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小括号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小括号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4 08:2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括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体验到用小括号可使计算更简单。
3. 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复习旧知) 1.口算。课件出示:
师:先说说每一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4+3+3= 5+0+3=
3+4+9= 3+2+1=
9-3-4= 10-3+7=
10+5-2= 7+0-6=
(下面我们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知识探究
1.创设情境,出示图片。
(1)从图片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多让几个学生说,帮助孩子理清题意)
(2)针对信息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你从图片中知道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谁能完整的地说一说?
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
2.确定解题思路。
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用语言描述一下你的解题思路)
让同桌之间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2个,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第二种思路: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
3.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
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该怎样列算式?
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怎样列式能体现出先算2+3呢?
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4.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吗?
试一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标法:在2+3下面画一条线表示先算。
把2+3用方框框起来表示先算。
把2+3用括号括起来表示先算。·····
(2)认识小括号,感受优越性
组织学生说说感受,用一个统一的符号来表示。
揭示“小括号”板书课题。
(3)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师:将算式10—2+3加上小括号,再让学生说说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
(4)总结提升,明确小括号意义
师: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5)让学生会读算式。
(6)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既然计算结果相同,这两个算式能用等号连接吗?可以用一句话描述吗?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5.出示课本“做一做”,先让学生先读算式,再说先算什么。
6.算一算,比一比。
10-3+4= (10-3)+4=
完成后比较每组算式的特点,并思考:
两道题的运算顺序一样吗?
还有使用小括号的必要吗?
在什么情况下才使用小括号?
(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三、知识创关。
1、第一关
说一说,算一算,比一比.
8+4+7= 13-6+3= 25-7-3=
8+(4+7)= 13-(6+3)= 25-(7+3)=
说一说,每组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括号不仅可以改变运算顺序,还可以使计算简单.)
怎样改变下面的算式使计算更简单?
46-9-1=
83-4-6=
65-7-3=
2、第二关
解决问题
猴子吃桃问题, 练习十七第3题
先说清图意,再列式计算。
3.第三关
加上小括号,使等式成立。
90-7+3=80 11-5+2=4 15-9+1=5
四、知识整理,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认识了小括号,如果你是小括号,你如何向大家做自我介绍呢?
五、板书设计:
认识小括号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