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一个月精选冲刺试题 古诗突破难点之诗歌中人物形象专题训练(客观题+主观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一个月精选冲刺试题 古诗突破难点之诗歌中人物形象专题训练(客观题+主观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4 12:5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古诗突破难点之诗歌中人物形象专题训练(客观题+主观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从军行七首(选二)
王昌龄
其三
关城①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②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③,莫教兵士哭龙荒④。
其六
胡瓶⑤落膊紫薄汗⑥,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③掩尘骨:安葬(战死沙场的将士的)尸骨。④龙荒:荒原。⑤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⑥紫薄汗:骏马名。这里指将军的坐骑。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二句点明地点和时令,“日暮云沙”表现出边塞的荒凉。
B.
“胡瓶落膊紫薄汗”一句,写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有异域色彩,刻画传神。
C.
“碎叶城西秋月团”一句,承上描写边塞之景,写秋月的广阔清寒,给将军的出场提供了背景。
D.
两首边塞诗情景交融,意境开阔,人物形象鲜明,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担忧。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准确把握诗歌词句含义和诗歌内容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进行综合分析。
【解答】
D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担忧,错。后一首诗歌反应了作者对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和自豪的心理。故选D。
阅读下面这首元代散曲,完成下列问题        
中吕·朝天子·邸万户席上(节选)  
 刘时中
柳营,月明,听传过将军令。高楼鼓角戒严更,卧护得边声静。横槊吟情,投壶歌兴,有前人旧典型。战争,惯经,草木也知名姓。
【注释】万户:元代三品世袭军职。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柳营,即汉将周亚夫屯军的细柳营,此处用典,意在赞扬邸万户治军严明。
B.
月明,月光明亮皎洁,此处写景,用月色之美衬托邸万户军营的庄严肃穆。
C.
横槊,用曹操“横槊赋诗”的典故,以赞美邸万户有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
D.
投壶,古时一种游戏,投物入壶,以投中多少定输赢,此处不一定是实指。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一般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C“以赞美邸万户有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错,用典是为了赞美邸万户身为武将却有文人的情怀。
???????故选C。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①(节选)
韩愈
球②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
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③驰。
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
发难得巧意气粗,欢声四合壮士呼。
【注释】
①汴泗交流:指徐州,诗人此时在张仆射手下做幕僚。
②球:马球,古代的一种体育比赛。
③神珠:马球。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红牛缨绂黄金羁”句描写了群马装饰着用牛毛做成的红色马缨,马的笼头是用黄金做成的,侧面体现了马的威武。
B.
诗的第三联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打马球的两支队伍的表现,一支队伍悠闲自在,另一支队伍则神态紧张。
C.
“发难得巧意气粗”意在描写张仆射在打马球的竞争中技艺超群,在艰难的情况下依旧发挥出高超的技艺。
D.
尾联最后一句通过描写观赛士卒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声来突出张仆射的击球本领,紧扣题目。
【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解答】
B“两支队伍的表现,一支队伍悠闲自在,另一支队伍则神态紧张”错误。“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意谓选手们在抢球时一会儿跑远分散,看上去很悠闲的样子;一会儿迅疾聚集,动作轻捷,情势变化多端。故B错误。
???????故选B。
送邹明府①游灵武②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②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颈联一“藏”字运用拟人手法,包含了雪大、路艰、人稀多种意蕴。
B.
诗人以雪藏行径、风透卧衣的描写暗示邹明府前程艰难、仕途终结。
C.
尾联写诗人想象邹明府到达灵武之后的生活场景,与前文形成照应。
D.
全诗语言质朴,没有一句正面描写,却塑造了一个高洁的清官形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解答】
B“暗示邹明府前程艰难、仕途终结”错误,颈联说,如今他冒着边关风雪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前程的艰险。大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
???????故选B。
寄孟宾于
(宋)李昉
初携书剑别湘潭,金榜标名第十三。
昔日声名喧洛下,近来诗价满江南。
长为邑令情终屈,纵处曹郎志未甘。
莫学冯唐便休去,明君晚事未为惭。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宾于一腔热血告别家乡,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考中第十三名,文才出众。
B.
孟宾于过去声名日渐凋落,但近来诗作却能名扬江南,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
颈联中诗人认为孟宾于才干过人,即使官任曹郎内心也会感觉志向未能实现。
D.
诗人劝慰孟宾于不要学冯唐因年老离去,侍奉明君即使年纪再大也不用惭愧。
【答案】B
【解析】略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从军行七首(选二)
王昌龄
其三
关城①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②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③,莫教兵士哭龙荒④。
其六
胡瓶⑤落膊紫薄汗⑥,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③掩尘骨:安葬(战死沙场的将士的)尸骨。④龙荒:荒原。⑤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⑥紫薄汗:骏马名。这里指将军的坐骑。
这两首诗塑造的将军形象有什么异同?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同:都塑造了率领士兵英勇无畏作战、杀敌报国的将军形象。
异:其三“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写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骨运回安葬,表现了将军对士卒的爱护与同情;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表现了将军的战时装束和勇武雄姿。“辞君一夜取楼兰”表现了将军率兵奔赴边关杀敌的神速和气势。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①注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刻画;②注意环境描写(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人物的烘托作用;③注意前后的对比烘托;④注意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本题中,这两首诗塑造的将军形象都是英勇无畏、杀敌报国。不同处结合关键语句“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胡瓶落膊紫薄汗”“辞君一夜取楼兰”分析即可。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
岑 参
风暖日墩墩,黄鹂飞近村。
花明潘子①县,柳暗陶公门。
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
南桥车马客,何事苦喧喧。
【注】①潘子,指潘岳。潘岳为河阳令,树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
概括诗中陶处士的形象特征,并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情趣高雅。“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描写出陶处士居所的优美环境,衬托出主人的雅趣和闲情;②闲适洒脱。“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写出陶处士服药养生、持竿垂钓的自得其乐的生活情形;③与世无争(淡泊名利)。与“南桥车马客”往来奔走相对比,写出他远离尘嚣的安宁心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把握诗歌内容,步骤如下:A.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身份、品质);B.结合诗句,全面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找准典型诗句,用自己的语言再现);C.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作者的意图、情感等)。本题中,诗中陶处士情趣高雅、闲适洒脱、与世无争。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
送邹明府①游灵武②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②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诗中哪些地方能够看出邹明府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的高洁品格?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瘦衣单,宝剑偿债,唯载书归,这些都表明邹明府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的高洁品格。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诗歌的形象中的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分析形象特点方法有①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②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③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④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翻译: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现在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衣衫单薄,难御寒风。此去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送邹明府游灵武》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联刻画作者友人邹明府的形象,后两联是作者对友人往后生活的想象,着重刻画邹明府清正廉洁的形象特点。此诗前两联刻画作者友人邹明府的形象。首联说,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说明人没有贪污腐败,非常清廉。颔联是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目的是为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这说明了他的志向。后两联是作者的推测与想象。颈联说,如今他冒着边关风雪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前程的艰险。大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尾联是说,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晓的号角声,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这也是为了说明他深居简出,向往宁静,清远脱俗。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