的同盟关系破裂
C.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可避免
D.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3.“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州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个“第三种力量”就是(

A.欧洲共同体
B.第三世界
C.联合国
D.独联体
4.“现在世界上只有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但这绝不意味着世界是单极的。如果是一个单极世界,那就只有一个超级大国和许多实力较小的大国,不存在实力强大的大国。”这种世界局面形成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
C.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后
D.两极世界政治格局结束后
5.1971年7月6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将决定本世纪最后1/3时间的前途"。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格局在当时已经形成
B.两极格局在当时已发生严重动招
C.两极格局下孕育着多极化的趋势
D.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彻底分化
6.西方学者劳伦斯?萨默斯曾说,300年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等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关系。这说明在作者看来(
)
A.冷战的影响在短期内将会持续存在
B.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日益扩大
C.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中国与印度将成为主导世界的国家
7.“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和平与动荡并存。严重干扰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
)
①霸权主义横行
②南北差距加大
③地区冲突不断
④恐怖主义抬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2018年4月13日,美国联合英国、法国对叙利亚军事设施进行“精准打击”。对此,俄、叙表示谴责,称打击是非法的。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也未能通过相关决议草案。由此说明( 
 )
A.联合国主要由发达国家操纵
B.多极化格局面临着严峻挑战
C.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D.霸权主义导致国际局势动荡
9.下图所示国际组织(
)
A.是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B.延续了冷战思维主导的国际交往战略
C.是世界多极化在经济领域的重要表现
D.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
10.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这有利于(
)
A.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其技术
B.缓解成员间的贸易的不平等的状况
C.维护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D.消除关税壁垒以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11.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急剧攀升,为支付债务利息,被迫降低社会支出和进口,这又导致了失业率的提高。与此同时,主要发达国家平均失业率1979年为5%,
1983年为8.
3%,1995年为
11.
3%,这突出表明(
)
A.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加深
B.西方滞胀源于第三世界的债务危机
C.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获益者
D.国际经济秩序依然由发达国家主导
12.多极化的主体国家往往也是国际经济贸易大国,它们互为贸易伙伴。全球化愈发展,
它们之间经济上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程度就会愈加深,
因而在保持地区和全球安全与稳定上的共同利益也会扩大,这揭示出(
)
A.区域性大国主导了全球化
B.全球化推动了大国的崛起
C.多极化与全球化相互促进
D.全球安全依赖大国的合作
13.进入2018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面对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政策,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表明(
)
A.美、日、欧同盟面临解体
B.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C.贸易保护阻碍世界经济发展
D.世界经济秩序迫切需要进一步调整
14.下面为2007~2017年东盟内部直接投资走势图(单位:百万美元)。这可以用来说明东盟(
)
A.经济一体化受冲击
B.共同对抗外部危机
C.统一市场逐渐形成
D.区域合作程度加强
15.根据下表,可以推断出发展中国家(
)
1973年—1995年发展中经济体的商品出口结构
1973
1980
1985
1990
1995
农产品
30
15
17.5
14.5
14
矿产品
5
65
47
34
22.5
燃料
39.5
61
43.5
29.5
19
制成品
22
19
34.5
50.5
62.5
A.经济增长结构不断优化
B.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C.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更高
D.在世界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16.进入21世纪,在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倡议下,国际金融机构的大家庭中,相继增加了上合组织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成员。这说明(
)
A.美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中俄倡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形成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式多样
D.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17.有学者指出,与西欧和北美相比,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结构和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较大差别,形成一个制度性的经济实体困难较大。由此可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A.有较强的包容性和非强制性
B.难以推动成员的经济发展
C.其影响力远不如欧洲联盟
D.缺乏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
18.源于西方的快餐连锁店在进入印度和日本以后,导致当地传统食品也建立起自己的快餐分店。西方时装进入日本以后,日本形成了自己的时装业,它有一套典型的日本式审美标准。上述现象说明(
)
A.全球化趋势削弱了民主国家的特色
B.东方各国本土文化被西方文明同化
C.经济全球化导致各地文明产生冲突
D.经济全球化可能导致本土文化复兴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9.(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500年来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进程中,西方世界自19世纪初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西方秩序主导者的接力棒在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之间相互交接。西方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基本上是一种“等级体系”。
——摘编自苏长和《从历史维度认识国际秩序的演进》
材料二
21世纪世界秩序需要新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因此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顺应世界格局演变的趋势、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然举措,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摘编自任洁《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导致西方秩序主导者发生变动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8分)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4分)
20.(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后和平政治取代战争政治,联结美苏同盟的纽带不复存在,从而使两国之间的斗争重新表面化和尖锐化战后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为两国插手地区冲突提供了机会。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对立,美苏两国都努力加强自身的力量和各自组织以自己为中心的集团,这也就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力量对比两极化的发展和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状态。
——摘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
美国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这些表现有时会使人想到美国的压力可能是建设欧洲的重要因素,“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合作是欧洲一切组织建设的基政”“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
——摘编自周荣耀《戴高乐主义论》
材料三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注意到,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正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的冲突和危机要消除冲突的根源,就要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并在世界上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冷战及它会变成真正的经常性战争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局势的一部分。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两国之间的斗争重新表面化和尖锐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这种斗争对世界局势产生的消极影响。(7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结盟运动的主要诉求。(5分)
2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回顾人类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制约与控制战争的因素上升到主导地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但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局部战争仍然不断,军备竞赛仍然没有停止,核武器“达摩克利斯之剑”仍然悬挂在人类的头上,变异性的战争暴力(国际恐怖主义等)仍在扩散,作为当代战争重要根源的霸权主义仍在肆虐,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我们应该看到,导致战争与维护和平的因素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和平与发展、和平与民主、和平与世界的公平公正等,都是不可分割的,而恰恰在这些方面,世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21世纪的世界仍然处在矛盾、斗争和震荡之中。
——摘编自李巨廉《战争与和平历史运动的转折》
(1)虽然制约战争的因素上升到主导地位,但人类距离普遍、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分析,当今世界的战争与和平运动发生了怎样的重大转折?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应当追求怎样的和平理念。(4分)
参考答案
1——18:DDADC
BDDCD
ACDDA
DAD
19.(1)因素: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军事实力;意识形态(制度因素);势力范围。
(2)背景:世界格局的演变;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变化;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渊源;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3)继续发挥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全球治理作用;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各国应该树立共同、综合、
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共建共享。
20.答案:(1)表现:美——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苏——经互会;建立“华约”。消极影响:形成对立的两极格局;造成局部“热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造成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分裂。
(2)观点:建立“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和解、欧洲走向联合。背景:美苏两国争霸,威胁欧洲的安全;吸取二战教训;欧洲经济发展需要。
(3)诉求: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摆脱美苏的控制;维护自身独立,建立自由平等的国际新秩序。
21.(1)原因:局部战争、军备竞赛从未停止过;核武器的存在与发展;国际恐怖主义与霸权主义的肆虐。
(2)转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理念:发展中的和平、民主下的和平以及公平公正的和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