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雷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雷雨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5 14:0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雷雨》 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优美短文。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记叙,集中地表现了3个场景的鲜明特点。课文语言凝练,用词准确,写景细致逼真。文中多为短句白描,既生动地再现了夏天雷雨的景象,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压、迎、乌、垂、户”5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雷雨前的景象。
3.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
教学方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主要采用游戏识字法、情境带入朗读法、谈话启发法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习的目标。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情境想象法等等。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雷雨前、中、后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说雷雨,导新课
1.学生回忆下雷雨时的景象。
【课件出示雷雨图:】
2.揭示课题。
师:有一位生活的有心人,通过仔细观察雷雨,还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呢!想读吗?好,就让我们去看看作者笔下的这场雷雨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见雷雨,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争取读通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里描写的情景。
2.趣味识字,检查自读情况。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抽读,不认识的字,互相教读。
【课件出示生字:】
yā chán chuí ?hù ?pū
压 蝉 垂 户 扑
(2)识字游戏:生字拼音找朋友。
师:来,同学们,咱们来玩个游戏。给小拼音找朋友,拿着卡片,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师:(出示“压”的拼音)它的朋友在哪里?
生举起卡片:在这里。
师:自己检查对不对,对了你就读三遍。
生合:压、压、压。
师:一声调读得很正确。再来。
用同样方法依次教“蝉、垂、户、扑”,注意“蝉、垂”的翘舌音。
(2)开火车读生字词,读正确字音。
【课件出示生字词:】
压下来 垂下来 蝉鸣 窗户 迎面扑来
师:生字都会认了,把卡片轻轻地收起来。现在生字回到词语里,咱们来开火车读词语。小火车——
生合:我来开!
师:来,请你来,对了大家就跟着他读。
指导读好“压下来、垂下来”里面“下来”的轻声,“窗户”里“户”字的轻声。
(设计思路: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在识字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识记字形的能力。在识字环节中,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合作识记字形,利用趣味游戏检查学生识字成果,贴近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走进雷雨,了解词义,感受变化
(一)走进雷雨,再读课文,出示雷雨前中后的三幅图,请学生根据初步了解到的课文内容按顺序摆一摆。
(1)师:读好生字词,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雷雨这篇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想,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来,自己读课文吧。
【师板书:前 中 后,贴三幅景象画】
师:小朋友,想象着雷雨前、中、后的景象,谁能把这几幅图按课文描写的顺序重新摆一摆。哪幅图是雷雨前,就把它摆到前字对应的地方去。
(生摆图)
(二)细读雷雨,展开想象
?一读雷雨前:
1.默读1—3自然段。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的1、2、3自然段,把你读到的雷雨前的景象用“_____”画出来,读的时候还可以联系以前看到的情景想一想。
师:咱们课文就是这样,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这样的顺序来写的,让我们先来看看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一起默读课文的1、2、3自然段,读的时候还可以联系以前看到的情景想一想。
2.师巡视,反馈。
3.生回答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在课文里看到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生回答)
4.理解“压下来、垂下来”,体会“压”和“垂”的意思。
(1)理解“压下来”。
【课件出示:乌云图片】
师:压下来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做做“压下来”的动作。
(生纷纷做压下来的动作)
师:对,像这样用力往下,就叫做?
生合:压下来。
师:这么多的乌云重重地压下来,假如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抬头看见这样的乌云,你有什么感觉?
师:这时的天空用一个词就是(用你学过的四字成语说)——【板书:乌云密布。】
师:心里面特别有不安。那这样,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读第一个句子。
(2)理解“垂下来”。
师:那垂下来,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请蜘蛛来做做动作。
【课件出示:蜘蛛慢慢垂的动画】
师:仔细看,谁能说说垂下来的意思?
(3)区分“垂下来”和“掉下来”,帮助理解词义。
【课件出示:】
垂下来 掉下来
师:它们俩的意思很相近,但这里,为什么要用垂下来,而不用掉下来呢?
师: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吗?联系生活实际,你知道,蜘蛛垂下来的时候,有什么连着的?
(4)联系实际,了解词义。
师:其实呀,我们在生活中,还常常用到这两个词语。请小朋友看。
【课件出示图片:兔子、苹果树、落叶、向日葵】
师:看图,想一想,哪些时候咱们习惯用垂下来,哪些时候咱们习惯用掉下来呢?同桌小伙伴看着图说一说。
(生相互讨论)
小兔子的耳朵从上面垂了下来。 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
树叶从树上掉(飘)了下来。 向日葵的花朵从藤上垂了下来。
师总结:来,看来呀,我们在生活中,已经会正确运用这两个词语了。对比一下,我们会发现,它们都有从上往下落的意思。如果一头向下,另一头还连着的,咱们就用什么?(垂下来),如果另一头已经完全分开了,就用什么?(掉下来)。
(5)指导朗读: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我们的课文用词可准确了。咱们一起读读句子,谁想读?(指名读)
【课件出示:】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评价:读得真好,大家听,她在这两个轻声词读得又轻又短,让我们好像看到了那只小蜘蛛悄悄地快速地就逃走了,谁再来读?
(设计思路:“垂”、“压”的理解,先借助动作或图片,直观理解词的本义;然后结合语境,联系生活,体会词语运用的巧妙;最后,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凸显语言的理解、运用、积累,将三者融为一体。)
5.读句子: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师过渡:天气真闷啊,连一丝风也没有,生接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6.借助动作,指导朗读: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课件出示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师:忽然一阵大风,吹得——(学生接说)树枝乱摆。
(加动作帮助感受)这乱摆的树枝一会儿朝东,一会儿(朝西);一会儿朝南,一会儿(朝北);一会儿朝上,一会儿(朝下)
这样的风真是——(引导学生用我们学过的四字成语说)【板书:狂风大作】
师:让我们一起把这么大的风用读来表现一下。忽然一阵大风,吹得——生齐:树枝乱摆。
7.情境想象,指导朗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1)提问:闪电、雷声有什么变化?
(2)指导读好“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3)情境想象:你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预设:
【课件出示:】
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师:这电闪雷鸣的气势可真凶猛啊!【板书:电闪雷鸣】
小结: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切都预兆着雷雨马上就要来临了。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吧,配乐齐读1、2、3自然段。
(设计思路:此环节的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文章想画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在情境和想象中感情朗读。)
四、课外阅读延伸。
1.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欣赏了雷雨前的景象,有一位小朋友在下雨天通过仔细观察,也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读读他写的下雨前的景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出示《下雨了》雨前片段,生自由朗读,思考:在下雨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下雨了》(雨前片段)
天阴了,云低了,太阳躲起来了。
燕子掠过树梢,鱼儿跳出水面,蚂蚁交头接耳地说着悄悄话:“要下雨啦,要下雨啦!快搬家,快搬家!”
1.生回答,动作理解“躲起来了、掠过、跳出”的意思,“交头接耳地说着悄悄话”提示语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2.读片段,指名读,齐读。
(设计思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扩展学生语言学习的接触面和多元信息, 增加知识积累,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播下课外阅读的种子。)
五、梳理规律,运用方法,自主写字。
? 1.认读要写的字。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识好了字,理解了词,读通了课文,感受了雷雨前的变化,接下来,我们还要争取把字写好,请看,一起读读。
【课件出示要写的字:】
压、迎、乌、垂、户
2.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按结构归类。
3.出示半包围结构的字“压、迎”。
(1)范写,学生观察,发现书写顺序的区别:压,先外后里;迎,先里后外,并告诉学生,所有偏旁是走之的字书写顺序都是先里后外。
(2)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发现写“压”和“迎”字易错的地方。
(3)学生练写。
(4)反馈评价:出示优秀作品和有问题的作品,反馈后再次书写。
4.指导书写独体字“乌、垂、户”。
(1)“乌”和“鸟”字进行比较。
(2)指导书写“垂”:强调第三画是竖以及四横的长短。
(3)学生练写,交流分享。
(设计思路:先将生字归类,引领学生梳理写字规律,探究写字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演练、评议,让学生理解、内化并自觉运用,是学生可持续提升书写能力的增值点。)
六、总结。
师:时间过得可快了,不知不觉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去读读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
(总体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能力。低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的能力。在整堂课教学安排中,根据课程标准对于低段学生的教学要求,设计贴近儿童特征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在读中理解、积累、运用词句,凸显语言文字的运用。)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老师收集了一些有关形容天气的词语,请孩子们来读读他们吧!
乌云密布 电闪雷鸣 彩虹微笑 空气清新
狂风怒吼 大雨哗哗 雨过天晴 蓝天白云
2.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俩副不一样的图片,请认真仔细的观察并且用刚刚学过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俩副图。
3.这俩副图给我们展示了俩个不一样的世界,那是谁带来了这不一样的世界呢?今天咋们继续学习16雷雨。
板书:16雷雨(齐读课题)
二、复习课文,理清脉络。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雷雨”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场雨的? (交流反馈)
板书:雷雨前
雷雨时
雷雨后
作者先写了雷雨前,接着写了雷雨时,最后写了雷雨后,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看看雷雨前的变化吧!
要求一
请同学们读雷雨前(1到3自然段)把课文读通顺,把字音读准。边读边想,雷雨来之前,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文中的哪些景物描写让你感到害怕呢?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这越来越亮的闪电,越来越响的雷声,让人多么恐惧,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忽然你能换一个近义词吗?课文中那些词显示了风大?
3)同学们,不只是你们害怕了,就连小动物也害怕了,那我们到文中去找一找哪只小动物害怕了?
乌云 (压) 树叶(不动) 蝉(不叫)
树枝(乱摆) 蜘蛛(逃走) 闪电(亮) 雷声(响)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蝉害怕得( )生怕( )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这个句子中用了一个字突出了蜘蛛的害怕,用了那个字呢?
那还有谁害怕了?一只青蛙
一只小鸟
下雨时天空又有什么变化呢?(出示图片)
要求二
请同学们读课文4到6自然段,看看雨有什么变化呢?从哪些词语中体现出来了?(小组讨论)
(1)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用3个“哗”?
(哗哗哗表明雨下的急,下得大)
雨下的又急又大,那雨有多大?你能从文中找到句子吗?
(2)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突出雨大)
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刚刚还是暴风骤雨,一会儿就变了,你能从文中找到句子吗?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刚刚我们感受了雷雨前、雷雨中的恐惧,那雷雨后是什么样子的呢?
自由读7~8自然段
圈出7~8自然段描写景物的词语。
天 空气 雨 太阳 彩虹
蝉 蜘蛛 池塘 青蛙
瞧!雨停了看着这雨后迷人的景色,你的心情怎么样?
雨后又有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读七八自然段吧!
小结:通过学习课文,让我们欣赏到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美丽景致,我们爱我们的大自然,更爱那多姿多彩的世界。
三、课后作业:
小练笔:请孩子们来描写一小段雨后的美丽景象吧!
板书设计: 雷雨
雷雨前 乌云密布 狂风大作 电闪雷鸣
雷雨中
雷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