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质量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质量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3 19:3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部编版淄博高青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质量检测题(含答案)
说明:本试题共10页,五个大题,21个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8分)


dān
shì














)(

yínɡ



鸿




2.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4分)
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
解释词语
张皇:
饶有趣味:
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
造句
无暇顾及: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
B.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C.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D.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失声地叫着。但老班长还是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4.对下列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到年底,蒜泡得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北京的春节》)(比喻)
B.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匆匆》)(夸张,对比)
C.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腊八粥》)(拟人)
D.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对偶,比喻)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随着《红星照耀中国》在西方的畅销,掀起了一股声援中国抗日、与中国共产党人接触的新浪潮。
B.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C.相比于浅阅读,深阅读对于传承人类的智慧,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
D.相关部门要以此次事件为警醒,深刻汲取教训,坚决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6.
下面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王建,字仲初,唐代诗人。这首诗展现了一幅喧嚣、热闹、其乐融融的中秋图景,充满了阖家团圆的欢欣。
B.《十六年前的回忆》和《金色的鱼钩》是记叙文,《为人民服务》是演讲稿,这三篇文章从不同侧面呈现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
C.《腊八粥》是沈从文早年小说《腊八粥》的前一部分,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引入到美好的腊八风俗和温馨的家庭生活之中。
D.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及笄之年”指女子十五岁,“弱冠之年”多指男子二十岁。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其顺序排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①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②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
③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④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⑤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⑥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A.
②①④⑤⑥③
B.
②①⑥⑤③④
C.
②⑤⑥④③①
D.②③⑤④①⑥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32分)
8.默写填空。(10分)
⑴子曰:“弟子入则孝,
,谨而信,泛爱众,
。(《论语·学而》)
⑵夫仁者,
,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⑶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札札弄机杼。(《迢迢牵牛星》)
⑹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

,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⑻待到重阳日,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⑼《寒食》中,“

”两句描写了长安城里一派美好的春日景色,使人如见柳条之姿,落红之舞。
⑽请写出含有“心”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词:


9.
阅读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⑴下面关于这首诗的赏析,请选出有误的一项(
)(2分)
A.首句“咬定青山不放松”,“咬”字将竹拟人化,一个“定”字写出竹目标之明确,“不放松”写出意志之坚定。
B.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破岩”可以看出竹生长环境的恶劣,表现了竹对这种生长环境的不满和愤恨。
C.第三句“千磨万击还坚劲”,在“千磨万击”下,竹“还坚劲”,一个“还”字,赞美之情顿出。
D.第四句“任尔东西南北风”,写出了竹傲然挺立、坚韧刚劲的铮铮铁骨。
⑵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这首诗是如何“托物言志”的。(3分)
10.
阅读《学弈》,完成后面问题。(9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
请用一条“/”给第①题句子划节奏,并翻译第②题句子。(2分)
使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之:通国之善弈者也
有一牧童见之
B.以为: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C.若:弗若之矣
汤汤乎若流水
D.然:非然也
处士笑而然之
⑷短文围绕一同弈棋的二人,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1.
阅读课外文言文故事,完成后面问题。(8分)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①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②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③,返为其患。
【注释】①更:改变。②缘:因为。③口爽:口味败坏。
⑴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标2处)(2分)












⑵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主人闻已:听见,听说
B.更为益盐:好的,有益的
C.便空食盐:空口
D.返为其患:同“反”,相反,反而
⑶用现代汉语翻译。(2分)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阅读选文,说说你从中获得的道理。(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匆匆》选段,完成12~14题。(11分)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③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④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⑤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2.阅读选文,说说此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13.
品析语言:(6分)
⑴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3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⑵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3分)(分析这一串问句的作用)
14.
散文的诗化美,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特点之一。请概述出一条本文所体现的“诗化美”。(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8分)
白杨树的春天
刘珍珠
①昨夜刚刚下过一场小雨,空气清新无比。这是个难得悠闲的早晨。我恣意地呼吸着爽洁的空气,细品春雨新润的甘甜。每深吸一口,早春雨后的清冽便瞬间浸润五脏六腑。
②我轻轻闭目,细嗅空气的味道,享受着鸟儿们轻松悠扬的欢唱带来的愉悦。我微仰着脸,从沉醉中渐渐睁开双目,忽然瞥见了几串浅浅的、柔柔的绿:咦,是杨穗!
③“呵呵!”我不禁讪笑起来。相伴八年了,亲眼看着这两棵杨树从指头粗的小苗苗,变得又粗又壮,竟然从没留意过它们春天的模样!
④十天之前,那个早晨,我独自漫步在校园里时,惊喜地发现,楼前两棵高大的杨树上已满是叶芽,粒粒举向蓝天。我感叹道:“当我们在盛夏享受它们宽大的叶片带来的阴凉时,从没想到过,它们的叶芽曾和花蕾一个样。”现在这一抬头,居然发现自己当初是多么地粗心。
⑤似乎是为了表达对这两棵杨树的歉意,同时也为了填补自己大脑中对杨树认知的空白,我童心泛滥,围着大杨树,边转边仰着脖子仰望。先是见到高大茂盛的枝条间稀稀疏疏有杨穗坠着,后又拿出手机“瞄准”了它们拍照留念。看到泛着绿意的杨穗出现在手机屏幕上,仍觉不过瘾,遂生出了要把它们拿到手里,细细赏玩的念头。
⑥我开始从四面打量着杨树。昨夜刚下过雨,树下那片泥土地还湿漉漉的。只有房前的水泥坡和水泥台相交的地方,有一两个小枝略低。我站在坡边最高处,伸长胳膊量了量,枝头最下边距离我的指尖还有一臂多长。我试探着向上跳跃。不敢使足劲儿,生怕一不小心把自己摔到台下。好在此枝上有几串杨穗离得近,我细细观望,看到之前发现的“芽苞”张开了口,将一条条杨穗吐了出来。有些小杨穗上裹着一层白白的绒毛,还有的绒毛是褐色的。我猜想,刚抽出的穗子绒毛是白色,定是风的小手一抚摸它,便害羞变了颜色。
⑦我想要看看杨穗“年青”时的模样,便又蹲蹲身,向上跃了一跃,还是没能探到。我四处寻找,在角落里寻到一根结实的竹篾子。把它伸到枝头上,轻轻一压,枝头便到了我另一只手里。我稍稍向下拉,嗬!可算看清楚了:一串串舒展开了的杨穗上,原来开着无数小眼睛似的鹅黄的花儿呢!我摘下一串拿在手里,只见一朵朵鹅黄色小花长在一颗颗翠生生的小绿珠儿上,用手轻轻一抚,它那腊质的、半透明的小花瓣便掉了下来,只留下小绿珠儿谷粒似的、圆圆的小脑袋。它的花瓣形状很特别,是我从来没见过的。
⑧于是,我把它带回屋内。拿出一张雪白干净的打印纸,放上去细细端详:每朵小小的杨花有三个花瓣,花瓣的上方像小叉子一样分成两个头儿,又像一个个小小的钳子。它们向内弯曲着、包裹着,像极了母亲怀抱孩子的臂弯。
⑨之前为什么就没有发现这些杨花呢?我不禁问自己。重新走出门来打量一番:这两棵又高又大的杨树长在一圈冬青树之间。如今,冬青树的新叶早已飞长成了一片夺目的青翠,杨树高高的枝条上垂着的一小串微绿的杨花,若不细看,真同它的枝干没什么区别。怪不得,每年只有当长满褐色“盔甲”的“小虫虫”们落了一地时,人们才惊觉杨树的春天到了呢。
⑩不错的,杨树很普通,普通得让人们忽视了它在春天是怎样发芽、抽穗的,但是,它一直都在努力地生长,那成百上千的枝条,根根梢尖向上,不懈地追逐着太阳。带着它们千千万万的芽苞,向上、向上,从不因人们的不留意而松懈。待到夏天,火辣辣的太阳光从空中泻下,它擎着自己宽大浓密的绿盖,毫无怨言地为人们遮出一片荫凉。
?我一直深深地喜欢夏天为我们遮阳的白杨。如今,我也同样喜爱不与众花夺春色,永远心向阳光、默默生长的早春的白杨。
(选自2021年4月17日《焦作日报》)
15.阅读全文,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发现杨穗——
——
——重新打量杨树,生发感慨
16.
文章①—②段用了哪些感官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7.
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⑴只见一朵朵鹅黄色小花长在一颗颗翠生生的小绿珠儿上,用手轻轻一抚,它那腊质的、半透明的小花瓣便掉了下来,只留下小绿珠儿谷粒似的、圆圆的小脑袋。
⑵怪不得,每年只有当长满褐色“盔甲”的“小虫虫”们落了一地时,人们才惊觉杨树的春天到了呢。
18.阅读⑦—⑧段,概括杨花的主要特点。(3分)
19.在作者笔下,春天的白杨树有哪些精神品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名著阅读(7分)
20.班级要开展《鲁滨逊漂流记》读书成果交流会,邀请你参加,请完成以下的阅读任务。
⑴梳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方法。(4分)
鲁滨逊遇到的困难
克服困难的办法
无法估算日子


从船上收罗到很多东西

通过砍木材、加工、打桩,建立住所
内心感到恐惧、沮丧

⑵有人认为《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谈谈你的观点。(3分)
五、写作(共60分)
21.告诉你,
告诉你,我很勇敢;告诉你,她的微笑真迷人;告诉你,幸福就在一瞬间;告诉你,春天很美;告诉你,这首歌曲真动听;告诉你,中国正在崛起;告诉你,……。请以“告诉你,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内容充实,思路清晰;②书写认真,卷面整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6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
chì


yǎn


hónɡ


2.①张皇:惊慌,慌张。饶有趣味:指对某物或某事非常感兴趣。(大意对即可)(2分)②(略)(2分)
3.C
4.B
5.C
6.A
7.D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32分)
8.(10分)(1)出则弟
而亲仁
(2)己欲立而立人
(3)
逝者如斯夫
(4)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5)
纤纤擢素手
(6)万紫千红总是春
(7)粉骨碎身浑不怕
(8)还来就菊花
(9)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10)示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每小题1分,有错别字、添字、漏字本题不得分)
9.⑴
B(2分)⑵这首诗借助“竹”的坚韧坚贞的傲气,赞美了一种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也暗含着作者的心志。(意思对即可)(3分)
10.(9分)(1)①诲:教导
②援:引,拉(回答“取来”也可)(2分)
(2)①使


/



弈(1分)②虽然他与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是棋艺比不上人家。(1分)
(3)B
(2分)
(4)对比手法(1分)。将两个人不同的学习态度和不同的学习结果进行对比,突出了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2分)
11.(8分)(1)至


家/



食/



味(2分)
(2)B(2分)
(3)菜的味道之所以很好,是因为有了盐。(2分)
(4)做事要把握尺度,不能走极端;认识事物不能一知半解。(任意说出其中一条,大意对即可)(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11分)
12.此文段表达了作者对光阴被虚度的无可奈何、觉醒又茫然的心情。(大意对即可)。(2分)
13.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具体可感的“跨过”“飞走”,写出了将时间毫不留情地逝去,给人以明确而强烈的情感冲击。(3分)
⑵用连续的四个问句表现了内心的情感波澜。表露了内心的苦闷彷徨,突出了他不甘沉沦,要珍惜时间、成就不凡人生的想法。(3分)
14.示例:开头一段,作者用一连串优美的物象,营造了一种充满诗意的氛围,让读者受到感染,为之警醒。
文章用了很多“叠字”,如“斜斜”“伶伶俐俐”等,使文章的语言具有节奏美。(3分,任意写出一条,能体现文章语言、结构之美即可)
(二)(18分)
15.探够杨穗
端详杨穗
或远观杨穗
端详(近看)杨穗(4分,每条2分,大意对即可)
16.运用了嗅觉、味觉、听觉、视觉描写;(1分)展现了雨后清新自然、优美爽洁的自然环境;(1分)衬托了“我”无比舒畅愉悦的心情。(1分)(3分,酌情赋分)
17.(1)“鹅黄色”“翠生生”“半透明的”都是色彩词,形象地描绘出杨花的色彩鲜艳、纤柔动人。(2分)
(2)“盔甲”“小虫虫”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杨穗可爱的外形特点。(2分)
18.形状是一串一串的,花小而多(1分);花的色彩多样,花瓣是蜡质、半透明的,易落(1分);每朵花有三个花瓣,花瓣上方分成两个头儿,花瓣向内弯曲、包裹着。(1分)(3分,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19.努力生长,努力向上,从不因人们的不留意而松懈;不与众花夺春色,永远心向阳光。(2分)抒发了作者对白杨树的尊敬、喜爱和赞美之情。(2分)(4分,大意对即可)
四、名著阅读(7分)
20.(7分)⑴①用刀刻痕记录时间②缺乏物资③没有住的地方④记录遇到的幸和不幸,尽可能安慰自己(语言简洁,概括完整即可,1点1分,共4分)
⑵示例:不同意这个观点,《鲁滨逊漂流记》对男孩、女孩来说都是必读的。它教会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教会我们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教会我们做一个勇敢者,困难面前永不畏惧。(有自己观点,能自圆其说即可,3分)
五、写作(共60分)
21.(1)内容分值(55分)
一等(55—48)
二等(47—37)
三等(36—25)
四等(24—0)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什么内容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多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
字迹难辨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2)卷面分值(5分)
(3)注意事项:
第一,运用联想和想象,内容具体,且合情合理,方可评为一类卷。
第二,语言朴实无华但有一定功力的也可以评为一类卷。
第三,虚假造作的文章不能评为一类卷。
第四,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判为四类卷。
初一语文试题第
8
页(共
10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