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哨与小狗》
教材分析
《口哨与小狗》这节课,通过趣味化形式出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和热情,让学生在音乐领域中快乐的遨游。
学情分析
这一学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的身体特点,所以我结合游戏,集体舞,多媒体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们体验朋友之间的友谊,同时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渗透人文理念;
2、让学生区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节奏,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感觉这两种节奏;
3、能与他人协调配合,有自信,有表情的参与集体舞表演《王老先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动作体验辨别乐曲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随音乐进教室。
师生问好。
师:我们来围圈圈,我们来围圈圈,大手牵起小手围圈圈…
师:我很高兴见到你,像你敬个礼,跟你说hallo跟你说hallo,跟你说hallo,祝你今天开心。
(设计意图:打破传统师生问好的形式,通过音乐语言师生互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本课教学。)
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两位新朋友,他们是彼特和它心爱的小狗哈利,他们要到公园里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彼特高兴极了,吹起了口哨,小狗哈利跟在后面,穿梭在阳光明媚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小狗哈利遇见了他的好朋友,于是就跑过去和它的朋友握手、拥抱,说Hallo你好,很高兴见到你,当小彼特口哨一吹,小狗哈利就立刻跑回彼特的身边,又高兴的朝着公园的方向走去。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视听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听赏表现《口哨与小狗》。
师:老师问一问同学们,小彼特和小狗哈利要到公园里干什么呀?
生: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师:他们走着走着,小狗哈利遇见了谁?
生:它的好朋友。
师:于是就跑过去和它的朋友握手、拥抱,说Hallo你好,很高兴见到你,当小彼特口哨一吹,小狗哈利就怎样?
生:立刻跑回彼特的身边,又高兴的走了起来。
师:今天,谁想和老师一起来扮演小狗哈利呀?
生:…
师:好,请同学们站起来,两个朋友拉上手,我们向右转过来,一个小朋友扮演小狗哈利,一个小朋友扮演主人彼特。
师:小狗哈利有两个什么?
生:可爱的小耳朵。
师:恩,小主人彼得可要注意了,当你的小狗哈利出去和朋友打招呼的时候,你一定要留在原地等它,以免它找不到主人。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帮助学生感知并理解音乐并结交新朋友,为集体舞《王老先生》热身做铺垫。)
三.参与表演集体舞。
师:彼特和小狗哈利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到王老先生家做客,王老先生还给我们带来了他的三位好朋友,他们将加入到我们的游戏中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他们吧
师:×的名字叫做ta,××的名字叫titi,×-的名字叫ta a。
师:你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吗?
生:…
师:(师提问)
师:他们可调皮了,藏到了四个大箱子里,我们快把他们喊出来带领我们做游戏吧。
师:titi titi titi ta ∣ titi titi ta a‖
师:老师的的声音太小了,我们一起来吧。
生:…
师:三个调皮蛋儿要带令我们做的游戏叫,看谁的反应最快?
师:看老师,插腰往你的右边,转转转转拍拍腿,转转转转拍拍手,转转转转拍拍腿,转转转转拍拍手。
师:谁想和老师一起玩这个游戏?(师生面对面)
师:我们让调皮蛋儿带领我们加速度。
师:大家会了吗?好,找到你的朋友,和他面对面,准备一起来。
师:调皮蛋儿也高兴的唱起了歌。
师:老师的动作有什么变化?(师边唱边做动作)
生:转圈变成了拍手。
师:你能和老师一起边唱边跳吗?
生:…
(设计意图:通过和学生互动做游戏,不仅大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师:下面,我们加上音乐,把这个游戏变成一个集体舞好不好?
生:…
(集体舞表演为下节课二声部学习做铺垫)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体验集体舞的快乐,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真正实现学生自主,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音乐课所带给他们的快乐。)
四.小结
师:大家玩的高兴吗?今天我们与彼特和小狗哈利成为了好朋友,老师和同学们也成为了好朋友,那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和睦相处,我们更要爱护身边的小动物,和它们也成为好朋友。
师:时间不早了,彼特和小狗哈利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和朋友面对面,晃右手,晃左手,晃晃双手say goodbye,晃右手,晃左手,晃晃双手say goodbye.
师:我们来围圈圈,我们来围圈圈,今天的游戏到这里要结束了。
(随《口哨与小狗》音乐出教室)
五.教学反思
? 本课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们体验朋友之间的友谊,同时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渗透人文理念;让学生区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节奏,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感觉这两种节奏;能与他人协调配合,有自信,有表情的参与集体舞表演《王老先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并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与“友爱”的精神。教学中运用学生好奇、好动、模仿性强的身心特点,采用多媒体、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了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境,使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完成情感渗透,从而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陶冶情操。本课设计中我通过彼特和小狗哈利的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自发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用心去感受和体验音乐。?????
?2、设计音乐活动,积极参与?
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时,才能使他们全身心地进入音乐,从而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为此,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音乐活动,如集体舞,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本课中,教师启发学生创编集体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感受、体验集体舞的快乐,真正实现学生自主,让每位学生能够体音乐课所带给他们的快乐。
3、师生互动,共同体验?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积极定势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新课程提出通过师生互动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利于学习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投入到学习音乐的情境中。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参与者、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这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学生自我展示的时间比较少,?今后一定合理安排时间,将学生自我展示这个环节安排时间长些,让学生在学到新知识时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