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某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三月月双周练习(一) 生物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某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三月月双周练习(一) 生物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3-19 20:1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 三 生 物 2012.3.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细胞分化中不可能出现的变化有
A.染色体的复制 B.某些细胞器的增添或消失
C.细胞核的消失 D.细胞全能性的降低
2、把乳酸菌接种在鲜牛奶中,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即可得到酸奶。在此过程中若揭开盖子,下列过程减慢(或减少)的是
①糖的利用 ②二氧化碳的释放 ③ATP的形成 ④乳酸含量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3、右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B.水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
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转运速率
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
4、脊髓中每个神经细胞都能够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兴奋的产生与反射的完成 B.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C.代谢中产生水和消耗水 D.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5、甲状腺有2种细胞,其中滤泡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C细胞分泌32肽的降钙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泡细胞和C细胞内含有不同的基因
B.控制降钙素合成的基因长度至少为192对碱基
C.在降钙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溶液呈橘红色
D.滤泡细胞和C细胞内RNA种类不同
6、右图为某雄性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1上,基因b位于2上,则右图细胞产生Ab配子的可能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A.12.5% B.25% C.50% D.100%
7、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由⑤×⑦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若③的基因型是Aadd,则⑨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⑨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
8、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实践活动,以下调查方法或结沦不合理的是
A.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B.调查时应分多个小组、对多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C.为了更加科学、准确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D.若调查结果是男女患病比例相近,且发病率较低,则可判断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9、如图所示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II、III、IV、X、Y
B.含有2条X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雌蝇细胞
C.果蝇细胞除生殖细胞外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II、III、IV、x(或Y)四条染色体携带了控制果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10、N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如图所示),是动物细胞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运转
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
D.神经细胞静息时,K+外流不需要通过Na+—K+泵的运输
11、若右图表示的是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①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图中A、B、C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②图中A、B过程进行的时间段内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③核仁与图中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④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由a到b
⑤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提高了合成肽链的速度
⑥D过程表示tRNA运输氨基酸参与翻译过程,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酪氨酸
A.②⑤ B.③⑥ C.①④ D.③⑤
12、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均变小
B.突变是指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数量、种类和排列序发生改变
C.如果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将分别是1:3.1:2:1和1:1
D.某植物种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将保持不变
13、某同学重复“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了解在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溶液中葡萄浓度和乙醇浓度的测定,绘制成如右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AB段酵母菌产能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C点时,葡萄糖浓度迅速下降,此时酵母菌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
C.T2~T3时段,由于溶液pH下降,乙醇的含量过高等原因,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下降
D.D点所对应的酵母菌数量为该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
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来自无机环境
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
C.动物通过嗅觉发现天敌属于行为信息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15、据右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④
B.现阶段,我国人口的②明显降低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③
D.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是控制①和④
16、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B.48% C.52% D.57%
17、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的能力
B.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C.大脑皮层s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
18、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中间的“-”代表着丝粒,下表表示了由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四种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是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引起的
B.b是染色体某一片断缺失引起的
C.c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
D.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断引起的
19、现在有一个婴儿在出生后医院为他保留了脐带血,在以后他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某种难治疗的疾病,就可以通过脐带血中的干细胞来为其治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干细胞培育出人体需要的器官用来移植治病,需要激发细胞的所有全能性
B.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能够治疗这个孩子所有的疾病
C.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D.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应该长期给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20、请挑选出恰当的科学方法与实验目的组合
选项 科学方法 实验目的
A 光学显微镜观察 认识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
B 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 建构物理模型 研究DNA分子结构
D 样方法 调查鼠的种群年龄组成
二、多选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主要储能物质是糖类
B.精瘦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淀粉、纤维素、乳糖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D.构成DNA的单体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22、右图是高等生物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的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表示翻译的过程,图中核糖体从右向左移动
B.多聚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互不相同
C.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水分子,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101个氧原子
D.若合成产物为胰岛素,则它不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23、检测两个人的体细胞中两种基因组成,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可能的是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可能是男性
24、下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
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25、土壤农杆菌含有一个大型的Ti质粒(如右图所示),在侵染植物细胞的过程中,其中的
T—DNA片段转入植物的基因组。若想用基因工程并通过土壤农杆菌向某种植物中导入抗旱基因,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若用Ti质粒作为抗旱基因的载体,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应该在T—DNA片段内,且要保证复制起始点和用于转移
T—DNA的基因片段不被破坏
B.将重组Ti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中时,可以用Ca2+处理细菌
C.用含有重组Ti质粒的土壤农杆菌去感染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成具有抗旱基因的植物
D.若能够在植物细胞中检测到抗旱目的基因,则说明该基因工程项目获得成功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9 小题,共65分。)
26、(7分)下图表示某生物体内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图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用______________进行染色观察。
(2)正常情况下,该生物细胞中最多含有 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在显微镜下一定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是图中的 (填字母)细胞。?
(3)正常情况下,f细胞的细胞核中有 个染色体组。
(4)若a细胞核中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均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则g细胞中带有15N标记的染色单体所占的比例为 ;作出这一推论的理论依据是 。
(5)正常情况下,如果h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___。
27、(8分)下图中,甲表示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数字代表物质,字母代表细胞器。乙和丙表示在CO2充足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据图作答。
(1)a的名称是 ,④在c的 处参与反应。
(2)将蔬菜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对其提供18O2,继续保持黑暗,一段时间后除氧气外还能在图中所示的 物质(填图中数字)中检测到18O。
(3)从乙和丙可知,B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受__________的限制,其原因是 。
(4)丙表示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根据乙,在丙中绘制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
(5)甲图所示细胞与根尖分生区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8分)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G2期)和分裂期(M期),右图为某种生物细胞周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某种化学物质能使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在加入这种化学物质约 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这种生物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 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h。
(2)如果用低温诱导茎尖分生区细胞,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能否达到100% ______,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洋葱体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约为12h。某同学利用洋葱根尖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得到了如下结果。
细胞周期 样本1 样本2 总数
间期 42 43 85
分裂期 前期 4 3 7
中期 1 0 1
后期 1 1 2
末期 2 3 5
计数细胞的总数 100
上述样本1和样本2表示 ,间期为 h。
(4)观察蝗虫精巢细胞分裂装片时,判断某细胞是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非有丝分裂后期的依据是 。
29、(8分)通过杂交可将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也可将不同物种的染色体集中在一起。甲×乙为杂交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无子西瓜倍受青睐,结无子西瓜的植株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得到的,无子西瓜培育中能够刺激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的过程是 。
(2)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之为杂合体),通常生产上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通过杂交选育黄肉(Yy)、抗病(Tt)的马铃薯新品种,则杂交亲本甲、乙的基因型为 。
(3)现有三个纯系水稻品种:I矮秆感病有芒(aabbDD)、II高秆感病有芒(AAbbDD)、III高秆抗病无芒(AABBdd)。请回答:
①为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应选择的杂交亲本甲乙为 ,获得F1后如让F1自交,则F2中表现为矮秆抗病无芒的个体占F2总数的 ,若要获取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需将F2中矮秆抗病无芒的个体继续 。
②如果在①中所述F1基础上尽快获得矮秆抗病无芒新品种,写出后续的育种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9分)右图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 (具体名称),图中能引起甲结构兴奋的信号是 。
(2)在寒冷环境中,图中③分泌量增加的同时, (填图中数字)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 。
(3)④代表的激素是 ,影响其分泌量的因素是 ;若胰岛B细胞受损,④分泌减少,会使细胞对葡萄糖的 功能下降而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4)若要通过实验探究丙的功能,可先切除若干只健康的成年雄性小鼠的丙,再随机分成两组,并测量 ;然后一组注射适当浓度的 溶液,另一组注谢等量生理盐水;再观察、测量和分析。
31、(8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据甲图可知应选用图中 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 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继而根据图中的 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3)请利用提供的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乙稀和脱落酸促进植物叶片脱落效果的差异。
材料和用具:生活状态相同的同种植物若干株,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和乙烯利(一种乙烯释放剂),蒸馏水及所需的相关器材和用具。
实验原理:使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和脱落酸处理植物叶片后,可缩短植物叶片脱落的时间。
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生活状态相同的同种植物分成A、B、C三组。
第二步:A组和B组分别用 喷洒叶片;C组用等量蒸馏水喷洒叶片。
第三步:置于相同温度、光照条件下,观察并记录 。
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① ;
② ;
③ 。
32、(9分)图1为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图2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表格表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者构成一条食物链)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部分数量关系。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能被生产者固定。(净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生物类型 同化量 净同化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甲 ( ) ( ? ) 65.5 3.0 15.0 41.5
乙 14.0 5.0 ( ) 0.5 2.0 2.5
丙 2.0 ( ) 微量(不计) 无 ( )
(1)图1中鹰和蛇的关系为 。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克。
(2)图2中表示生态系统基石的字母是 ,能构成群落的是 ,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对F、D数量的影响是 。碳在生物群落内以 的形式进行流动。
(3)表格“?”处数值为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通过 的途径消耗掉,只有大约 %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3、(9分)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儿,在他们欲生育第二胎时,发现妻子的双侧输卵管完全堵塞,不能完成体内受精。医生为该夫妇实施了体外受精和产前基因诊断,过程如右图。请回答:
(1)精子在与卵子受精之前,首先要在体外进行 处理,然后精子才能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与精子结合的卵子,其实是处于 时期的卵母细胞。
(2)精子与卵细胞结合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 时,说明卵子已经受精。
(3)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庆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胚胎培养液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 等物质。当胚胎发育到适宜阶段时,可将其取出进行过程② 的操作或 保存。
(4)不同长度的酶切产物在电泳时移动的速率不同,形成不同的电泳条带,该家庭成员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分析的电泳带谱如④,据此判断胎儿为 (正常/患者/携带者)。
扬州中学高三阶段测试生物答题纸 (2012.03.03)
26、(7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________
(4)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
(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8分)
(1)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9分)
(1)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分)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3、(8分)
(1)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2012.3.3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D C D D C D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B B D B D C C C
21 22 23 24 25
ABC BCD BCD ABC ABCD
26、(7分)(1) 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2)8 c、g (3) 2
(4)1/2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5)常染色体
27、(8分)(1)液泡 内膜 (2)①②
(3)温度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4)见图(在10到30度有直线就可,线长了些也不扣分)
(5)甲图细胞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
28、( 8分)(1) 6 2.2 0.4
(2)不能。 因为茎尖分生区细胞分别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而低温只能抑制处于分裂前期细胞的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形成多倍体
(3)两个不同视野所看到的处在分裂各期的细胞数目 10.2h (4)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答有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无染色单体,等合理答案也给分)
29、(8分)(1)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 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刺激
(2)yyTt Yytt (3)① I 、III 3/64 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
②第一步:取F 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1分)
第二步: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然后选育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1分)
30、(9分)(1)下丘脑 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
(2)⑤ 皮肤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立毛肌
(3)胰岛素 血糖浓度的变化 摄取、利用和储存
(4)耗氧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甲状腺激素
31、(8分)(1) d (2)①③ ②③
(3) 第二步: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等量、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溶液
第三步:叶片脱落所用的时间
①如果A组叶片与B组叶片脱落所用的时间无明显差异,说明乙烯与脱落酸促进叶片脱落的作用程度相同;②如果A组叶片脱落所用的时间在B组与C组之间,说明乙烯比脱落酸促进叶片脱落的作用弱;
③如果A组叶片比B组叶片脱落所用的时间短,说明乙烯比脱落酸促进叶片脱落的作用更明显
32、(9分)(1)竞争和捕食 875 (2)E BCDFE 减少(降低) 含碳有机物
(3)59.5 自身呼吸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14.3%
33、(8分) (1)获能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2)透明带反应和 卵黄膜封闭作用 两个极体
(3)血清 胚胎移植 冷冻 (4)正常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b
c
C6H12O6

③ ② ④








a

①②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光合作用强度
B

光照强度
20℃
10℃
30℃
A
光合作用强度
-
高三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光合作用速率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光合作用速率
传入神 经
传出神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