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山谷回音真好听》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歌曲。它通过声音的强弱对比,提示了山谷中奇妙的回音,表现了少年儿童探求大自然奥秘的精神。
歌曲为C大调,2/4拍,是由五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开始是两个变化重复的乐句,采用规整的节奏型,平进和大跳的旋律进行,叙述了山谷有回音这一奇妙现象。接着是两个乐节性的扩充乐句,以上、下行的旋律进行,强弱的力度对比,配以衬腔“啊”,形象地描绘了山谷美妙的回音。结束句是第二乐句的基本重复,使得乐曲得以完满结束。
二、设计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中心,把本课所学歌曲音乐贯穿整个课堂,然后学习歌曲,加上表演完成乐曲的学习。
2、创设意境,采用情境教学,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话筒的回音,和回音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知道回音现象,能分辨强弱。学唱歌曲时,重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再跟琴模唱,分析视唱化难为易。
3、采用小组合作法。体会合作带来的愉快。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动,喜欢动,用游戏的方式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活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认识力度记号,并能准确应用。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探究的同时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充分地在音乐中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并表现声音的强弱。。
2、教学难点:较准确地用歌声表现回声的强弱效果。
六、教学准备:小鼓、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出示话筒,让学生听加了“回声效果”的说话声
师:孩子们,你们瞧,这是什么?
生:话筒
师:这个话筒很神奇,他能让声音发生变化,你想听吗?你最想让我说什么?
生:回答
师:教用话筒说?
(教师板书 回声)
2、介绍回声
3、回声游戏——练声练习(模仿)
(1)接龙模仿
1 1 1 1 ︱ 1 - ︱(回声)
(师) 我唱 la la la (生)
3 3 3 3 ︱ 3 - ︱(回声)
(师)我唱 lu lu lu (生)
5 5 5 5 ︱ 5 - ︱(回声)
(师)我唱 索索 索 (生)
(F)1 2 3 4 ︱ 5 —︱ (p) 1 2 3 4 ︱ 5 — ︱
(师)多来 咪发 索 (生)多来 咪发 索
(f)1 6 1 6 ︱ 5 — ︱ (p) 1 6 1 6 ︱ 5 — ︱) (师)多啦 多啦 索 (生)多啦 多啦 索
要求:学生的回声一定要比教师的弱
4、出示课题《山谷回声真好听》
二、进入歌曲,明确学习重点
1、初听歌曲,让学生找到有回声的地方
师:你听到歌曲里的回声了吗?
生:有
师:出示歌曲的三四句,以乐句为单位进行演唱。
(f)12 34 ︱ 5 —︱ (p) 12 34 ︱ 5 — 啊 啊
(f)16 16 ︱ 5 — ︱ (p) 16 16 ︱ 5 — ︱
啊 啊
要求学生按照强弱进行演唱,前面一句强,后面一句弱,
教师板书 f p(回声)
强 弱
2、再听乐曲,熟悉全曲
(1)学习乐谱
教师弹唱乐谱,学生跟唱
指导学生准确演唱大跳音程 5 1 5 1
(2)朗读歌词
教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3、听全曲,学生跟唱
三、巩固提高
1、游戏环节——听强弱,做出反应(巩固音乐知识)
(1)复习 f p
强 弱
要求:教师利用鼓的敲击让学生判断强弱,听强说强,听弱说弱,也可以说反话。
(2)完成课后练习P23页习题
2、编一编,创编歌词(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创编)
(1)小鸟(喳喳喳喳喳)
(2)小溪(哗啦啦啦啦)
(3)山泉(叮叮叮叮咚)
师:大山妈妈有许多的孩子们,有小鸟、小溪……他们唱的歌可好听了,你们知道吗?谁的歌声最好听?
生:小鸟(喳喳喳喳喳)、小溪(哗啦啦啦啦)、山泉(叮叮叮叮咚)、
师:说得真好,你来唱给山谷妈妈听,好吗?
生唱自编的歌词
方式:自编自唱;同桌互唱;展示互唱;推荐表演唱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