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两课时课件(31+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两课时课件(31+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4 11:26:10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学写游记
第一课时
回顾本单元四篇游记
壶口瀑布——雄浑壮美
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奇绝险远
勃朗峰——威严瑰奇
丽江——纯净自然让人心生向往
“游记,这实在是一种了不起的文学体裁。”
“游记,散文的一种。主要记述旅途见闻,某地的历史沿革、现实状况、社会习尚、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快,描写生动。”
什么是游记?
题材内容广泛——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生活。
写法灵活自由——多种表达方式,多种表现手法,不同叙述视角,不同语言风格。
感染影响读者——广大读者见闻,愉悦读者心灵,通过阅读其文,感受其人,获得美的享受和情理的共鸣。
游记的文体特征
游记的“所至”“所见”“所感”
“所至”就是作者的游踪。
“所见”就是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
“所感”就是作者由所见所闻,引发的所思所想。
游记的“所至”“所见”“所感”
从结构上说,“所至”是骨骼,“所见”是血肉,“所感”是灵魂。无骨不立,无肉不丰,无魂不活,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格局。
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种就是定点观察。
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
位法。
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作的顺序。
一、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写所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杂乱。
如何写游记?
“所至”“所见”
《壶口瀑布》:作者描写了两次到壶口看瀑布的情景,略写雨季的壶口瀑布时,作者采用的是站在河岸上俯视的角度。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对枯水季的壶口瀑布的描写,采用定点换景的写法,立足点是“河心”,
先写水,后写石,视角反复转换。
“所至”“所见”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作者按行程写了两天的活动,以第一天的见闻为主,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从安营在各拉丹冬雪山脚下,到驶过冰河,最后进入冰塔林。随着立足点和观察视角的变化,作者笔下的
景物也在不断变化着,呈现
出不同的特点。第二天重返
冰河,作者“所感”也发生
着变化。
二、抓住游览重点,详写过程
写作的重点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点写下来。对于我们看到的特别好的景物,我们要进行具体地描写,突出重点。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
我们要把过程写详细、具体,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突出重点,清楚明白,如何写呢?
方法一:五觉法
通过人的感官(眼、耳、鼻、舌、手)充分接受外界信息的表达方式(光、声、嗅、味、触)对事物形成多重感知。
写景状物时,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是常用的,如果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
用良方求实效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朱自清
《春》)
触觉、嗅觉、听觉
用良方求实效
方法二:正侧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指的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
侧面描写指的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正侧结合:在描写时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正面)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侧面)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侧面)(梁衡
《壶口瀑布》)
正侧结合
方法三:虚实结合
任何文学作品,都试图通过有限的内容去表现无穷的意蕴——“象外之象”“味外之味”“言外之意”。
作品中的“实”指具体描写的看得见摸的着的景、物、人、事,是作品直接描写的具体而有限的艺术形象,它是引起欣赏者审美联想的基础与条件。
作品中的“虚”指间接提供的要经过读者想象、联想、推断才能把握的无限丰富的“言外之意”,具有审美意味。
用良方求实效
如: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实),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虚)。
(马丽华《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用良方求实效
虚实结合的写法让读者由眼前实景联想到其“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并由此认识到:这冰山、冰川其实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
方法四:动景与静景结合
“动景与静景结合”指的是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景物,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呈现事物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情状,才能使文章有曲折起伏、摇曳多姿的艺术魅力。?
(1)化静为动,把静态的东西写活。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作者写的是春山、春草、春花,本来是静态中的物,而在文章中却呈现出动态,这就是化静为动的写法。
用良方求实效
(2)动景与静景交错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动景与静景交错结合的技法,将九种相对独立的事物巧妙而又自然和谐地纳入一个画面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
用良方求实效
方法五:点面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
所谓“面”,指的是对多个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用良方求实效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到云霄里去了。(面)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着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点)(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点面结合
乐趣无穷
用良方求实效
三、略写前后,情、理、景相结合
我们在写游览记时,应把开头和结尾写得简略些。开头可以交待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
我们同启明星一起上路了。和我们一起上路的,还有那各种各样的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结尾可以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

…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周庄水韵》
借景语寄情思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中融入了作者或人物的喜怒哀乐。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灵感受。
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是一种离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一种乡情;“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伤情。如果我们能把自然之景与人物之情结合起来,写出的文章就会独具特色。
(一)运用修辞--景物有情
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睡吧,这儿准保暖和。’”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渗透其中,溢于言表。(老舍《济南的冬天》)
(二)展开想象--景物动情
如《济南的冬天》“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作者引导读者闭上眼想象,创设优美的意境,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如《白杨礼赞》首先描写白杨树平凡的外表:“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由此联想到白杨树不平凡的性格:“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进一步联想到北方抗日军民的斗争精神“……白杨树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的那种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一种精神。”
(茅盾
《白杨礼赞》

注意:
一、游记作文不要写成旅游路线图
二、针对你游览的某一地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来作文
三、必须考虑游记的顺序,空间,时间,角度
四、描写不必面面俱到,要懂得删减枝叶。
五、选着留有深刻印象的点来做发挥,其中一定要有详略。
六、要凸显出游览的意义和文章的深度。
抓特征
感官
视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味觉
形状、大小、色彩、姿态、
声响
气味
质地
冷暖
酸甜
苦辣
变化
时间
季节
天气
地貌
?
多观察
定点观察
方位
时间
逻辑
细刻画
多方法
五觉法
正侧
结合
虚实
结合
动静
结合
点面
结合
寄情思
多形式
多种修辞
联想想象
小结:景物描写方法表
写作实践
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提示:
1.选择某一处风景来写,不要贪多,不要面面俱到。
2.细致观察,具体描绘该处风景,不要泛泛而谈。
3.描写风景时要融入一些个人感受,尽可能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共17张PPT)
学写游记
第二课时
写作实践
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提示:
1.选择某一处风景来写,不要贪多,不要面面俱到。
2.细致观察,具体描绘该处风景,不要泛泛而谈。
3.描写风景时要融入一些个人感受,尽可能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学写游记
——借鉴与模仿
写作引导
游记类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如诗般的画卷,让我们在阅读中领
略了大自然的美景。那么,怎么样
才能写好这类文章呢?对于初二的
学生来说写好一篇游记,要具备以
下三个“一”:
即一条线索;一片美景;一种感情。
(一)运用多种写作文法描绘出一片美景。
(1)可以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来写景。
(2)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景
(3)可以引用诗句把景装饰得更美。
(4)可以描写人文景观,增加丰富美景
的历史文化内涵。
(5)可以引用神话传奇,使美景更奇丽
更迷人。
……
欣赏:(景物可以写得如此这般美)
湖面上悬浮着一层青纱般的薄雾,袅袅升腾。近处湖面波澜不起,平滑如镜,倒映着花红柳绿,山如墨染。时有游鱼蹿出,激起层层涟漪。远处村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犬吠,在这宁静的大山中清晰可闻。湖岸边,鸟声啁啾,清风徐来,幽静阵阵。如丝的柳枝垂入湖水。随风摇曳,露出木船船头一角。烟雨朦胧中的大自然,比平时又添了几重旖旎春色。
(摘自《春游》)
(二)、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抒发一种真切的情感。
情由景生。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抒情”。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才能打动读者,让读者欣赏美的时候,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抒情的笔调一般在文章结尾处呈现。
欣赏:(游记可以这样来抒情)----
周庄之美,在于宁静,在于质朴,在于本真。在此后的十多年里,我一次又一次来到周庄,一遍又一遍地徜徉在周庄的每一条古巷,聆听周庄之水流淌的清音。也一次又一次地感觉着周庄朋友的寻份热诚与宽厚。我牵挂着周庄。
(摘自《牵记周庄》)
“游记要做到向‘细、清、真’三条标准看齐。细心的观察,细腻的描写;清晰的层次,清新的语言;真切的感受,真实的感情。”
——郁达夫
人间仙境,九寨沟
——记九寨沟之旅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在山水,而完美的山水在九寨沟。”我和父母便利用这个暑假到了被誉为“人间仙境”,有着诗一般的魅力的九寨沟。
那天清晨,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坐上汽车出发了。一到目的地,大家就左右两边探着身子。“哇,好漂亮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海子呈现在我们眼前,流水碧绿清澈,千奇百怪的山耸立着,鲜艳的花朵雍容华贵,大家都陶醉在这湖光山色之中。
美文共赏
良久,车子停了下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墨绿的、长不见尾的“长海”,让人觉得仿佛进入了神奇的水晶宫,这里海拔3
100米,是九寨沟最大的海子。水,很清,很深,水面风平浪静,像是一面镜子,又像是一块没有尽头的、光滑的浮玉,偶尔才会泛起小小的涟漪。倒映在水中的景物一会儿扩大,一会儿缩小,千奇百怪。两岸青山把它夹得紧紧的,显得神秘而深沉!走着走着,我们面前出现一棵形状怪异的松树——“独臂”。据说在很久以前,海子里常有妖怪作恶,一位年老的勇士为了保卫家园,在与妖怪的搏斗中不幸失去了右臂。妖怪被降服了,老人却变成
了独臂。后来为了不再让妖怪入侵,他便化成了一棵松树守卫着海子。想着这传说,我不禁对这“独臂”敬佩万分。
瀑布是大自然之一绝。九寨沟是水的世界,也是瀑布王国。只见水流在宽阔的石滩上往前跃出,前蹦后跳,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飞珠溅玉,一颗颗透明晶莹的水珠,犹如一串串断了线的闪光珍珠,上上下下,争先恐后地跳跃着,可当水流经过较平缓的山石时,它们则性情大变,只是慢慢地向前淌,悄悄地从石隙中往下滴,这种刚柔并济,确实别有一番风味。这真是难得的
奇观,不禁让人想起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下午五点多钟,夕阳西下,群山辉映,我们踏上了归程。我一次又一次地回头张望,那山,那水,那
云……真想把这里的一切都永远装在自己的脑海里。
真是“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祖国的河山真是壮丽无比,大自然的威力真是奇妙无穷,令人赞叹不已。我这才真正地领悟到了大自然的真谛!
1.根据课上所学,写一篇参观鲁迅博物馆的游记。
2.写一篇人文古迹游记,要求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同时加入一些历史、文化的介绍,让文章情感浓郁,有厚重的文化感或有思考的深度。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