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天
溶解度及其应用
考向1:溶解度概念及其理解
考向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例题1】【2020重庆卷】1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
B.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
晶体的是丙
C.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8.6%
D.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
剩余5g乙未溶解
【例题2】【2020湖南湘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
(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g。
(3)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4)如图2,t1℃时,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_____(填字母序号)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有晶体析出。
A
氯化钠
B
氢氧化钠
C
硝酸铵
【例题3】【2019辽宁辽阳】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请回答。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硝酸钾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
36.0
36.6
37.3
38.4
39.8
(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3)20℃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各36g分别加入盛有100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①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
。
②若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剩余固体刚好全部溶解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若将A、B烧杯中的物质同时升温至80℃,则A、B中溶质的质量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1、【2020四川眉山】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变为不饱和溶液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将20克丙物质溶于50克水中得到70克溶液
2、【2020山西】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无固体剩余),用于缓解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之后他结合下表蔗糖的溶解度数据,归纳出以下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82
191
204
238
287
362
487
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
B.降温,糖水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C.20℃时,蔗糖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g
D.升温,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
3、【2020四川达州】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都可以是降温结晶
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在t2℃时,将a物质30g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
D.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
4、【2020福建】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KNO3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A.20℃时,100gH2O最多能溶解36.0gNaCl
B.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3.9%
C.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
D.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5、【2020云南昆明】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易溶物
B.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液的质量乙>甲
C.60℃时,将100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380g
D.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6、【2019.河北】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7、【2019山东东营】夏季,鱼虾养殖池内常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从化学角度分析,喷水的目的是( )
A.降低养殖池内水的温度
B.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氧气溶解
C.增加观赏性
D.便于太阳照射,杀灭水中的病菌
8、【2019.云南】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
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
④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8湖北咸宁】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10、【2020江西】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B
仅用降温至0℃的方法可将a点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C
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
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
12、【2020四川巴中】图中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___。
(2)在t3℃时,将120g
a物质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g。
(3)b中混有少量a,提纯b的方法是___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分别将t3℃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为__(选填一个序号)。
①a>b
②a③a=b
④均有可能
13、【2020四川广安】下表是KNO3、NaC1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KNO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NaC1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根据上表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60℃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
(2)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10℃时,将KNO3和NaC1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到3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前者________后者(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20℃时,15gNaCl加入到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14、【2019贵州安顺】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将A、B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升温到50℃时,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图3所示。(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20℃到50℃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
(填“A”或“B”)的溶液。
②图1中能表示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填“甲”或“乙”)。
③图1中P点的含义
。
④图3中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精确到0.1%)
15、【2020甘肃天水】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时,将30克A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
(3)t1℃时,取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固体溶解后,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将50℃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A=B
C.降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M点表示3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
C.若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
D.若将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3、如图为硝酸钾、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的方法。
(3)比较在4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___________氯化钠(填“>”“=”“<”)。
命题方向
经典聚焦
考前模拟
P
0
20
50温度/℃
溶解度/g
60
25
甲
乙
图1
20℃
50℃
图2
图3
A
B
A
B
eq
\o(——→,\s\up7(升温))
考题预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天
溶解度及其应用
考向1:溶解度概念及其理解
考向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例题1】【2020重庆卷】1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
B.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
晶体的是丙
C.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8.6%
D.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
剩余5g乙未溶解
【答案】C
【解析】A选项由图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正确;B选项丙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晶体的是丙,正确;C选项t1℃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但溶质量没有增加,所以t2℃时溶质质量分数仍为20%,错误;D选项t3℃时乙的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里能溶解30g,那么50g水里只能溶解15g,加入20g乙物质,充分搅拌后剩余5g乙未溶解,正确。所以答案选C。
【方法技巧】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2】【2020湖南湘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
(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g。
(3)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4)如图2,t1℃时,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_____(填字母序号)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有晶体析出。
A
氯化钠
B
氢氧化钠
C
硝酸铵
【答案】(1).丙;(2).60;(3).乙>甲>丙;(4).C
【解析】
(1)根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丙。
(2)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3)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t2℃时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t1℃时,溶解度关系为:丙>乙>甲,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析出晶体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此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小于乙,故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4)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t1℃时,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有晶体析出,因为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而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均不符合题意;故填:C。
【方法技巧】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3】【2019辽宁辽阳】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请回答。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硝酸钾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
36.0
36.6
37.3
38.4
39.8
(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3)20℃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各36g分别加入盛有100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①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
。
②若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剩余固体刚好全部溶解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若将A、B烧杯中的物质同时升温至80℃,则A、B中溶质的质量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答案】(1)110;(2)降温结晶;(3)①硝酸钾;②不变;③一定。
【解析】(1)通过分析表格可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
(2)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则提纯硝酸钾可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3)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取KNO3、NaCl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20℃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20℃时有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硝酸钾,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氯化钠;
②若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剩余固体刚好全部溶解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③若将A、B烧杯中的物质同时升温至80℃,物质全部溶解,则A、B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方法技巧】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变方法,以及物质的溶解和结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2020四川眉山】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变为不饱和溶液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将20克丙物质溶于50克水中得到70克溶液
【答案】B
【解析】A、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t1℃时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仍然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选项正确;
C、甲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选项错误;
D、t1℃时丙溶解度是30g,将20g丙物质溶于5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15g,得到65g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
2、【2020山西】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无固体剩余),用于缓解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之后他结合下表蔗糖的溶解度数据,归纳出以下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82
191
204
238
287
362
487
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
B.降温,糖水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C.20℃时,蔗糖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g
D.升温,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D
【解析】A、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配制的蔗糖溶液上下层一样甜,不符合题意;
B、由表中数据可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溶质析出,但是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有溶质析出,不符合题意;
C、2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204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4g蔗糖,当溶剂质量为100g时,该温度下,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g,如果溶剂质量不是100g,则饱和溶液质量不是304g,不符合题意;
D、由表中数据可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升温后,蔗糖的溶解度增加,不会有溶质析出,溶质、溶剂质量不变,蔗糖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0四川达州】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都可以是降温结晶
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在t2℃时,将a物质30g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
D.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
【答案】D
【解析】由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A、a物质的溶解度均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使a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是降温结晶,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使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或升温结晶,故A不正确;
B、由于没有确定溶液状态是否饱和,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B不正确;
C、在t2℃时,a物质溶解度为50g,将a物质30g加入50g水中,最多溶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则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故C不正确;
D、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a>b>c,则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故D正确。故选D。
4、【2020福建】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KNO3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A.20℃时,100gH2O最多能溶解36.0gNaCl
B.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3.9%
C.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
D.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A、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g,固体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因此20℃时,100gH2O中最多能溶解36.0gNaCl,选项A正确;
B、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则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小于63.9%,选项B正确;
C、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且海水中氯化钠的浓度较低,从海水中获取食盐应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即海水晒盐),用冷却海水的方法不能获取大量食盐,选项C错误;
D、从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C。
5、【2020云南昆明】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易溶物
B.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液的质量乙>甲
C.60℃时,将100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380g
D.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20℃时,甲的溶解度是5g,属于可溶物,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60℃时,溶解度:甲>乙,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故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40℃时,溶解度:甲=乙,故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溶质质量:甲=乙,故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溶液的质量:乙>甲,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60℃时,乙的溶解度是25g,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将100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加水的质量为x,则100g×20%=(100g+x)5%,x=300g,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甲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受温度影响较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19.河北】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答案】B
【解析】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错误,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加入了溶剂,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因为乙中的溶质不再溶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2019山东东营】夏季,鱼虾养殖池内常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从化学角度分析,喷水的目的是( )
A.降低养殖池内水的温度
B.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氧气溶解
C.增加观赏性
D.便于太阳照射,杀灭水中的病菌
【答案】B
【解析】A、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溶于水的氧气量增加,而不是降低养殖池内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
B、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溶于水的氧气量增加,故选项正确。
C、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不是增加观赏性,故选项错误。
D、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不是便于太阳照射、杀灭水中的病菌,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2019.云南】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
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
④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小于40℃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错误;
②小于40℃时或大于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升个时,溶解度都会减少,所以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故正确;
③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6g,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为:125g×20%=25g,加入15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故正确;
④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故正确。
故选:D。
9、【2018湖北咸宁】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答案】B
【解析】A、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上层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
B、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①中没有固体剩余,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故B错误;
C、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①中的固体全部溶解,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①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故C正确;
D、t2℃时,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故D正确。
故选B。
10、【2020江西】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B
仅用降温至0℃的方法可将a点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C
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
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
【答案】(1).
C
(2).
降温结晶
【解析】A、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A错。
B、甲在a点溶质质量,小于0℃甲溶解度,仅用降温至0℃的方法不可将a点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B错。
C、t2℃时,甲溶解度大于乙溶解度,故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大于乙,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甲大于乙,溶剂质量甲<乙,正确。
D、甲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大,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
故填:C;降温结晶。
12、【2020四川巴中】图中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___。
(2)在t3℃时,将120g
a物质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g。
(3)b中混有少量a,提纯b的方法是___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分别将t3℃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为__(选填一个序号)。
①a>b
②a③a=b
④均有可能
【答案】(1).t1℃时,a、c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20g;(2).300;(3).降温结晶;(4).④
【解析】(1)t1℃时,a、c物质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t1,20),此时它们溶解度相等,故P点的含义:t1℃时,a、c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2)在t3℃时,a的溶解度为50g,2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00g物质a,将120g
a物质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00g+200g=300g。
(3)a、b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且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中混有少量a,提纯b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4)t3℃时a、b的溶解度关系为a>b,t2℃时a、b溶解度相等,但是a、b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并不知道,故将t3℃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无法确定。故填:①。
13、【2020四川广安】下表是KNO3、NaC1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KNO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NaC1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根据上表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60℃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
(2)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10℃时,将KNO3和NaC1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到3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前者________后者(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20℃时,15gNaCl加入到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答案】(1).110g;(2).KNO3;(3).小于;(4).54.4g
【解析】(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
(2)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9g,9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2g;10℃时,NaC1的溶解度为35.8g,90℃时,NaC1的溶解度为39g;可知,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越大。10℃时,将KNO3的溶解度小于NaC1,则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NaC1;升高温度到30℃,KNO3和NaC1的溶解度都增大,但溶质、溶剂质量并没有改变,二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则3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小于NaC1;
(4)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表示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g硝酸钾,则40g水中可以溶解NaCl的质量为:,因此15gNaCl加入到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4g+40g=54.4g。
14、【2019贵州安顺】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将A、B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升温到50℃时,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图3所示。(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20℃到50℃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
(填“A”或“B”)的溶液。
②图1中能表示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填“甲”或“乙”)。
③图1中P点的含义
。
④图3中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精确到0.1%)
【答案】①B;②甲;③20℃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④33.3%。
【解答】20℃时,将A、B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升温到50℃时,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图3所示,
B物质的固体增大,A物质的固体减少,所以甲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乙是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从20℃到50℃的变化过程中,B烧杯底部一直有固体剩余,所以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B的溶液;
②图1中能表示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甲;
③图1中P点的含义是:20℃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15、【2020甘肃天水】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时,将30克A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
(3)t1℃时,取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固体溶解后,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答案】
(1).
2:5
(2).
降温结晶
(3).
A【解析】(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
g,即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40克A物质,将30
gA物质放入50
g水中,最多可溶解20克A物质,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0g:50g=2:5。
(2)
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
(3)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也相等,取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固体溶解,硝酸铵溶解吸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出现降温结晶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使得饱和溶液变为了不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将50℃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A=B
C.降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M点表示3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答案】D
【解析】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B、将50℃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C,C>A=B错误;故选项错误;
C、降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错误,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选项错误;
D、M点表示3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正确,因为M是交点;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
C.若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
D.若将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解析】A、烧杯①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剩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①的底部有没有固体剩余,②的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t1℃时,①的溶解度大于②的溶解度,所以烧杯①的溶液是氯化钾溶液,故B错误;
C、t2℃时,烧杯②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时烧杯①物质的溶解度,烧杯①中的物质在t1℃时完全溶解,烧杯②中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②中的物质全部溶解,故C错误;
D、t2℃时,烧杯②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时烧杯①物质的溶解度,烧杯①中的物质在t1℃时完全溶解,所以在t2℃时,两烧杯中的物质全部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3、如图为硝酸钾、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的方法。
(3)比较在4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___________氯化钠(填“>”“=”“<”)。
【答案】
(1).
30
(2).
降低
(3).
>
【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3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的方法把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将4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3)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二者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硝酸钾>氯化钠。
命题方向
经典聚焦
考前模拟
P
0
20
50温度/℃
溶解度/g
60
25
甲
乙
图1
20℃
50℃
图2
图3
A
B
A
B
eq
\o(——→,\s\up7(升温))
考题预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