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4 16:5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春四川岳池伏龙初中部编历史七下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答案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选择题。
1、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
①废除丞相制度 ②设立锦衣卫 ③设立东厂 ④廷杖大臣 ⑤设立内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
2、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八股取士 B.试题类型繁多
C.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考生可发表个人见解
3、16—19世纪来华的西方人曾广泛了解中国的科举制度,将其中一种文体称为“EightLegged Essay”,直译为中文则是“八条腿的散文”或“八条腿的小品文”。以下关于这一文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早出现于唐朝
B.重点考的是诗赋和策论
C.考试题目取材广泛,涉及诸子百家
D.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发展
4、孙中山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乃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该历史事件( )
A.主要目的是提高清王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相关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C.增进了中国与欧洲地区的了解和往来
D.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5、在我国东南沿海,制造倭患的人包括( )
①我国东南沿海的海盗和奸商 ②日本的武士 ③日本的奸商 ④日本的天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明代王道昆撰写的墓志铭中写道:“会倭掠吴入浙,辛酉寇台州。少保将所部兵九捷而平。”其中的“少保”指的是( )
A.寇准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7、我国明朝时营建的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 (  )
A.赵州桥 B.兵马俑 C.紫禁城 D.长城
8、明朝后期的著名戏剧作品《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它的作者是 (  )
A.罗贯中 B.关汉卿 C.汤显祖 D.施耐庵
9、1644年明朝灭亡,清兵入关。按照公元纪年法,这一年属于( )
A.16世纪40年代 B.16世纪50年代
C.17世纪40年代 D.17世纪50年代
10、经过三十多年的经营,他统一了女真各部,这对满族初期的历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他”是( )
A.朱棣 B.朱元璋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11、清代前期的疆域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基本版图相似 ②东北的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地已不在疆域范围内 ③现在疆域更为辽阔、广大 ④台湾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领土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哪一机构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  )
A.驻藏大臣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西域都护府
13、某学习小组以“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其中符合主题的是 (  )
①古迹图片:赤崁楼  ②视频:《康熙三征噶尔丹》
③图片:《顺治皇帝会晤五世达赖图》  ④实物照片:班禅金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的政策是( )
A. 发展海外贸易 B. 推行垦荒政策
C. 招募农民屯田 D. 改进生产工具
15、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边境贸易繁荣
C.城市中坊市分置 D.商业市镇兴盛
16、《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写道:“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对外商的活动和进出口货物的数量进行限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
A.闭关锁国 B.开放海禁 C.轻徭薄赋 D.重农抑商
17、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曾说:“世宗(雍正)的收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符合此评论主旨的是(  )
A.军机处的设置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B.军机处的设置是为了辅助皇帝处理政事
C.军机处是清朝常设的中枢机构
D.军机处的设置强化了君主专制
18、乾隆、嘉庆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代 (  )
A.思想专制加强 B.传统文化衰落
C.八股取士盛行 D.儒家地位提高
19、“这本史诗般的巨著以白话文而非文言文书写。以一个贵族家庭中的两个分支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充满人文主义精神。”该小说是(  )
A.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巅峰 B.我国最早的古典小说
C.以宋代农民起义为题材 D.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20、如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艺术种类?(  )
A.淮戏 B.杂剧 C.昆曲 D.京剧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中的建筑】
史料一 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
史料二 躬出巡边,自山海关直抵开原,高墙垣,深沟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烽燧斥堠,珠连璧贯。
(1)史料一是哪位皇帝发布的诏令?明清两朝皇帝居住在北京城的什么地方?如何评价这一建筑?
(2)史料二描写的是明朝哪一重大建筑工程?这一工程的东西起止点分别是哪里?
【邮票中的科学家】
(3)分别写出邮票中这三位科学家的名字、代表作及对其著作的评价。
【调侃中的名著】
  三国写了一个大时代,水浒写了一帮大英雄,西游写了一群大妖怪。
(4)根据材料写出这三部名著的名称,并对“水浒写了一帮大英雄”进行说明。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颁布谕旨:“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澳门矣。”
材料三 清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
(2)材料二反映出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
(4)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带来了哪些影响?
2021春四川岳池伏龙初中部编历史七下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答案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选择题。
1、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
①废除丞相制度 ②设立锦衣卫 ③设立东厂 ④廷杖大臣 ⑤设立内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
【答案】B
2、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八股取士 B.试题类型繁多
C.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考生可发表个人见解
【答案】A
3、16—19世纪来华的西方人曾广泛了解中国的科举制度,将其中一种文体称为“EightLegged Essay”,直译为中文则是“八条腿的散文”或“八条腿的小品文”。以下关于这一文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早出现于唐朝
B.重点考的是诗赋和策论
C.考试题目取材广泛,涉及诸子百家
D.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发展
【答案】D
4、孙中山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乃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该历史事件( )
A.主要目的是提高清王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相关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C.增进了中国与欧洲地区的了解和往来
D.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答案】D
5、在我国东南沿海,制造倭患的人包括( )
①我国东南沿海的海盗和奸商 ②日本的武士 ③日本的奸商 ④日本的天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6、明代王道昆撰写的墓志铭中写道:“会倭掠吴入浙,辛酉寇台州。少保将所部兵九捷而平。”其中的“少保”指的是( )
A.寇准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答案】C
7、我国明朝时营建的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 (  )
A.赵州桥 B.兵马俑 C.紫禁城 D.长城
【答案】C
8、明朝后期的著名戏剧作品《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它的作者是 (  )
A.罗贯中 B.关汉卿 C.汤显祖 D.施耐庵
【答案】C
9、1644年明朝灭亡,清兵入关。按照公元纪年法,这一年属于( )
A.16世纪40年代 B.16世纪50年代
C.17世纪40年代 D.17世纪50年代
【答案】C
10、经过三十多年的经营,他统一了女真各部,这对满族初期的历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他”是( )
A.朱棣 B.朱元璋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答案】C
11、清代前期的疆域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基本版图相似 ②东北的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地已不在疆域范围内 ③现在疆域更为辽阔、广大 ④台湾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领土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12、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哪一机构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  )
A.驻藏大臣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西域都护府
【答案】B
13、某学习小组以“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其中符合主题的是 (  )
①古迹图片:赤崁楼  ②视频:《康熙三征噶尔丹》
③图片:《顺治皇帝会晤五世达赖图》  ④实物照片:班禅金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14、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的政策是( )
A. 发展海外贸易 B. 推行垦荒政策
C. 招募农民屯田 D. 改进生产工具
【答案】B
15、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边境贸易繁荣
C.城市中坊市分置 D.商业市镇兴盛
【答案】D
16、《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写道:“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对外商的活动和进出口货物的数量进行限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
A.闭关锁国 B.开放海禁 C.轻徭薄赋 D.重农抑商
【答案】A
17、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曾说:“世宗(雍正)的收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符合此评论主旨的是(  )
A.军机处的设置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B.军机处的设置是为了辅助皇帝处理政事
C.军机处是清朝常设的中枢机构
D.军机处的设置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D 
18、乾隆、嘉庆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代 (  )
A.思想专制加强 B.传统文化衰落
C.八股取士盛行 D.儒家地位提高
【答案】A 
19、“这本史诗般的巨著以白话文而非文言文书写。以一个贵族家庭中的两个分支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充满人文主义精神。”该小说是(  )
A.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巅峰 B.我国最早的古典小说
C.以宋代农民起义为题材 D.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答案】A
20、如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艺术种类?(  )
A.淮戏 B.杂剧 C.昆曲 D.京剧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中的建筑】
史料一 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
史料二 躬出巡边,自山海关直抵开原,高墙垣,深沟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烽燧斥堠,珠连璧贯。
(1)史料一是哪位皇帝发布的诏令?明清两朝皇帝居住在北京城的什么地方?如何评价这一建筑?
(2)史料二描写的是明朝哪一重大建筑工程?这一工程的东西起止点分别是哪里?
【邮票中的科学家】
(3)分别写出邮票中这三位科学家的名字、代表作及对其著作的评价。
【调侃中的名著】
  三国写了一个大时代,水浒写了一帮大英雄,西游写了一群大妖怪。
(4)根据材料写出这三部名著的名称,并对“水浒写了一帮大英雄”进行说明。
【答案】(1)明成祖。紫禁城。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3)图(a):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图(b):宋应星;著作《天工开物》;这是一部科技巨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图(c):徐光启;著作《农政全书》;这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4)《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水浒传》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颁布谕旨:“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澳门矣。”
材料三 清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
(2)材料二反映出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
(4)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1)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
(2)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
(3)愚昧自大、故步自封的观念。
(4)积极影响: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影响:清政府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