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羚羊木雕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19 15:46:14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羚羊木雕
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主要作品有电影剧本《霹雳贝贝》、《魔表》、《疯狂的兔子》,长篇小说《第三军团》。
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手册;1997年入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
作者简介
一、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理解倒叙和插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了解烘托手法及其作用。
学习目标
1、用普通话读准字音、吐字清楚、音量适当。
2、不添字、不漏字,停顿恰当、速度合宜、读出表情。
3、注意文章的叙述的顺序和各个人物的语言、神态和行为 。
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分几个阶段叙述的?
一、(1—16)写“我”的爸爸妈妈要求我把已经送给万芳的羚羊木雕要回来。
二、(17—23)写“我”回忆起和万芳的真挚友情。
三、(24—25)写奶奶出面干涉,但作不了主,妈妈还是逼着“我”去万芳家。
四、(26—38)写我到万芳家要羚羊木雕的情形。
本文记叙了我被迫把送了人的羚羊木雕要回来这件事。
2、本文的记叙顺序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把发生在后的“查问木雕”放在前面说,把发生在前的“赠送木雕”放在后面说。用了倒叙手法,中间又插入我和万芳的真挚友情,运用了插叙手法。
这样写的好处:1、文章一开头就把最令“我”为难的事摆出来,避免平铺直叙,能引人入胜。2、让“我”一开始就处在尖锐的矛盾中——一边是父母逼迫,一边是极不情愿,这样使全篇叙事有波澜,有情味。3、把故事情节安排在一天时间里,借回忆来反映“我”和万芳的真挚友情,交代赠送羚羊木雕的原因,既使故事完整,又显得集中紧凑。
3、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并说说其作用
借用景物描写作为陪衬,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的心情。
这是运用了烘托手法(或衬托),既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的手法。可以用人物,也用景物来衬托。
当“我”的爸爸妈妈执意要让“我”从万芳手中取回羚羊木雕时,“我”只得违心地去做了这件事。文章写道:“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达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这冷冷的月亮,有力地烘托出“我”当时心情的悲凉。
1、爸爸送我羚羊木雕,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我这样做对吗?
2、爸爸妈妈执意让我要回羚羊木雕,而奶奶却说“这不大好”,他们谁有道理?
3、假如你是我,你会因为有万芳这个好朋友而庆幸吗?为什么?假如你是万芳,你还会做我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你遇到过类似的伤心事吗?你是怎样处理的?能让我分享你的想法吗?
迁 移
人生最美丽的回忆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林肯
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是财富。—— 斯托贝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一种真诚互动,是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应.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宝贵的了,朋友是另一个自己。——西塞罗《朋友论》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家庭”作业
1、和爸爸妈妈一 起欣赏这篇小说。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续写“我”回家后的内容。
2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