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改革开放 说课稿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五部分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地位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讲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第9课 改革开放》是本单元的第2课,本课教学内容在这一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伟大的实践来自于伟大的决策;伟大的理论来自于伟大的实践;伟大的理论反过来指导伟大的实践。因此,改革开放这节课在本单元教学内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通过近两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初步具备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我所在的学校,城市学生比较多,他们对农村改革应该没有多少了解,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离他们也比较遥远,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不会太多,但他们的地理知识应该比较丰富,对于对外开放的内容应该有一些知识储备。鉴于此,在教学中,我抓住他们思维比较活跃,爱发表见解,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等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语言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相关资料,预设一些问题,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本课在整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这一课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2)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3)知道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通过材料的运用,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材料分析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体会我国在全面地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同样经历了艰辛探索;
(3)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依据:因为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将此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依据:因为这个知识点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初二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因此将这个内容作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方法
(一)教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情境创设,采用讲述法、提问法、讨论法,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主导作用,使每个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二)学法
依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采用合作学习、运用地图记忆、问题探究等方法,利用文字、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提高学生动脑、动口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教学过程
本课共三个子目且在课程标准中都有要求,因此都被列为了教学重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我把三个子目中的第三目对外开放列为了重中之重;在本课的结构上我也作了大胆的调整,将列在最后的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一目调整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之后,因为这两个子目均属于对内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样衔接更好。
(一)新课导入
展示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品牌的商标,提问:这是哪些企业品牌?
学生回答:可口可乐、汇源果汁、肯德基、中国石油等。
教师总结:这些企业都是现在中国的一些著名企业,他们生产的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这些企业品牌类型却不尽相同,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还有国外品牌。为什么这么多类型的企业在我国都能发展这么好?这与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一项重要决策——改革开放有关。下面就由我和大家一起,通过一个村庄、一个企业、一座城市去了解改革开放,感受改革开放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图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骤然活跃,学生踊跃回答问题,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的情境。
(二)新课教学
一、小岗——农村改革的创举
1、小岗村改革前的情况
展示改革前安徽凤阳的一段花鼓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设问:从这段材料来看,凤阳小岗村当时的生产情况如何?(贫穷。)
设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展示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设问:这段顺口溜反映出实质问题是什么?(人民公社制度打击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和对话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小岗村如何进行改革
展示我国第一份包田到户的契约内容:
设问:从契约中看,小岗村这个生产队的农民准备怎么做?
学生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分田到户。
设问:请你从这份协议中,分析农民的责任、利益。
教师明确:分田到户就是大包干,也就是后来推广到全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和设问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改革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具体是怎么回事。
3、小岗村改革取得了什么成果?
通过小岗村改革前后对比的表格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实行包产到户的效果。通过江苏省江阴县的数据变化柱状图加深印象。
教师指出由于小岗村改革取得的成就,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到全国,解决了中国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岗村和江苏省江阴县改革前后数据的变化直观感受农村改革的效果,认识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正确性。
提问:农民在温饱问题解决后想致富,如何致富?
引导学生想乡镇企业的方向思考和回答。展示我国著名的乡镇企业。
过渡:(多媒体展示一些国内知名企业品牌)除了这些知名的乡镇企业外,我想这些企业品牌大家应该也很熟悉。这些都是现在在中国发展得比较好的企业,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它们的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那它们后来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发展得呢?我们今天以海尔为例了解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
二、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
1、海尔集团改革前的情况
通过两段材料展示当时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材料略)
设问:当时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职工吃大锅饭,没有生产积极。
设计意图:通过两段文字材料设问,让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论从史出,从而使历史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形成学生内在的品质,实现了历史课学习的常态化。
2、如何改革
引导学生针对已知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改革措施
(1)政企分开,给企业生产自主权;
(2)分配制度多样化;
(3)所有制。
教师总结:这是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1992年在十四大上又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是根据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性。
3、改革效果如何
教师展示: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11年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的大型家电第一品牌。2011年海尔在全球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为7.8%,第三次蝉联全球第一。
设计意图:通过海尔集团改革前后的比较,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效果和成就。
过渡:海尔集团是城市改革的典型,也是青岛发展的典型,但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有些城市它本身就能成为一个典型、一个窗口。给大家一段材料,请你们来猜猜这说的是哪座城市。
三、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
展示材料:“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颁奖词
学生回答:深圳。
深圳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深圳是第一批被划为经济特区的城市。经济特区其实“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也就是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特别优惠的政策,以吸引外资。
提问:和深圳一起被划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几个地方?
学生回答:珠海、汕头、厦门。
教师展示对外开放示意图,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说出改革开放过程中划出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课文读图,明确中国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中: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提高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提问:从经济特区开始,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经历怎样的变化过程?
学生回答: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提问:根据示意图总结我国的对外开放过程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小组讨论: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开埠通商有没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历史,实现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延伸,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说明问题的能力。
在完成课文内容的学习后,用课堂问答的方式总结全课知识,以提纲形式展示,便于学生掌握。
过渡:我们这节课通过一个村庄、一个企业、一座城市对我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了解。那么改革开放给我们身边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让我们通过我们的家乡——南京的发展变化去感受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吧。
(三)课堂小结:从南京的变化感受改革开放
播放一段图文结合的幻灯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通过南京的发展直观感受改革开放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对这一课的主题——改革精神进行升华。
(四)作业布置
1、课堂练习
3道选择题,1道材料题,巩固这一课的教学重点。
设计意图:这样做是根据教育学中的巩固性原则,通过探究作业强化学生的认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同时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2、课外作业
探究性作业:请你以一个改革开放者的身份收集身边农村或城市改革开放的资料,提出你认为还可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
设计意图:将课内的学习延续至课外,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又有利于提高学生通过历史联系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本课我通过PPT设计提纲式板书,利用黑板书写副板书,伴随教学进度呈现。这样既使知识结构比较清晰,又有利于学生学习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
提纲式板书设计如下: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二、开放: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五、教学反思
以上就是我对《改革开放》一课的说课设计。在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和深刻领会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我结合人教版教材灵活、内容丰富的特点,把握学生兴趣所在,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通过情景设置等方法,把学生活动和教材知识融为一体,力图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这一课的教学成为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一课,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契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当然,由于改革开放涉及面广,知识点多,进程复杂,加之本人水平有限,因此在讲述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