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11《邓稼先》第1课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11《邓稼先》第1课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19 20:0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夏邑县济阳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11、《邓稼先》第1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学习目标
1、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2、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3、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学法指导: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整体感知法
自测——互查——互教
1、应掌握的加点字的读音。
河水萦带( ) 至死不懈( ) 鞠( )躬尽瘁( )
鲜( )为人知 妇孺( )皆知 风悲日曛( )
彷( )徨( ) 死而后已( )
2、词语解释
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展示——反馈——导学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文按小标题可分六个部分,试根据标题概括各部分大意。
3、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______,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_____。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______,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_____、_____和_____,第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_____________。
自测——反馈——点拨
读准下列生字。
宰割(  )筹划(  )彷徨(   )  仰慕(  )  惨悴(  )
难堪(  ) 日曛(  ) 选聘(   )  勒功(  )  兽铤(  )
填对下列成语。
可歌可(  ) (  )为人知  当之无(  ) 锋芒(  )露
家(  )户晓 妇(  )皆知  马革(  )尸  鞠躬尽(  )
3、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鞠躬 爆炸 宰割 苦闷 B.崇高 坦诚 仰慕 残案
C.大厦 蓬草 萦绕 长亭 D.颤抖 焦虑 筹划 彷徨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歌可泣:流泪。 鲜为人知:少。B.当之无愧:愧色。 锋芒毕露:全、都。
C.妇孺皆知:小孩子 。 死而后已:罢了。D.家喻户晓:明白 。 马革裹尸:皮 。
5、仿写下列句子。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选择了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了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顾——总结——反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是说谁的?你还知道他哪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