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员采茶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目标: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出采茶时的愉快心情。
通过对歌曲的聆听和老师的教唱环节使学生学会演唱这首歌曲。
通过学习这首歌,体会劳动给人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出采茶时的愉快心情。
掌握大附点、小附点、大切分节奏型
教材分析:
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题材,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十人的集体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
《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了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旋律流畅,具有江南音乐的特点。
第一乐段为典型的起、乘、转、合四个乐句。第一乐句开始的五度大跳的旋律,一下子把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情绪展现在我们面前。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节奏模仿。第三乐句分成两个小的分句。节奏发生了变化,附点音符和八分休止附的运用,为歌曲增添了欢快的情绪。第四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虽然最后一个音结束在主音上,但由于只结束在一个八分音符的短音上,并没有使人感到结束,而另一个八分休止附则为进入第二乐段做了呼吸的准备。
第二乐段连续用了八个XX的节奏,沿用了歌曲开始的音乐动机66
33旋律活泼、跳跃,配以“采蚴”的衬词,形象地表现了少先队员的动作和欢快的心情。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旋律既有变化又保持了整个歌曲的统一。最后两小节中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别具特色,声断气连,寄托了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感情。
教具准备:
电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在开始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弹唱一首歌曲,同学们仔细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师弹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师问:刚才老师唱的这首歌是一首唱什么内容的歌曲呀?谁来回答?
生答:采茶
师问:同学们见过采茶的场景吗?
生答:没有
师:那接下来就跟着老师一起参观一下采茶的场景吧。
通过刚才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已经对采茶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我们的采茶之旅吧。
同学们打开课本第八页(板书课题),同学们齐读课题。
观察歌曲谱子,指生回答问题:
(1)、这首歌是一首什么拍子的歌曲?(四二拍)
(2)、这首歌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愉快、欢快的)
(3)、这首歌应该用什么速度来演唱?(中速稍快)
二、歌曲学唱
通过问答使同学们明确这是一首两段体的歌曲。
学唱第一乐段
采用唱谱和“la”音模唱的方法分乐句学唱旋律。(学习过程中,注意指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发音习惯。)
带入歌词,分乐句学唱。(注意学生音准及发音。)
讲解难点节奏型:X.
X
、X
.X
、X
O
、X
X
X
(四个难点节奏型,采用拍手打拍子的方法使同学们初步掌握。大附点、小附点对比学习;两个八分空后半拍的发音要短促,时值只有半拍;大切分采用拍手练习的方法多练习几遍。)
教师弹琴领唱歌曲第一段歌词,注意演唱的连贯性。(相机指导学生发音及音准)
(二)学唱第二乐段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试唱第二段歌词。
教师伴奏领唱歌曲第二乐段,同学们学唱。
(三)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伴奏,同学们完整演唱歌曲。(相机指导学生发音及音准)
分乐句男女生茶园对唱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做音乐律动,表现歌曲。
教师伴奏,同学们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四)结语:
今天我们学唱了这首《少先队员采茶歌》,同学们都唱的非常好,希望同学们在课下时间能把这首歌唱给你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听。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课就先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少先队员采茶歌
X.
X
、大附点
X
.X
、小附点
X
O
、两个八分音符空后半拍
X
X
X
、大切分
教后反思:
《少先队员采茶歌》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节唱歌课,现对这节课进行教后反思:
1、在教学设计方面,我应该给学生独唱展示的机会,并指导学生的站姿、发声、音准等,以点带面,对所有学生的演唱起到指导作用。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难点节奏型的掌握还不够准确,在今后教学中应改进方法,重点指导。
3、歌曲旋律轻快活泼,学生的学唱积极性高,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