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3月教学质量检测数学(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3月教学质量检测数学(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3-19 22:0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命题人:陆群峰 复合人:高二数学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函数,求=( )
A B C D
2.已知复数z1=3+2i,则复数z1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内的(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x<3成立”是“x(x-3)<0成立”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若,则的值等于( )
A B C D
5.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 B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
C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 D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6. 设有一个直线回归方程为 ,则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 ( )
A. y 平均增加 1.5 个单位 B. y 平均增加 2 个单位
C. y 平均减少 1.5 个单位 D. y 平均减少 2 个单位
7.右图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一个流程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B) (C) (D)
8.设函数f(x)在定义域内可导,y=f(x)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导函数y=f (x)可能为( )
9.椭圆的两焦点为,过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若 ( http: / / www.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离心率是( )
( http: / / www. / ) ( http: / / www. / )
10. 对于R上可导的任意函数f(x),若满足(x-1)0,则必有( )
A.f(0)+f(2)2f(1) B. f(0)+f(2)2f(1)
C. f(0)+f(2)2f(1) D. f(0)+f(2)2f(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曲线在点 处的切线斜率为__________;
12.若抛物线的焦点与双曲线的右焦点重合,则实数=   .
13、抛物线y=4x2 上的点到直线y=4x-5的最近距离是 .
14.一同学在电脑中打出如下图若干个圆(○表示空心圆,●表示实心圆)
○●○○●○○○●○○○○●○○○○○●○……
问:到2012个圆中有 个实心圆。
15、一矩形铁皮的长为8cm,宽为5cm,在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制成一个无盖的小盒子,问小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时,盒子容积最大。
16.设函数f(x)=x3--2x+5.若对任意x∈[-1,2],都有f(x)>m,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7.如果函数y=f(x)的导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下列判断:
(1)函数y=f(x)在区间(-3,-)内单调递增;
(2)函数y=f(x)在区间(-,3)内单调递减;
(3)函数y=f(x)在区间(4,5)内单调递增;
(4)当x=2时,函数y=f(x)有极小值;
(5)当x=-时,函数y=f(x)有极大值.
则上述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题6分).如果z=a2+a-2+(a2-3a+2)i为纯虚数,求实数a的值。
19(本题8分)已知命题p: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等的负实数根;命题q:方程4x2+4(m-2)x+1=0无实数根.若“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求m的取值范围.
20(本题8分)已知实数a>0,函数f(x)=ax(x-2)2(x∈R)有极大值32.
(1)求实数a的值;
(2)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21(本题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C的顶点在原点,经过点A(2,2),其焦点F在轴上
(1)求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
(2)求过点F,且与直线OA垂直的直线的方程;
(3)设过点的直线交抛物线C于D、E两点,ME=2DM,记D和E两点间的距离为,求关于的表达式。
22(本题10分)已知函数,其中.
(Ⅰ)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求函数的解析式;
(Ⅱ)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Ⅲ)若对于任意的,不等式在上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场口中学2012年3月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数学答题卷(文科)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与演算步骤)
18.[解析] 如果z为纯虚数,需,………….4
解之得a=-2………………………………………………..2
(2)f(x)在(-∞,)和(2,+∞)上是增函数,在(,2)上是减函数……………………………………………………………3’
21、【解析】
…………6’
…….4’
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 0 +
↗ 极大值 ↘ ↘ 极小值 ↗
所以在,内是增函数,在,(0,)内是减函数.………………………..3’
x
y
O
图1
x
y
O
A
x
y
O
B
x
y
O
C
y
O
D
x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