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8 19:1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60分)
1.多极化的主体国家往往也是国际经济贸易大国,它们互为贸易伙伴。全球化愈发展,它们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程度就会愈深,因而在保持地区和全球安全与稳定上的共同利益也会扩大。这揭示出(
)
A.区域性大国主导了全球化
B.全球化推动了大国的崛起
C.多极化与全球化相互促进
D.全球安全依赖大国的合作
2.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加强,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和平
B.合作与竞争
C.和平与发展
D.竞争与发展
3.2019年1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防长扩大会暨反恐专家组联合实兵演习在中国广西展开。东盟成员国和对话伙伴国,在东盟军事医学中心提供的支持下成立反恐特遣部队,组织多国联合城市反恐行动。这说明(  )
A.多极化趋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B.部分区域组织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C.东盟国家主导国际政治新秩序
D.恐怖主义已成为人类的最大威胁
4.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丝路基金投入运营,50多个国家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政府旨在(  )
A.打破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
B.构建中国主导的国际经济新体系
C.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
D.推动世界合作共赢与可持续发展
5.下图漫画的名字叫《拼图》,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以下对漫画主题分析正确的是(
)
A.战争的威胁消除
B.中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C.和平与动荡并存
D.和平与共同发展是主流
6.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下列情况,与沃勒斯坦的话相近的是(  )
A.警告各国不要挑战美国的地位
B.民族主义膨胀加剧了世界动荡
C.和平崛起是实现强国的最佳途径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必然失败
7.2018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面对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政策,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表明(
)
A.美、日、欧同盟面临着解体
B.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C.全球贸易治理体系亟待完善
D.互利共赢原则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
8.下图是中国漫画家李峰所作的漫画作品《自食其果》,从中可以看出(
)
A.美国是恐怖主义势力的幕后老板
B.恐怖组织因伊拉克战争报复美国
C.美国的干预是中东动荡的根源
D.美国的插手使中东局势错综复杂
9.下面是流行于21世纪初的两幅漫画。这两幅漫画暗寓了(  )
A.美日在全球军备竞赛中竞争激烈
B.世界政治格局在急剧变革之中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始现
D.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得到强化
10.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急剧攀升,为支付债务利息,被迫降低社会支出和进口,这又导致了失业率的提高:主要发达国家平均失业率1979年为5%,1983年为8.3%,1995年为11.3%。这突出表明(
)
A.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加深
B.“滞胀”源于第三世界的债务危机
C.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获益者
D.国际经济秩序依然由发达国家主导
11.美国学者帕尔默认为,到21世纪初,巨型跨国公司不再只属于欧洲或者美国,而是来自全世界各国,前所未有地依赖跨越传统的国家边界流动的资本、商品、经过训练的员工、技术和理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B.欧美国家失去了全球化的主导权
C.各国对全球化的参与度有所扩大
D.全球化缩小了各国间的贫富差距
12.为抵消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8年9月份签署一项法律,设立新的外援机构“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授权该公司可提供600亿美元贷款,并为愿意到发展中国家开拓业务的企业提供保险,包括增加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基建投资。美国的这一做法(
)
A.表明其把中国当作最大竞争对手
B.是其推行经济霸权主义的体现
C.反映出中美激烈地争夺第三世界
D.是经济多极化日益明显的反应
13.参考消息网2019年12月1日报道:外媒称,英国反恐部门负责人尼尔·巴苏11月30日宣布,11月29日在伦敦桥持刀进行“恐怖主义”袭击造成两人死亡之人名叫奥斯曼·汗,28岁,曾在2012年因恐怖主义违法行为被判处16年有期徒刑。2018年被有条件保释。这表明(
)
A.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B.恐怖主义是世界不太平的主要根源
C.战争的威胁已经不存在
D.恐怖主义是世界不太平的因素之一
14.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布了《增长的极限》报告,提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革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负面效应。这一报告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广泛发行。这主要反映出(
)
A.经济全球化速度日益加快
B.科技革命的弊端开始显露
C.人类和谐共生的意识增强
D.经济危机影响了整个世界
15.二战结束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组建的“七国集团”主导了全球经济秩序,到1999年该集团发展为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集团”。这一历程主要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B.世界经济向体系化方向发展
C.广大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
D.西欧联合推动多极化趋势
16.现今,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传播的传输问题,空调、冷冻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一些企业的生产不受地方气候和能源的限制,可以采取同步转包、子公司流水作业,让某个企业遍布世界。这反映出(
)
A.发达国家占据科技发展的前沿
B.经济全球化以科技发展为支撑
C.西方现代企业采取全球化经营
D.高科技企业重视技术的推广应用
17.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流
C.各国发展道路一致
D.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18.央视《新闻30分》曾连续两天报道百度搜索的竞价排名黑幕,百度竞价排名被指过多地人工干涉搜索结果,引发垃圾信息,涉及恶意屏蔽,被指为“勒索营销”。这表明(
)
A.网络信息要辨别使用
B.信息技术逐渐失去活力
C.我们应该远离网络
D.可以杜绝垃圾信息
19.当代国际关系里正在悄然兴起政治世界和经济法则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即所谓的“社会世界”,如宗教艺术、教育科学等领域的精英、各种跨国公司、环保运动以及各种国际非政府组织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B.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C.世界经济的体系化
D.国际局势的复杂化
20.习近平总书记说:“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这旨在强调(
)
A.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的对比
C.中国努力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
D.全球治理体系不应以综合实力为基础
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
2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99年西雅图反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规模骚乱以来,凡遇到一些重要国际会议,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均举行反全球化的示威游行。如:2001年的魁北克美洲国家组织会议、哥德堡欧盟峰会和热那亚八国集团峰会都遭到了反对全球化的抗议和示威;在第三十一届世界经济论坛开幕的同时,由反全球化斗士参加的世界社会论坛也在召开。
——摘自蒙雨《探析“反全球化”的趋势及发展中国家的选择》
材料二
亚太国家:温和的反全球化立场……虽然金融危机引发了亚洲反对全球化的情绪,但整体上东亚国家对全球化冲击的反应比较温和,政策上也比较理性。……拉美国家:发展中国家反全球化运动的领头羊……拉美率先举起了反全球化大旗……巴西连续三次举办“世界社会论坛”,这使国际社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拉美在反全球化运动中的特殊地位。……非洲国家:处于“前反全球化时期”……在全球化尚未充分展开的地方,其反全球化运动往往也难成气候。……转轨国家:反全球化风潮中平静的港湾……在来不及体味全球化的甘苦喜忧的情况下,反全球化触动不了他们(苏联所辖国家及东欧国家)的心弦……他们对全球化的主流观点是利大于弊,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总体评价是积极肯定的。
——摘编自李丹《反全球化运动的地域特征》
(1)材料一反映了反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是什么?其反全球化的方式有哪些?(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上述国家反全球化运动的特点及表现。(6分)
22.(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例如,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和美洲建立殖民地,在大西洋海域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欧洲的制造业产品向西越过大西洋,换来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矿产以及蔗糖和烟草等农产品,这些都是欧洲市场的紧俏商品。贩奴是大西洋贸易的特征。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区的距离,使世界经济发展的物理障碍0益减少,由此也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霍建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
材料三
经过上一轮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目前遇到了一些困惑。最近几年出现了贸易增速低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局面。受地缘政治、难民问题以及恐怖主义等因素影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资本的流出与流入都出现下降。美国从原来鼓励企业进行全球化跨国经营转向鼓励企业向本国回流,通过税收等措施推动制造业转向美国本土……经济全球化亟待自我修复和调整。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撰弃传统的“输赢之争”和“竞争之争”,秉持合作共赢理念,积极推动全球化实现合作共赢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摘编自权衡《经济全球化的实践困境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引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贸易体系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动力。结合史实,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是如何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经济全球化亟待自我修复和调整”谈谈你的看法。(4分)
2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末,曾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汉斯?摩根索提出了权力利益理论。摩根索学派将“利益——权力——实力”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说:“权力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增进国家利益就意味着增进国家实力,增进国家实力则意味着增进国家权力,而增进国家权力则反过来又增进国家利益。”后冷战时代,美国“理性主义”者提出“合作利益理论”“规范性体系”等理论。这种合作利益理论主要是反对现实主义用全球遏制战略来追求美国的利益,强调美国的利益应通过加强合作和结盟的途径来实现。1998年,美国正式推出《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毫不隐讳地声称,美国的目标是“领导整个世界”,并且美国决不允许出现向它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所谓在世界上发挥“领导作用”,就是企图把美国那一大套自由、人权、民主和法治的原则扩展到国际事务中去,通过在国际机制中确立原则来推广美国的价值观。
——摘编自杨冠达《美国国际关系学与美国霸权》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战略演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1世纪
“一边倒”
“两个拳头打人”
“一大片、一条线”
“不结盟”
“找伙伴”
“共同发展”“大融入”
(“两个拳头打人”;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以及各国反动派。“一大片、一条线”:按照大致的纬度划出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一条战略线,团结这条“线”外面的一大片国家,共同抗衡野心最大的苏联。)
——摘编自唐家璇《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战略的变化,并分析后冷战时代美国调整外交战略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外交战略的异同。(4分)
参考答案
1——20:CCADD
CCDBA
DCDCA
BDABC
21.(1)主要力量: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方式:骚乱、示威、抗议、召开论坛。
(2)特点:不同类型国家反全球化有很大差异。表现:亚太国家——温和、理性;拉美国家——先锋、超前、激进;非洲国家——尚未找到全球化的感觉,无所适从;苏联所辖国家和东欧国家等转轨国家——刚刚摆脱旧体系的羁绊,对全球化仅有微词而已。
22.(1)商贸范围扩大;商贸种类增多;商贸中心转移;商贸方式变化。
(2)动力: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中国举措:中国于1991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3)当前经济全球化亟待自我修复和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受到严重挑战;同时,世贸组织自身谈判进展缓慢,机构运行效率亟待提高,贸易政策透明度也有待加强;中国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推动全球化,实现合作共赢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23.(1)美国外交战略变化:从权力利益论到合作利益论再到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当今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局面;发展中国家力量日益壮大;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国交往日益密切,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政治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反思和总结。
(2)相同点:从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外交战略;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战略。不同点: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中国始终坚持开展多边外交;中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