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4 13:5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三明市三地三校联考期中考试联考协作卷
高一历史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75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是地理自然环境与对应区域文明发展的表现,据此分析,早期人类文明( )
地理自然环境
区域文明发展的表现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需要精确计算泛滥日期,埃及进行天文学研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退水后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几何学诞生。埃及实现统一,建立较完善的系统。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但经常泛滥
在与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产量和人工。
A.洪水泛滥对其产生起决定作用 B.都是依赖农业经济而产生的
C.多元特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D.只有靠近大河流域才能发展
波斯帝国相继征服了巴比伦、埃及、色雷斯和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等地,在波斯人统治期间,希腊的、小亚细亚的和波斯的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和平共处和相互适应,开始了希腊化的进程。这反映了( )
A.希腊文明的产生得益于波斯帝国的征服 B.战争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
C.战争深刻影响了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 D.波斯帝国是东方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13世纪初,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这主要说明( )
A.市民阶级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B.市民在王权保护下政治权利扩大
C.市民阶级成为强化王权的政治力量 D.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拜占庭帝国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存在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新力。”这段话说明了拜占庭帝国( )
A.帝国内部没有创新力 B.是沟通东西方间的桥梁
C.是当时欧洲最强的国家 D.具有固步自封的特点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方面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泛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东方文化的韵味,也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
A.阿拉伯帝国瓦解对阿拉伯文化没有影响 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融合
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维系了它的统治 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版图辽阔民族众多
《高丽史》记载:“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首建学校,而科举取上未遑焉。光宗用双寞(五代后周官员)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大抵其法,颇用唐制。"据此可知,高丽( )
A.科考以进土科与明经科为主 B.仿照唐代糊名制以防止舞弊
C.选官制度是模仿中国的产物 D.朝廷与后周的关系非常密切
16世纪初期,桑海国达于极盛。该国在中央设各部大臣,分掌财政、航运等事务;将全国划分为4个行省和几个商业区,中央和地方大臣均由国王选派亲信担任;拥有一支以战俘和奴隶组成的常备军。由此可知,桑海国建立了( )
A.中央集权制度 B.人才选拔制度 C.行省制度 D.奴隶制度
“新航路开辟时代的‘黄金热’的本质不是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资产阶级的进取。”这主要是指( )
A.追求财富是资产阶级的本质 B.“黄金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商路受阻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D.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黄金热”
“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 )
A.资本主义征服了全球 B.各大洲之间人口迁移出现高潮
C.新大陆沦为英、法的殖民地 D.世界各地联系逐步加强
来自异域的糖和咖啡、荼、巧克力一起,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和欧洲社会,糖从贵族生活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传播到欧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糖( )
A.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B.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
C.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 D.促进了世界的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是作为对知识界的一种反映发展起来的”,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对古代作品的研究,在其中发现了建立更美好生活的准则。这些人文主义者( )
A.脱离了天主教会的控制 B.以艺术形式宣传反宗教思想
C.表达了强烈的世俗观念 D.渴望建立一种新的政治生活
223837581280右图取材于德国著名画家卢卡斯?克拉纳赫的画作《从基督徒到反基督徒》(创作于1521年)。该漫画意在( )
A.称颂教皇是耶稣继承者
B.赞同教皇推销“赎罪券”
C.反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D.抨击教廷违背基督本意
16世纪,哥白尼通过观察提出“日心说”;17世纪,伽利略用改良的望远镜,修正了前人的发现并提出新的天文学说,不仅迫使教会当局重新考虑被他们抨击的哥白尼学说,也为最终推翻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的统治地位起了作用。这反映了科学发展需要( )
A.摆脱神学禁锢 B.科学家的献身精神 C.进行思想启蒙 D.打破对权威的迷信
“他们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视古典美德共同体一去不复返,又要展示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他们”( )
A.开启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先河 B.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C.恢复了被基督教泯灭的人性 D.开辟了否定权威的理性新时代
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有独立的行政权,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当时议会对政府并没有控制权,大臣之间不存在横向联系,也不需要协商一致。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法限制国王的权力 B.君主立宪制还有待完善
C.责任制内阁已经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了破坏
美国的制宪者们并不愿意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但是在建立联邦时,要铲除奴隶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会极大损害南部蓄奴州的利益,从而破坏联邦的基础。这反映出1787年宪法( )
A.违背共和主义的基本原则 B.兼顾了南北各州的利益
C.具有实用主义的政治倾向 D.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有学者认为:“近代的法国人民深受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他们曾先后信仰过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学说,并为此流血战斗,建立政权制度,正是多元化的思想带来多元化的政治设计,引导着法国人民一直高举着革命的旗帜。”该学者旨在( )
A.说明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性 B.揭示近代法国政体频繁更替的原因
C.肯定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共和制 D.说明大革命加剧了法国的社会动荡
改革和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对各国改革和革命的影响正确的是( )
改革和革命
影响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推翻沙皇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B
意大利统一
缓和国内矛盾,实现民主共和
C
日本明治维新
摆脱民族危机,对外侵略扩张
D
德意志统一
清除贵族统治,确立民主共和
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 )
A.加速了城市化发展进程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促进了新发明的出现 D.增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下面是1871年和1901年世界主要国家钢产量(单位:万吨)统计表。这可以用来佐证( )
时间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871年
33.4
7.4
25.1
8.6
1901年
498.3
1369.0
639.4
42.5
A.美国综合国力成为世界第一 B.英国经济优势地位逐渐丧失
C.欧美国家工业化具有同步性 D.主要国家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1813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品德的形成》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工人阶级”一词。到1817-1818年间,“工人阶级”一词被欧文不断阐释,并作为同“上等阶级”“中等阶级”相对立的概念。以后,工人的刊物广泛地接受和使用了“工人阶级”一词,这一现象表明( )
A.工人阶级接受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B.空想社会主义主张阶级斗争理论
C.社会各阶级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消弥 D.欧文的理论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包括)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列宁评价的这部著作( )
A.吸收了英法美的文化成果 B.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最早提出暴力革命的方式 D.预见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
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达成协议。其中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还决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这次柏林会议( )
A.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缩影 B.加剧欧洲殖民国家之间矛盾
C.标志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D.说明非洲已经完全沦为殖民地
马克思指出“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市场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前提条件 B.殖民化是资本主义的加速器
C.殖民侵略直接导致西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D.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手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2分,第26题1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共52分)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82486552070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前1000年直到公元500年,在世界史上往往被称为古典时代,这时欧亚大陆上人类文明进步的格局有了很大的改变。冶铁技术的推广使农业生产力急剧增长,剩余产品大量增加。城市的发展,贸易的兴盛,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组织也和前一时期大为不同,出现了波斯帝国、汉帝国和罗马帝国这样地域辽阔、组织严密、结构复杂的大帝国。……文明之间的交流大大加速了。随着各地区政治、军事、贸易接触的频繁,思想文化的交流也更为容易。
请回答:
写出材料一地图中2、3、5、6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并指出1和4代表的两种古代文明在政治体制上的不同点。(6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古典时代欧亚文明交流加速的条件,并分析这一时期欧亚文明交流的特点。(6分)
26.自由是人们的普遍追求,近代西方对自由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史不是艺术史或科学史,抑或文学史,甚至民族史。它是欧洲人在精神方面鲜明地获得自我意识自由的历史。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在自由之路上,唯有通过信仰、成为基督徒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在这一过程中,基督徒通过信仰而获得的自由使其成为了“众人之主”。然而马丁·路德同样提出,每个基督徒同样也是“众人之仆”,要通过爱上帝、爱邻人来荣耀上帝,实现自我救赎。从这个意义上讲,马丁·路德将自由与道德和行善联系了起来,劝诫世人通过遵循耶稣基督的教导积德行善以获得自由。
——肖樊《马丁·路德的自由观》
材料三? 孟德斯鸠认为,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于被压迫与统治,奴性也已经渗透到当时人们的心里了,若想要启蒙,真正有效的方法还在于呼唤人们的理性,从而由内向外进行彻底的改变。当人们呼唤理性之时,专制政体的压迫统治与宗教神权不合理的迷信统治将会溃不成军。在理性启蒙后人们重新找到的自由,并不是广义上的属人的自由而总是被限定在一个团体内,法律就成为了自由背后的必然概念。人类寻找的自由就不应该是站在法的对立面而是被法包含其中。
——摘编自刘斌、贺如璋《法律规范下的理性启蒙与自由》
完成下列要求: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我意识自由”的含义,并指出其产生的根源。(3分)
据材料二,简述马丁·路德主张的获得自由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4分)
据材料三,指出孟德斯鸠所说的自由的本质及阻碍自由实现的障碍。(3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 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三 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4分)
根据材料二,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发明?请各举一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围绕“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三明市三地三校联考期中考试联考协作卷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D
B
C
A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D
B
C
B
C
B
B
21
22
23
24
D
B
A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25.(1)文明:2 西亚(两河流域)文明,3 古埃及文明,5 古印度文明,6 印加文明。(4分)
不同点:前者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后者产生了民主政治。(2分)
(2)条件: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生产力提高;城市发展,贸易增加;大帝国出现。(4分)
特点:交流越来越频繁;交流领域增加。(2分)
26.(1)含义: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肯定人的欲望);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3分)
(2)途径:因信称义(信仰得救);道德修养(行善)。影响: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4分)
(3)本质:是法律范围内的一种权利。障碍:专制王权;宗教神权。(3分)
27.(1)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联系加强,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使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4分)
(2)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有火车、汽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电话、汽车、飞机等。(2分)
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以发展重工业为主;以近代科学理论为指导;出现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力、汽车、石油化工等;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3点6分)
(3)生产力出现了大发展,使英国成为工业化国家(或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建立了工厂制;机器化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工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3点6分)
28.示例一:
论题:民主思想在民主制度实践中起了引领作用。
阐述: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提出了天赋人权、人人平等、民主法治、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并通过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原则作了集中表述和法律宣示,最终在法美两国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形成美国三权分立和法国共和制的民主政体。
小结:启蒙思想的引领在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示例二:
论题:法律是民主制度的保障。
阐述: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民主政治体制。美国在独立战争制定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和中央权力的三权分立,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的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德国在统一后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的德国民主政治体制。法国1875年的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的法国民主政治体制。
结论:将民主制度法律化,是欧美国家在巩固民主制度中普遍采取的策略。
示例三:
论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过程。
阐述:英国在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先是进行限制王权的议会斗争,后又进行反对王党叛乱的革命战争,于1649年建立共和国,经过克伦威尔的护国主独裁统治,1660年出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至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才重新掌握政权,并通过1689年制定《权利法案》,才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民主政治体制。法国在1789年发生大革命,经过三次革命高潮,颁布了《人权宣言》,处死了国王,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后拿破仑上台,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但出现波旁王朝的复辟和七月王朝的统治。1848年发生二月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但很快出现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君主制反动统治。资产阶级在1871年镇压巴黎公社革命后,于1875年制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才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的法国民主政治体制。
结论:英国经过半个世纪、法国经过近百年时间的反复才确立民主政体。
示例四:
论题:借助群众的力量进行革命斗争是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主要途径。
阐述:英国通过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借助人民的支持进行反对王党叛乱的革命战争,处死国王,于1649年建立共和国,开创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美国资产阶级利用人民的力量于1776年发动独立战争,建立大陆军,最终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国家独立,并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法国资产阶级于1789年利用巴士底狱起义发动大革命,利用人民革命的三次高潮,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囯。后于1848年利用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直至1875年制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的法国民主政治体制。
结论:借助群众力量进行革命斗争,在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解】
观点:从“ 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中找到观点,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作答。阐述:注意事项有,根据材料不是重复材料;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不可以超越范围;主题围绕“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能随意发挥;论证过程简明扼要,规范科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