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感受苗族音乐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赏析《苗岭的早晨》旋律节奏,曲式结构。
2. 技能:感知音乐形象,理解音乐内涵,创编苗族律动,提高音乐审美及想象力。
3. 情感:发展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扩大文化视野。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感知音乐形象,理解音乐内涵。
难点:赏析《苗岭的早晨》旋律节奏,曲式结构,创编苗族律动。
教学方法
欣赏法、演示法、情境法、问答法、律动法
教学准备
1. 经验准备:学生对少数民族有一定认知,能对旋律节奏进行基本的描述。
2. 物质准备:小提琴《苗岭的早晨》ABA’分段音乐、口笛《苗岭的早晨》、多媒体课件、蓝红蓝颜色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音乐《爱我中华》进场,自我介绍,学生猜测所穿服装的民族。
2. 舞蹈展示:藏舞、蒙古舞、维吾尔族舞,请学生说出对应的民族。
二、全曲欣赏《苗岭的早晨》
1. 指导:有这样一个民族:阿哥笛啸千峰雾,小妹歌吟万壑烟,缕缕清风拂笑脸,芦笙月夜最缠绵。猜猜看是哪个民族。
2. 提问:这首音乐的旋律怎么样?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带着疑问欣赏《苗岭的早晨》小提琴版全曲,完整感受音乐。
三、音乐赏析《苗岭的早晨》A段
1. 介绍苗族,伴随《苗岭的早晨》A段音乐观看苗岭风土人情。
指导:苗族是一个很古老的民族,传承至今有近千万人口,大多分布在中国贵州、湖南、云南等地区,现在让我们伴着《苗岭的早晨》第一段的音乐走进苗族。
播放课件展示苗族房屋、服饰、艺术品及苗岭并同时进行讲解。
2. 展示课题
提问:是苗岭的早晨中午还是晚上?
板书课题
3. 想象《苗岭的早晨》A段情景
播放音乐,提问:苗岭的早晨里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播放音乐,学生随乐自由想象表现。
指导:太阳刚刚升起,苗岭的小溪轻轻的流,风儿吹开云雾,小动物们起床了。
四、音乐律动《苗岭的早晨》B段
1. 指导:太阳越升越高、越来越亮后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第二段。
播放《苗岭的早晨》B段音乐,对比A段。
提问:这一段音乐和之前那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他们可能在做什么?
2. 观赏图片,请学生上台模仿并鼓励。
3. 图谱记录,划分小片段。
指导:刚刚我们创编了几种动作,来配上我们的音乐一起来动一动,可什么时候做什么动作呢,我把它画下来请你们仔细看。
指导:第三个小片段有一个问号,你们知道和那个片段比较像吗?请上来画一画。
4. 集体律动
请你们给每一个小片段安上一种动作,我们一起来跳一跳
评价:你们的小身体可真灵活,你们就是小小音乐家。
五、结构分析《苗岭的早晨》A’段及全曲
1. 播放《苗岭的早晨》A’段音乐
提问:跳累了我们休息一下来听听第三段吧,在听的时候请你思考一下这一段的情绪怎么样,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 颜色代表情绪分析曲式结构
你们知道吗科学研究不同的颜色能让人产生不一样的情绪,红色:热烈、喜悦;绿色:健康、安全;蓝色:安静、柔和;白色:朴素、纯洁。你们认为这一段应该用什么颜色比较适合呢?那之前的两段呢?
如果第一段我用A表示,第二段和第三段怎么表示呢?板书ABA’。
指导:这样在一首乐曲中,有一个主题至少出现两次,在它的前后有与之形成对比的‘插部’,这样的曲式称为回旋曲式。
3. 乐器展现,感受不同版本的《苗岭的早晨》全曲。
指导:刚才这首《苗岭的早晨》是用小提琴创作的,另一种乐器是口笛,口笛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它的声音非常特别,我这里还有一首旋律一模一样但是用民族乐器口笛吹的《苗岭的早晨》,想不想听听看?
提问:边听边请你们小声和同学讨论,今天我们听的《苗岭的早晨》有什么特点,看看哪组同学找到的特点多。
六、总结延伸
1. 回忆本地美丽风景。
提问:苗岭美吗?其实我们资兴也有很美的景色,你知道在哪里吗?
2. 总结结束。
指导:白廊的桃花时节、雾漫的小东江、回龙山的日出日落,这些都是非常美好的风景,只要你细细观察、认真聆听、用心感受并保护它们,美好的事物会一直在我们身边。
板书设计
苗岭的早晨
慢快慢 ABA’ 回旋曲式
附录
吊脚楼,多依山靠河,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苗族服饰多姿多彩,是当今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服饰之一,_???_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苗银并非纯银,其它主要成分是铜,但是手工制作,图案精美,富有寓意,是苗族地区的重要首饰品和嫁妆。
蜡染,少数民族的一种手工艺,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蜡自然龟裂,呈现特殊“_??°???_”的图案。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制作服饰清新悦目。
以上全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欣赏《苗岭的早晨》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苗岭的早晨》选自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民族文化为主线,以音乐欣赏为基点,贯穿基本乐理、音乐史、民族乐器等多个系统知识,加强歌唱、韵律的综合与渗透,培养学生音乐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苗岭的早晨》是一首小提琴曲,反映的是苗家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在听赏中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爱动,想象力丰富等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主题,去欣赏、感受、体验、表现音乐。
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处于农村学校,学生的音乐基础相对薄弱,在教授这节课的时候,首先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欣赏过程中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认知规律适当的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以欣赏课课标要求为准,我对这节课做了以下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抓住音乐欣赏课“让学生充分聆听”的特点,不告之作品名称,让学生先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的情绪、特点,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音乐,展开想象。从美丽景色、优美旋律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的氛围,接着通过苗族风光、风土人情课件欣赏的形式进入了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吸引着学生注意力,从中感受学习音乐的主旋律。第二乐章音乐我采用了舞蹈律动,将第二乐章通过图谱划分为5个小乐段,让学生思考第二乐章主题旋律,并为每一个乐段自由发挥创造动作,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课堂推入高潮。聆听第三乐章时,我趁着学生学习情绪兴奋,继续播放苗岭风景,采取视听结合体验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音乐主旋律的印象,把学生的情绪调动,并利用对比分析出全曲的结构。最后,再次聆听口笛版全曲,给学生以整体美的感受,当学生完全沉浸在欢快的音乐时,联系实际,找寻身边的美好,体验自然的魅力,实现本节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提高音乐审美,扩大文化视野。
教学体会
在这节音乐欣赏教学课中,我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和见解,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散,并且不去刻意的指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我认为本节课还是达到了实现音乐教学的“自主、探究、交流”的生动过程,实现了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过程。
本节课,我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音乐教学活动当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掘现有教材,以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多寻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点,以激发学生的情趣。同时我还根据学生的自身提点和认知规律适当的更新和补充教材内容,在欣赏这首乐曲时,让学生反复的听、多次的听、有分析的听,借助倾听来感受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亲切的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通过在听和拓展延伸的活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了解弥足音乐的兴趣。
由于资兴市小学课堂开放日活动是在市二完小举行,而我是在农村学校任教,对城区学校的学生实际欣赏水平了解的不够彻底。在上课之中,作为教师的我对学生要求有点过高了,在课堂教学中某些环节的实施不够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做为音乐教师,我还要全面了解学生,多激励学生,肯定其进步,鼓励学生大胆的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来,使每位学生均能成功的品味作品情感,从中获得乐趣,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努力塑造美的心理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