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声光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声光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3-19 21:2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动画和声音
请说说刚才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分别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产生了什么感觉?
眼睛和耳
听觉和视觉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要到达我们的耳朵需要什么条件?
声音是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如下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A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 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B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每升高1℃传播距离增加0.6米
所以声音传播速度取决于?
介质和温度
甲、乙两个同学分别站在一根很长的为居民输送生活用水的自来水管的两端,如果甲用小铁锤敲一下水管,站在另一端的乙同学将会听到多次敲击声,则听到的敲击声次数为(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B/C
如果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人要听到回声要与原声至少相差0.1秒以上才能听见,所以声源与障碍物之间至少相隔多少距离?
17米
如图所示,用声呐测量海洋某处的深度,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如果发出信号6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那么海洋被测处的深度约为(  )
A 6000
B 4500
C 3000
D 1500
B
我们刚才看到的视频动画产生的感觉是如何形成的呢?
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我们眼球,通过折光系统,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由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视觉。
1、什么是光源?
2、光的传播是怎么样的?
3、我们怎么去表示光的传播?
4、光的传播速度有多快?
5、小孔成像的原因?
6、小孔成像的特点?
7、彩虹是一种什么现象?
三棱镜
白纸屏



绿



太阳光
红外线
紫外线
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
色光决定的.
不透明物的颜色由它所反射
的色光决定
物体的颜色
如果把这花放置在暗室中,用蓝光来照射,则花和叶的颜色是怎么样的呢?用红光呢?白光呢?
光的反射
光的反 射 定 律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A
B
光路是可逆
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反射光线 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太阳光与水平面成 °角射到平静的湖面上,则反射角为 度;若太阳光垂直射向湖面,则反射角是 度,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度.
25
65
0
180
镜面反射或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漫反射
镜面反射
下图属于哪种反射 有什么区别和共同点
讨论: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大小相等,物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左右对称
如图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
B
平面镜的作用:
成像和改变光路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图中中正确的是( )
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
空气

N’
P
Q
A
O
C
N


α
γ
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
法线
光的折射光路图
说说光的折射成因和规律:
每年夏季,中小学生溺水身亡事故时有发生,对水深度的错误判断是引发溺水事故的原因之一.如图所示,产生这一判断是由于(  )
A

图中的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小明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请你确定哪架是实际飞机
.F(焦点)
u>2f 像、物异侧 f< v <2f
缩小倒立实像
在胶片上感光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2f>v>f
f像、物异侧
v>2f
放大倒立实像
在屏幕上成像
u放大、正立、虚像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下表,其中正确的(  )
A
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B
小敏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 ,光屏看作 .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光屏中心
放大
晶状体
视网膜
远离
眼球的
折光系统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视神经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
刺激
传入
兴奋
视觉
视觉的形成
你能简单介绍盲点、近视、远视吗?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光线须充足:光线要充足舒适,光线太弱
而因字体看不清就会越看越近。
营养摄取应均衡:不可偏食,应特别注意
维生素B类(胚芽米、麦片酵母)之摄取。
坐姿要端正:不可弯腰驼背,越靠近或趴着做功课易造成睫状肌紧张过度,进而造成近视。
阅读时间勿太长:无论做功课或看电视,
时间不可太长,以每三十分钟休息片刻为佳。
下面是眼球的结构简图:
(1)A是 眼的结构图 ,C是 眼的结构图
(2)远处物体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方的眼,
称近视眼,可配戴 纠正。
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C
远视
近视
前方
凹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