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某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三月月双周练习(一) 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某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三月月双周练习(一) 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3-19 20:1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试卷 2012.3.3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我国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蒸发量与各作物生育期内平均需水量关系图”,回答 1—2 题。
1.该地水资源最缺乏的月份是
A.l、2 月 B.4、5 月 C.7、8 月 D.10、11 月
2.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该地雨热同期时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A.春玉米 B.水稻 C.夏玉米 D.冬小麦
读图2“某时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3—5 题。
3.甲地此时盛行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4.图中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此季节能在我国欣赏到的景观是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
C.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读图3“我国东南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回答第6—7题。
6.图3中甲、乙、丙、丁四处最可能见到图4景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该地区适宜发展滩涂养殖,关于该产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最适宜发展滩涂养殖是丙处
B.该地区的海岸类型都是泥质海岸
C.夏秋季该海域滩涂养殖业受到的灾害最有可能的是咸潮
D.该海域滩涂养殖易引发赤潮等环境问题
读图5“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图”,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回答8—10题。
8.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
9.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
10.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读图6“甲、乙两区域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5所示区域中
A.甲区实际面积较乙区小
B.甲区径流变化较乙区小
C.人口出生率,甲低于乙 D.城市化速度,甲快于乙
12.甲、乙两区域经济发展中,易发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土地沙化 B.草场退化
C.水土流失 D.旱涝灾害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读图7“l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干海平面 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4.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 围湖造田 B. 绿洲萎缩 C. 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 气候变干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读图 “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图”。回答15—16题。
15.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随维度的增高而递减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
16.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图9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读图完成17—18题。
17.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18.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A.森林锐减   B.土地荒漠化   C.土地盐渍化   D.物种灭绝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读图10“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①、②、③、④位于谷地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在甲处可见乙、丙、丁三处的地物
B.该地区地形破碎、沟谷发育
C.丙地位于甲地的正北方向
D.该地区最高地点海拔不超过2800米
21.读表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表1 中、美、法、日四国部分农业资料(2000年)
国家 人口总数(百万) 农业人口(百万) 农民人均生产粮食(kg/人 年)
A 1215 910 501.0
B 274 6.4 54687
C 126 5.7 2105
D 58.7 2.2 30773
A.人均生产粮食最少的是A国   B.B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C.C国是大量出口粮食的国家   D.D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旱涝灾害较少
图11为“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甲、乙两处分别位于大洋的东、西两侧,受洋流影响等温线弯曲。图12为“海水表层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第22题。
22.图中
A.甲处水温高于乙处 B.甲处洋流从低纬流向高纬
C.乙处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D.乙处洋流对秘鲁渔场的形成有直接的意义
图13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23—24题。
23.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问分布特点是
A.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 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 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
24.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B.②地区干旱程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
C.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
D.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14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回答25—26题。
25.前30名城市个数较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
A.湘、粤、闽 B.苏、皖、鄂 C.京、辽、鲁 D.沪、浙、赣
26.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A.自然条件 B.旅游资源 C.城市建筑 D.生态环境
高三地理试卷 2012.3.3
第Ⅱ卷 综合题(共6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27—30题)和选做题(31—32题),共计60分。
27.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共15分)
材料一: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是本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两大国之间的“领土政治不再占主导地位”,重新开放乃堆拉山口,使两个毗邻地区同时得到发展,必将成为一个带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发动机 ” 。
材料二 :甲乙丙三图。
(1)甲图中代表“亚洲硅谷”的是___(填号码),乙图中能代表孟买市气温的曲线是 (填号码)。(2分)
(2)丙图中的山脉属于 板块。(1分)
(3)中印经济合作被称为“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的合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分)
A.中国因为有制造业优势,所以号称“世界工厂”
B.印度因为有发达的办公设备制造业,所以号称“世界办公室”
C.中国从印度主要进口铁矿砂,印度从中国进口茶叶
D.中印应该利用好双方在经贸领域方面的互补性,形成合力
印度半岛东北部和东西两侧沿海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评价印度发展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条件。(5分)
交通是制约我国西南和印度东北发展的“瓶颈”,若通过乃堆拉山口修建连接丙图②③的铁路大通道,其不利区位因素有哪些? (3分)
(6)将孟买打造成一个像中国上海那样的国际大都市是印度人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比分析两大城市共同的区位特征。(2分)
28.科特迪瓦曾是最繁盛的西非热带国家之一,被称为“黑非洲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尺”,但近年来由于国内的骚乱、内战等原因,致使经济一蹶不振。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科特迪瓦于 1960 年 8 月独立,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创造了 20 年间(1960~1980年)GDP 翻 22 番的经济奇迹。独立时该国头号经济部门是林木业,被讥讽为“靠砍树过日子的国家”,但到了 1979 年,可可出口量成为世界第一,最盛时占全球市场供应量 45%,咖啡出口也保持在世界第三、四名,菠萝、香蕉,木瓜等热带水果的出口也迅速跃居非洲前列;原本几乎是一张白纸的工业也得到蓬勃发展;随着经济首都阿比让的发展繁荣,港口、服务业和金融业也发展迅猛。阿比让位于艾布里耶澙湖沿岸,在 1950 年弗里迪运河的修建沟通了澙湖与几内亚湾以后,成为西非首屈一指的大港和超级商埠。
材料二:科特迪瓦简图(图16)
(1)该国北部属于_____________(自然带),南部属于_____________(自然带)。(1分)
(2)描述科特迪瓦降水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7分)
(3)简要分析 1950 年以后阿比让逐渐发展成为非洲重要港口的原因。(3 分)
可可豆是该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可可种植需有均匀分布的降雨量和排水通畅的土地。该国可可种植和生产主要是小农经营,技术水平落后。
(4)若该国要进一步扩大可可种植规模,简述该国急需解决的问题。(3分)
(5)科特迪瓦森林面积从 1960 年到 1991 年由 1500 万公顷锐减到 250 万公顷,简述森林锐减的影响。(3分)
29.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日本核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7)
⑴描述日本核电站分布规律并从地理学角度分析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站的原因。(5 分)
⑵北京时间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 9.0 级地震,并在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引发巨大海啸。受 11 日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以颗粒或气体形态存在于大气中并随大气环流扩散;从 4 月 4日晚开始,福岛第一核电站又向大海中排放含有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水。但专家明确表示:近期(3~4 月)对中国环境的影响比较小。请用地理学原理解释为什么?(3分)
30.选修模块。
A.【海洋地理】图18为“我国南海部分海域图”,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2007年12月被打捞出水。
(1)据图分析,“南海一号”沉船遗址附近的海底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沉船被打捞出水的时期,该海域沿岸流的流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1分)
(3)阳江与广州附近海水盐度较大的是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香港、澳门填海造陆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海造陆主要是利用了海洋的_________资源。(2分)
(5)比较图中(左图)①②两处的海岸类型及其开发利用方向(3分)
海岸位置 海岸类型 海岸开发利用方向
①处 淤泥质海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 _______海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
材料二:表2是“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四个PM10监测点S1、S2、S3、S4的统计数据。
表2 四个监测点的部分统计数据
监测点 PM10浓度月平均值(单位:mg/m3)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
林地 草地 建筑用地 裸地 水体 其他
S1 0.062 38.6 14.13 12.33 11.25 23.69 2.24
S2 0.057 47.7 11.81 9.33 5.43 25.73 4.03
S3 0.061 51.8 10.65 9.86 7.75 19.94 3.55
S4 0.074 31.7 24.83 16.95 12.37 14.15 1.93
材料三:S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图(图19)
(1)S1、S2、S3、S4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________点,说明该点空气质量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图19表示S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其夏季浓度特点的形成原因。(4分)
(3)该城市进行环境管理的常用手段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与南方相比,我国北方大气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更严重,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命题、校对:蒋德美
高三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2012.3.3
一、选择题(60分)
1 2 3 4 5 6 7 8 9
B C A C D B D B C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B C A D C B A B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AD BD BD AB AD AD AB AD
二、综合题(60分)
27.(共15分)
(1)② (1分) ③(1分) (2)印度洋(1分)(3)AD(答2个且对给2分)
(4)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1分) 有利条件: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雨季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阔;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充足⑤人口稠密,劳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⑥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不利条件: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很大,旱涝灾害多(4分,有利条件最多给3分,不利条件1分)
(5)地形起伏大,施工条件复杂(1分);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条件复杂(1分),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建设成本高(1分);跨越不同国家,需要政治上的互信等(满分3分)
(6)①都是两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经济基础雄厚;②都是两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③都是世界著名的特大城市,人力资源丰富(答两点,给2分)
28.( 17 分)
(1)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 全答对得1分)
(2) 降水空间分布特点:南多北少(自南向北减少)(1分);
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南部全年多雨(1分);北部降水季节变化大,北半球夏季多雨、冬季少雨(1分)。
成因:南部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气流上升。降水多(1 分);
北部北半球夏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1 分),有(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的西南风从海上带来丰沛水汽(1 分),降水多;北半球冬季受来自北部内陆的东北信风影响,降水少(1 分)。
(3)( 共3分)运河的修通打开了阿比让的出海通道(1 分);科特迪瓦经济发展,进出口物资增多(1 分);是北部内陆邻国进出口货物的重要通道(1分);运输需求量大。
(4)( 共3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种植技术(1 分);转变经营方式,扩大经营规模(1 分);修建水库、农田沟渠等,加强水利建设(1 分);
(5)(3分)影响:森林面积锐减,木材蓄积量下降,林业萎缩(1 分);调节气候的能力降低,降水减少、温差增大,气候恶化(1分);水土保持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增加(1分); 动植物生存空间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1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1分)。该国森林锐减的原因:独立后,经济起步,过度采伐,换取外汇(1 分); 过度农垦(毁林开荒) (1 分);( 干旱、森林火灾等可做次要原因)。(因分值所限,该问被删除)
29.(8分)
⑴(5分)分布规律: 日本核电站多沿海分布(1 分)。
发展核电的原因:国土狭小且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缺乏(1分);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1 分); 日本科技力量雄厚(1 分); 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1 分); 核电站需水量大,岛国四面临海,便于取用冷却水和排放废热水(1分)。(前3点必答,后两点任答1点)
⑵(3分)我国位于日本西侧(1分);
从大气环流方面看,亚洲东部此时盛行偏西风, 核辐射物质会向偏东方向扩散,辐射物质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1 分)
从洋流方面看,日本东部受日本暖流影响, 含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水向东至东北方向输运,因此也不会对我国海域造成影响。(1分)
30.选做题(09—10年高三一模调研卷)
A.【海洋地理】共10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2分 大陆架(1分) 水深在200米以内,坡度平缓(1分)
(2) 1分 向南(或向西南)(1分)
(3) 2分 阳江(1分) 广州附近海域有珠江的大量淡水汇入(1分)
(4) 2分 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1分)  海洋空间(1分)
(5) 3分 (从上到小,从左到右顺序)滩涂养殖; 基岩; 建港、发展旅游业;
D.【环境保护】共10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3分 S2(1分) 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1分);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小(1分)
(2) 4分 春秋高、夏季最低、冬季较低(2分) 夏季降水丰富(1分);盛行东南季风,风力强,污染物易扩散;植被更为茂盛,滞尘作用大(任答一点,1分)
(3) 1分 行政 法律 经济 (任答两点得1分)(在环境技术手段、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中答也可以)
(4) 2分 北方地区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离冬季风源地近(任答2点得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考试号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甲 乙 丙
图15
图16
考试号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图17
考试号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图18
图19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