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 第二单元第九讲 眼睛 同步训练(教师版+学生版)(机构)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下 第二单元第九讲 眼睛 同步训练(教师版+学生版)(机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14 16:07:40

文档简介

第九讲
眼睛和视觉
外膜:
角膜

巩膜

中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眼球壁
虹膜具有
颜色
;虹膜的中央是
瞳孔
,其作用
控制光线的量

强光时能
较少
光的进入量;弱光时能
较多
光的进入量。
眼球
内膜:
视网膜
。有
感光
细胞。
1.眼睛
房水
内容物
晶状体
相当于
凸透镜

眼球的
折光
系统
玻璃体
附属结构:
眼睑

眼肌

结膜

泪器

拓展:(1)看远处物体,睫状肌
放松
,晶状体变

,对光的折射能力变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
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物体。
(2)看近处物体,睫状肌
收缩
,晶状体变

,对光的折射能力变

,近处物体射来的
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物体。
2.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近点

远点

盲点

3.(1)近视患者看物体有什么特点?
近清远糊

(2)近视的原因:眼球的前后径
过长
或晶状体曲度
过大
,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

,使
物像模糊不清。
(3)矫正:
凹透镜

4.(1)远视患者看物体有什么特点?
近糊远清

(2)远视的原因:眼球的前后径
过短
或晶状体曲度
过小
,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

,使
物像模糊不清。
(3)矫正:
凸透镜

5.色盲:
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

分为


绿

红绿

黄蓝



1.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C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2.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D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D.巩膜和虹膜
3.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
A

A.晶状体
B.房水
C.玻璃体
D.瞳孔
4.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图甲为来直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眼镜是图乙中的(
D

5.光线经眼球额晶状体折射后,能成像于视网膜。下图是小亮设计的正常眼球成像模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A.凸透镜相当于视网膜
B.蜡烛相当于晶状体
C.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
D.光屏相当于晶状体
6.如图所示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C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7.甲、乙两幅眼镜看起来相似,但放在试卷上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有关甲、乙两眼睛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

A.甲眼镜的镜片与照相机的镜头相似
B.乙眼镜的镜片与幻灯机的镜头相似
C.甲眼镜是矫正近视眼的
D.乙眼镜是矫正远视眼的
8.下图是人眼球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视觉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F
?]__角膜____、房水、[??
?D
]_瞳孔__、[???E?
]___晶状体___、[?
?K?
]__玻璃体___,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落在[??J
?
]___视网膜__上形成物象。
(2)从暗室走到阳光下,[???D?
]__瞳孔___会变__??小??
?_。
(3)眼球中能将光线转变成神经冲动的是[??J?
?]_视网膜___。M作用是将_神经冲动__传导到大脑皮层的__视觉冲突____,从而形成视觉。
9.小曹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_乙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乙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丙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大于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发散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10.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并利用液体透镜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如图所示.
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
偏向
(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
会改变
(选填“会改变”或“不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
便于光差光的路径

(2)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C

A.放大、倒立的实像
B.放大、正立的虚像
C.缩小、倒立的实像
D.缩小、正立的实像
(3)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
液体种类
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
凸透镜对光的骗着能力与凸透镜的凸起程度有关
.第九讲
眼睛和视觉
外膜:


中膜:



眼球壁
虹膜具有
;虹膜的中央是
,其作用

强光时能
光的进入量;弱光时能
光的进入量。
眼球
内膜:
。有
细胞。
1.眼睛
内容物
相当于

眼球的
系统
附属结构:




拓展:(1)看远处物体,睫状肌
,晶状体变
,对光的折射能力变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
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物体。
(2)看近处物体,睫状肌
,晶状体变
,对光的折射能力变
,近处物体射来的
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物体。
2.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3.(1)近视患者看物体有什么特点?

(2)近视的原因:眼球的前后径
或晶状体曲度
,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
,使
物像模糊不清。
(3)矫正:

4.(1)远视患者看物体有什么特点?

(2)远视的原因:眼球的前后径
或晶状体曲度
,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
,使
物像模糊不清。
(3)矫正:

5.色盲:

分为





1.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2.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D.巩膜和虹膜
3.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

A.晶状体
B.房水
C.玻璃体
D.瞳孔
4.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图甲为来直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眼镜是图乙中的(

5.光线经眼球额晶状体折射后,能成像于视网膜。下图是小亮设计的正常眼球成像模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凸透镜相当于视网膜
B.蜡烛相当于晶状体
C.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
D.光屏相当于晶状体
6.如图所示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7.甲、乙两幅眼镜看起来相似,但放在试卷上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有关甲、乙两眼睛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甲眼镜的镜片与照相机的镜头相似
B.乙眼镜的镜片与幻灯机的镜头相似
C.甲眼镜是矫正近视眼的
D.乙眼镜是矫正远视眼的
8.下图是人眼球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视觉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__________、房水、[??
?
]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落在[??
?
]___________上形成物象。
(2)从暗室走到阳光下,[????
]___________会变__?????????
?_。
(3)眼球中能将光线转变成神经冲动的是[???
?]_________。M作用是将_________传导到大脑皮层的________________,从而形成视觉。
9.小曹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10.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并利用液体透镜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如图所示.
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
(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
(选填“会改变”或“不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

(2)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放大、倒立的实像
B.放大、正立的虚像
C.缩小、倒立的实像
D.缩小、正立的实像
(3)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
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