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十校联合体
高一联考
生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合计60分)
01-10.DBCBC
ABDCA
11-20.CCDAB
DADBB
21-30.CCBCC
BACCD
31-40.DCACC
DCCBD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合计40分)
41.(10分)(1)含量(1分)
(2)相对性状
(1分)
性状分离(2分)
(3)两
(2分)
(分离和)自由组合(2分)
(4)2:1:1
(2分)
42.(10分)
(1)DNA
(1分)
DNA或RNA
(1分)
(2)
①尿嘧啶(1分)
胸腺嘧啶(1分)
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而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2分)
②A/T和
G/C
(或答A+G/T+C
,或答A+C/T+G)
(2分)
③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胸腺嘧啶(2分)
43.(10分)
(1)e
b(1分)
(2)减数分裂Ⅱ着丝粒分裂的结果(1分)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子细胞(1分)
非同源染色体(1分)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减数分裂Ⅱ后期)(1分)
精细胞或(第二)极体(2分)
(4)有丝分裂后(1分)
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
(2分)
44.(10分)
(1)会(1分)
2(1分)
(2)6
(2分)
(3)
①
基因的改变
(1分)
②环境因素(1分)
③XrO
(2分)
雌(2分)2020-2021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十校联合体高一联考
生物
试题
一、选择题(共
40
小题,每题
1.5
分,合计
60
分)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果蝇的红眼与棒眼
B.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C.大麦的耐旱性与抗寒性
D.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
在用纯种紫花豌豆与纯种白花豌豆做杂交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豌豆花粉成熟之前需要进行去雄处理
B.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C.受粉前后均需套袋处理以防止其他花粉进入
D.白花豌豆既可作母本也可作父本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
)基因之间的关系
A.一对等位
B.两对等位
C.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
D.等位4.如图所示为雌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卵细胞染色体组成是(
)
A.a、b、X
B.a、b、c、X
C.a、b、c
D.a、a、b、b、c、c、X、X
5.关于染色体和DNA
分子关系的错误叙述是
(
)
A.DNA
分子数目加倍时,染色体数目不加倍B.染色体数目减半时,DNA
分子数目也减半C.染色体数目加倍时,DNA
分子数目也加倍D.染色体复制时,DNA
分子也复制
判断一株红花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
)
A.自交
B.与杂合体红花杂交
C.测交
D.与纯合体红花杂交
已知一个
DNA
中有
2000
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
1200
个,这个
DNA
中脱氧核苷酸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依次是(
)
A.4000
个和
400
个
B.4000
个和
800
个
C.2000
个和
800
个
D.2000
个和
1200
个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因为所有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所以
DNA
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每组实验放射性只出现在上清液或沉淀物中D.遗传物质会在生物繁殖过程中可以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如果
F2
有
256
株,从理论上推出其中黄色皱粒纯合子应该大约有(
)
A.64
株
B.48
株
C.16
株
D.32
株
下图是人类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某种遗传病系谱图,其遗传方式可能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D.伴
X
染色体隐显性遗传
有位同学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
A.小桶内用球的大小代表显隐性,大球代表
D,小球代表
d
B.每次抓出的两个球统计后放在一边,全部抓完后再放回小桶重新开始C.桶内两种球的数量必须相等,即标记D、d
的小球数目必须为
1∶1
D.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抓小球放在一起的过程体现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12.现有①~④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品系
①
②
③
④
隐性性状
—
残翅
黑身
紫红眼
相应染色体
Ⅱ、Ⅲ
Ⅲ
Ⅱ
Ⅲ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
S
型菌的
DNA
与R
型活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留下一种菌落
B.T2
噬菌体
DNA
合成的原料和模板均来自大肠杆菌
C.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D.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无法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若
DNA
分子的某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A+T)/(C+G)的比值为(
)
A.a
B.1/a
C.1
D.1-(1/a)
基因型为
Aa
的某红花植株自交,F1
中红花:白花=3:1,让
F1
中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则后代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
)
A.9:1
B.8:1
C.3:1
D.16:1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C.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得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不利于生物的进化B.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C.受精过程使卵细胞变得十分活跃,而后受精卵迅速进行细胞分裂分化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F1
的表型否定了融合遗传,也证实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孟德尔所做测交实验的
64
株后代中,高茎与矮茎分离比接近
1:1,属于演绎部分C.萨顿的假说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有关研究,也运用了该研究方法
D.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而
Y
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属于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假说内容
将基因型为AaBBcc
和AaBbCc
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
的个体比例应为(
)
A.1/16
B.1/8
C.1/32
D.1/64
20.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发生在(
)
A.减数分裂Ⅱ后期
B.减数分裂Ⅰ后期
C.减数分裂Ⅱ末期
D.有丝分裂后期
如图所示为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和他们子女的基因型及他们对应的表型(秃顶与非秃顶)。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人群中,男性、女性在秃顶和非秃顶方面的表现没有差异B.若一对夫妇均为秃顶,则所生子女应全部表现为秃顶
若一对夫妇均为非秃顶,则所生女儿为秃顶的概率为
0
若一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b+b
和
bb,则生一个非秃顶孩子的概率为
1/2
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试验,揭示了两条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孟德尔揭示了这两条遗传定律所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表明生物体遗传的不是性状本身,而是遗传因子C.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正反交实验时,所得的结果有较大差异
D.遗传因子可控制生物性状,并不会发生融合
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不考虑交叉互换时,来自同一个卵原细胞的
3
个极体的基因型种类是(
)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
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例为
3:1:3:1,某植株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假如丈夫和妻子都是白化隐性基因杂合子,他们生下龙凤双胞胎,这两个孪生子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A.
B.
C.
D.1
26.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现有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妻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红绿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下列有关异常性染色体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母方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B.母方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同一极C.父方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D.父方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同一极
以下所示为哺乳动物精子形成的过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Ⅰ→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Ⅱ→精细胞→精子。下列关于描述错误的是(
)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Ⅱ结束时
精细胞到精子的过程是精子形成中特有的变形过程
减数分裂Ⅰ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减数分裂Ⅱ方式和有丝分裂相似
一个基因型为
AaBB
的雄牛,用
3
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物质分别标记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的基因
A、a
和B,观察分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一定有
3
种颜色
4
个荧光点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有
3
种颜色
4
个荧光点
一个精原细胞中有
3
种颜色
4
个荧光点
只有大约一半精细胞中有
2
种颜色
2
个荧光点
为研究使肺炎链球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某学习小组进行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假设是“使肺炎链球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蛋白质或DNA”
B.该实验控制自变量用到了减少提取物种类的“减法原理”
C.若三组培养皿中都只有一种菌落,则说明使肺炎链球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DNA
D.R
型肺炎链球菌发生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
下图是一个正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关于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着丝粒②相连B.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⑤和⑥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C.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不含同源染色体D.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其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
果蝇的眼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
和
B、b)控制,基因
A
控制朱砂眼,基因
B
控制紫眼,基因
A
和
B
均存在或者均不存在时为粉红眼。用纯合亲本朱砂眼和紫眼杂交得到
F1,F1
自由交配得到
F2。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F1
全部表现为粉红眼
B.F2
中朱砂眼∶紫眼∶粉红眼=3∶3∶10
C.F2
中粉红眼的基因型有
5
种
D.F2
中朱砂眼果蝇自由交配,F3
中纯合朱砂眼果蝇占
1/2
32.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人类抗维生素D
佝偻病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
摩尔根研究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时采用的方法,属于假说—演绎法C.女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属于交叉遗传
D.父方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可能生出性染色体组成为
XYY
的后代
下列有关“基本骨架”或“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
分子中的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B.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C.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
D.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是,当长翅品系的幼虫在
35℃温度条件下培养(
正常培养温度为
25℃)时,长成的成体果蝇是残翅的,这种现象称为
“表型模拟”。现有一只残翅果蝇,要判断它是纯合残翅(vv),还是“表型模拟”,则应选用的交配对象和培养温度条件分别
是
(
)
A.25℃成长的残翅果蝇、35℃
B.25℃成长的长翅果蝇、35℃
C.25℃成长的残翅果蝇、25℃
D.35℃成长的残翅果蝇、25℃
构建
DNA
模型的实验中,若有碱基塑料片
A12
个,G20
个,脱氧核糖与磷酸的连接物
70
个,脱氧核糖塑料片
50
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碱基与脱氧核糖连接物、磷酸塑料片、其它碱基塑料片均充足,则(
)
最多能搭建出
32
个脱氧核苷酸
最多能搭建出
425
种
DNA
片段
最多能搭建出一个
18
个碱基对的
DNA
片段
组装出完整DNA
最多能利用
64
个碱基塑料片
人类
ABO
血型由
9
号染色体上的
3
个复等位基因(IA,IB
和
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若一
AB
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
O
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是
(
)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他们生O
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
0
他们生A
型血色觉正常女孩的概率为
1/8
他们A
型血色盲儿子和A
型血色觉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O
型血色盲女儿
他们B
型血色盲女儿和O
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O
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
1/8
37.某种鸟类(2N=76)为
ZW
型性别决定,其羽毛中的黑色素由等位基因
A/a
中的
A
基因控制合成,且
A
基因越多,色素越多,颜色由深到浅依次为黑色、灰色、白色。若等位基因
A/a
位于
Z
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雌鸟羽色的颜色有
3
种,基因型分别为ZAZA、ZAZa
和
ZaZa
B.该种鸟类一共能产生三种与羽毛颜色有关基因型的生殖细胞
C.若羽毛顏色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代基因型一定为
ZAW
和
ZAZa
D.若羽毛颜色不相同的个体杂交,则子代有可能出现三种表型
果蝇的体色和翅型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经科学研究发现,某些基因型的果蝇存在致死现象。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
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
1:1。当F1
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时,其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显性分别是黑身和长翅
B.F1
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
3
种C.F1
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
1/3
D.F2
中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型比例为
1:1
某科研所将抗虫基因(B)和抗旱基因(R)导入到棉花植株中,两种基因在棉花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该转基因棉花的细胞中最多含有三个
R
基因
该转基因棉花能产生
BRRR
基因型配子的概率为
1/8
该转基因棉花与普通棉花杂交,后代都具有抗虫、抗干旱性状
D.干旱条件下,该转基因棉花自交后代存活植株中抗虫个体占
63/64
图甲为有关白化病(用
a
表示)和红绿色盲(用
b
表示)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
同时患白化病和红绿色盲.图乙表示该家庭中某个体的一个体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Ⅲ7
个体为患有红绿色盲的男性
Ⅲ11
同时含有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1/4
C.图乙可能来自图甲中的任何一个正常女性
D.若Ⅲ10
和Ⅲ12
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
7/48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每题
10
分,合计
40
分)
41.(10
分)某种蜜瓜成熟后的果皮有不同颜色,为了研究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请回答问题:
蜜瓜果实在不同的发育时期果皮颜色会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果皮细胞中色素的种类及
不同直接决定的。
蜜瓜绿皮、黄皮互为
,F2
出现不同颜色果皮的现象称为
。
根据实验数据推测,蜜瓜果皮的颜色至少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
定律。
用黄皮蜜瓜和
F1
绿皮蜜瓜杂交,若后代中绿皮:白皮:黄皮的比例为
,则上述推测成立。
42.(10
分)20
世纪中叶开始,科学家不断通过实验探究遗传物质的本质,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请回答下列问题: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
为了探究某新型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还是
RNA,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①碱基组成不同:检测病毒的碱基,若含有
(中文名称),则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若含有
(中文名称),则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进行上述判断的依据是
。
②结构不同:绝大多数
DNA
是双螺旋结构,RNA
是单链结构,依据这一差别,如果
等于
1,则可初步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双链
DNA;如果该比值不等于
1,
则可初步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③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研究: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该实验可设置
2
组进行相互对照。培养宿主细胞时,培养基中需要分别加入
;之后用被标记的活宿主细胞培养病毒,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病毒的放射性有无。
43.(10
分)下列相关图示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量的变化及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据图回答:
图
a~e
中,与曲线中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
。
由④上升到⑤形成的原因是
。曲线③→④染色体变化的原因是
。曲线③→④的过程中同时发生了
自由组合。
(3)b
图表示
时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4)e
图表示
时期,其判断依据是
。44.(10
分)果蝇是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正常雄性和雌性果蝇的体细胞中分别含有
XY、XX性染色体。但果蝇种群中偶尔也会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种类,如表所示是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情况。
项目
XXY
XXX
XYY
YY
OY
XO
性别
雌性
-
雄性
-
-
雄性
育性
可育
死亡
可育
死亡
死亡
不育
说明:性染色体组成为
XO、OY
的果蝇体细胞内只含
1
条性染色体X
或Y。
根据表中信息,推知果蝇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
(填“会”或“不会”)影响果蝇的性别。果蝇种群中可育的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有
种类型。
XRXRY
与
XrY
的个体杂交后代中最多出现
种可育基因型的个体。
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进行杂交,在
F1
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W”)。为探究
W
果蝇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的改变”还是“环境因素”引起的,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将W
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获得。
①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型都为白眼,则
W
的出现是由
引起的。
②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
的出现是由
引起的。
③若无子代产生,则
W
的基因组成为
,由亲本中的
(填“雄”或“雌”)性果蝇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Ⅰ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