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的小闹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作于1945年。乐曲为C大调、4/4,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写成。乐曲开始用木鱼声模仿钟摆的走动声。开始它很有规律,带有装饰音的主题。这种偶而出现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在单调乏味的四分音符节奏中,出现了一种不安分的性格和幽默的情绪。主题之后,是第一插部。它转成了G大调。旋律以附点音符为特色。主题再现,接第二插部。乐曲进行中不时插入闹钟的铃声和不规则的走动声。当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加有反复后接尾声,使得乐曲具有更为风趣的性格。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及与他人的合作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师实施的教学措施,对于回旋曲式的乐曲欣赏之前也有接触,但在对音乐的旋律、音准把握及对音乐的感受力培养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他们聪明活泼,好学好动,接受事物快,表现力强。在这种情况下的教学,需要教师认真遵循音乐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并因材施教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协调能力。因此,我多创设各类活动,给学生提供多角度感受音乐的机会。
教学方法:体验、模仿、探究、合作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学生聆听的兴趣、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
能对主题音乐进行记忆,并能借助要素的变化,区分音乐形象。能听辨出音乐段落,了解回旋曲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学会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音乐结构并初步了解回旋曲式。
教学准备:
闹钟、
打击乐器、
小闹钟图片、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欢迎大家来到音乐课堂,让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这是什么?》
谈话交流
设计意图:拉近生活与音乐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就给大家带来这个生活中的好伙伴——闹钟(出示实物)。
2、聆听主题并以音乐方式表现闹钟的声音
师:有一位音乐家就是从闹钟富有节奏的音响中获得灵感,创作了一首有趣的音乐,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吧,看你是否能从中听到闹钟的各种声音,你可以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初听有特点的段落)
二、乐曲听赏
欣赏第一主题
设计意图:对比聆听,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聆听音乐的方法,并达到多遍聆听主题旋律的目的。
1、听辨第一主题及织体节奏
师:小闹钟在熟睡的主人面前走过来走过去,让我们在音乐中找一找小闹钟嘀嗒嘀嗒的脚步吧。(A主题)
2、揭示课题(调皮的小闹钟),聆听并寻找变化步伐
师:作曲家笔下的它今天变成了一个《调皮的小闹钟》(出示课题),那音乐究竟在每一行的什么位置发生了变化让小闹钟调皮了起来?A主题
同学们(弹舌)来表现有规律的脚步,老师加上变化的脚步和你们配合。A主题两遍。
3、讲解切分节奏
师:知道吗?它这种变化的脚步,在音乐中有个名字叫“切分节奏”。
4、演唱主题
设计意图:以情趣歌词进行演唱,达到记忆主题音乐的目的,为分析、聆听全曲做铺垫。
师:让我们和它一起唱一唱吧。
5、表现主题
师:请这边的同学继续快乐的演唱,这边的同学用弹舌进行快乐步伐。
三、巩固练习,归纳表现
设计意图:反馈学生对音乐的记忆,了解全曲构成。
1、全曲中回顾第一主题
师:下面我们再来完整的聆听乐曲,当你听到调皮的小闹钟边走边唱的音乐时你可以用(弹舌)或歌声来表示。
2、听辨乐曲曲式,感知并表现各段音乐形象
(1)对尾声的感受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乐曲的尾声出现了一个夸张的音效,试想一下发生了什么事,小闹钟它……?
生:……。
(2)C主题
师:让我们听一听闹钟连续的打了几次铃?这段音乐在力度和音高方面与边走边唱的那段音乐有什么不同?C主题。
生:4次。力度变强了,音高跳跃更大了。
那么在打铃的同时加个什么词让主人醒的快点?
生:“快起床……”(三角铁伴奏)
(3)B主题
听B主题
师:它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很悠闲,在休息……。
(4)小结曲式结构
3、表现全曲
师:乐曲整个顺序是ABACA,像这样结构的乐曲我们把它叫做回旋曲。
师:让我们按着音乐的顺序完整的表现这首乐曲。
(在教师的指导下随音乐律动,合作感受乐曲)
四、拓展创作
1、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作者的其他作品进一步感受描绘性音乐的特点,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同时加大学生学习的信息量。
如果作者能够看到你们的表现,一定很高兴,他究竟是谁呢?(出示课件)美国安德森先生,轻音乐作曲家。
2、聆听安德森其他作品
分别聆听《打字机》《跳圆舞曲的小猫》感受作家不同作品。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在安德森先生的音乐中认识了一位的新朋友——顽皮的小闹钟。并且在小闹钟美妙的音乐中度过了一节美好的音乐课,相信这些好听音乐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陪伴着我们长大,老师更希望今后会有一首好听的音乐会是你们其中某个人创作的,好啦,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