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口技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19 15:4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口技
作者简介
重点讲解
学习讨论
随堂练习
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返回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返回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
善:擅长
会:适逢,正赶上
但:只
闻:听见
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喧哗的人
坐,同“座”
京城里有一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厅事的东北角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帷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做的帷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目罢了。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帷幕里醒目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返回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儿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译文)
吠:fèi
呓:yì
乳:用做动词,喂奶
叱,:chì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拦腰,她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又一个大孩子也醒 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的惟妙惟肖。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返回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齁:hōu
少:稍微
没隔多久,丈夫的齁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把身子稍稍坐正了一些。 返回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站站,几欲先走。 (译文)
间:jiàn
曳:yè
虽:即使
几:jī
不能名其一处也: 不能说出其中任何一个地方。
名:说出,用作动词。
忽然有一人大声喊着:“失火了!”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刹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裂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返回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译文)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音全部消失。撤掉围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目罢了。
返回
1、《口技》中表演者技艺如何?哪个字最能体现出来?

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善”口技?
口技者的表演 听众的反映 简单的道具
3、口技的表演有哪些内容?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
(1)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到睡的过程(梦中惊醒)
由远而近 由外而内 由小到达 由分而合
(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毕备。)
由大到小 由密而疏 微闻余声
(夫齁声起……妇梦中咳嗽。)
(2) 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况(渐入梦乡)
响声大作,由少而多。 (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
百千齐作,应有尽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无所不有。)
正 面 描 写
4.找出课文中描述听众反应的语句,说说这些描述起什么作用。
描述听众反应的语句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站站,几欲先走。”
这样写,从侧面突出表演的效果,烘托出技艺的高超。
5.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开头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极言道具之简,意在为后文表演复杂的声响做烘托、对比。结尾重现道具,则在证实、强调刚才的一切声响都是从一张嘴中发出的,从而更突出表演者技艺的高超,也具有烘托的作用。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6.本文在写法上明显的特点是什么?
(1)细腻的描写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有机结合。
7.救火场面连用了五个“百千”,表达效果怎样?
“百千”指多而杂,突出火情急,火势猛的特点。也渲染出人们紧张和慌乱。
(返回)
随堂练习
一、《口技》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部书的编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
二、解释带有下划线的字。
1、施八尺屏障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3、妇抚儿乳
4、儿含乳啼

林嗣环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张潮
安放、设置

喂奶
乳头
5、宾客意少舒
6、稍稍正坐
7、虽人有百手
8、不能名其一处
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0、几欲先走
稍微
渐渐
即使
说出
夹杂
几乎,差点儿
三、翻译句子
1、曳屋许许声
2、不能指其一端
3、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4、众妙毕备
(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
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各种好处都具备
四、用单竖线划分朗读节奏,不正确的
一项是:
A、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B、众宾|团坐
C、妇梦中|咳嗽
D、会|宾客大宴
(C)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