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 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 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5 11:0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好玩
第1课时 上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记录、讨论一周上学时间的实践活动,感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时间的知识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记录时间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记录、讨论一周上学时间的实践活动中,了解一些初步记录数据的方法,初步体验数据的随机性,并进一步理解与时间相关的内容。
3.结合上学时间的现实情境,发展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经验,并初步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和反思意识。
【教学重点】
加深对经过时间的理解,掌握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
养成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会看钟表吗?钟面上有几根针呢?分别叫什么?
  你知道“秒针”走一小格、走一大格、走一圈的时间各是多少吗?“分针”“时针”呢?
二、新课学习
  1.PPT课件出示情境图。
  淘气几点离开家,几点到校?
  同桌交流汇报。
  2.淘气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同桌讨论如何解决。
  (3)学生独立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师小结:
  淘气7:30出门,我们把这个时间叫做“开始时间”,7:50到校,这个时间叫做“结束时间”,在路上走了多长时间,这个时间叫做“经过时间”。要算出经过时间,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也可以用“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求出结果。
  3.PPT课件出示“活动任务”。
  (1)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同桌互相说一说。
  (2)怎样记录每天在上学路上用的时间?
  (3)说一说,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4.完成“上学时间记录表”。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三、巩固练习
  PPT课件出示“想一想”。
  独立完成制作一张上学路上的时间记录表,并汇报展示。
四、自我评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表现得怎么样?
  完成“自我评价表”。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上学时间
数格子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学生学习热情高,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生活化、活动化和情感化,体现了学生较高的参与率,体现了学生能学习、会学习,体现了探索创新,体现了课改新理念。
  [不足之处] 有的学生在记录时错误率很高,特别是差生,缺失了方法会无从下手,尤其是碰到分段计算经过时间会更有困难。同时,有的学生在计算经过的时间时,没有掌握好方法,对于一个时间段的开始与结束没有弄清楚,使得无法计算。以上情况影响了课程的进程与教学效果。
  [再教设计]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课前分好工,以强带弱,既可以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也能让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添学习自信心。
第2课时 “重复”的奥妙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
2.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初步发展概括能力,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
3.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感受规律,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规律。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相同的规律。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有一个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它就是蒙古族。蒙古族有一个传统的节日——那达慕节。(PPT课件出示主题图)
  瞧,一年一度的节日又到了,小朋友们正载歌载舞,多高兴呀!
  仔细观察图画,画面上有什么内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表示规律
  (一)语言描述规律。
  师:再看看,你发现了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二)表示规律。
  1.表示灯笼的排列规律。
  (1)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把这些规律表示出来吗?
  我们先来表示灯笼的排列规律,在手中的白纸上写一写,画一画。
  (2)生独立思考,表示灯笼的排列规律。
  教师巡视,发现有代表性的表示方式。
  (3)展示交流。
  依次展示学生代表作品。教师适机板书“文字”“图形”“符号”“数字”等。如果学生表示方法单一,教师利用PPT课件演示其他表示方法。
  (4)启发思考。
  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表示方法,你觉得这些表示方法怎么样?
  小结:老师也觉得这些方法比较简洁,而且还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出灯笼的排列规律。我们就是要追求这种简洁的表达方法。
  2.表示其他物品的排列规律。
  (1)自主表示其他规律。
  (2)教师巡视,并找出每种规律的表示方法。
  (3)展示表示方法。
三、找出规律重复的特点,并根据规律进行推理
  1.想一想:这些规律的共同点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思考:都是有规律地一组一组重复着出现的。(板书:重复)
  2.圈一圈、找一找:你刚才表示的规律中,重复出现的部分是什么?
  你圈出来的个数与其他同学的一样吗?同学间进行交流。
  3.说一说:你能把图中的规律分别再继续往下说一说吗?
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
  1.师:生活中存在很多这样“重复”的现象。
  PPT课件出示例子。
  2.学生自己举例子。
  像这样重复的现象,你还能再举一些例子吗?
五、课堂总结
  今天学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重复”的奥妙
文字、图形、符号、数字
(学生图略)
重复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在出示主题图后,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主题图,渗透有序观察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用语言描述规律时,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发现规律特点的环节,引导学生观察每组有规律的信息,总结出规律“一组一组重复”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不足之处] 教师讲得过多,还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生虽然可以说出规律,但体验不深;虽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但只是简单地模仿。教师不应过多地干预,插手太多,使得学生主体性弱化。
  [再教设计] 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表达,去讲他们的方式(如文字、图形、符号、字母、数字等),侧重通过询问其他同学对展示的方法的理解,引起共鸣、质疑或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