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朱自清,我国著名散文家,其散文富于诗意,善于通过细致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本文大概写于1928-1937年间。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美感,感受春天的形象。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赞美春天、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一盼春
(盼 来 近—— 心情喜悦而迫切)
二绘春
先总括轮廓 {一切 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 水(涨) 太阳(红)
再具体描绘{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三颂春
整体感知
春风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
样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写
得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
温暖柔和(不寒、抚摸)
清香扑鼻(泥草花香)
和谐悦耳(鸟鸣、笛声、
轻风流水)
(通过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感受)
(触觉)
(嗅觉)
(听觉)
研读赏析
1、春雨有什么特点?哪些词句表现了这些特征?
2、这幅图还写了雨中的哪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3、这段文字写了春雨,但也含蓄地写了春风,是通过哪个字体现出来的?这儿写春风,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三颂春
像娃娃——“新”
(万物复苏,新的生命的开始)
像小姑娘——“美”
(百花争艳,景色动人)
像青年——“力”
(春天充满活力)
三个比喻依次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独立成段,是为了
强调春的不同成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赞美春的真挚感情。
如何准确形象地描写景物?
1、认真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
2、可以从景物的形态,颜色,声音,味道,性质等着笔,
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发现美。
3、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比如通过联想,想象写景)。
5、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增加文章的文采。
4、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景物 。
体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