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湘教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练习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湘教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练习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5 12:0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湘教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坐标平面内下列个点中,在坐标轴上的是(  )
A.(3,3)
B.(﹣3,0)
C.(﹣1,2)
D.(﹣2,﹣3)
2.下列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下列二次根式中,无论x取什么值都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4.若点A(﹣3,y1)和点B(1,y2)都在如图所示的直线上,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为(  )
A.y1>y2
B.y1=y2
C.y1
<y2
D.y1≤y2
5.统计得到的一组数据最大值为139,最小值为48,取组距为10,可分成(  )
A.10组
B.9组
C.8组
D.7组
6.下列结论中,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边相等且平行
7.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点P到OA边的距离等于m,点Q是OB边上的一个动点,则PQ与m的大小关系是(  )
A.PQ<m
B.PQ>m
C.PQ≤m
D.PQ≥m
8.在Rt△ABC中,∠C=90°,∠A=30°,BC=4,D、E分别为AC、AB边上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DE到F,使得EF=2ED,连接BF,则BF长为(  )
A.2
B.2
C.4
D.4
9.如图,直线l1:y=x+n与直线l2:y=kx+m交于点P,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k<0,m>0
B.关于x的方程x+n=kx+m的解为x=3
C.关于x的不等式(k﹣1)x<n﹣m的解集为x<3
D.直线l1上有两点(x1,y1),(x2,y2),若x1<x2时,则y1<y2
10.如图,为了测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小明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并在与旗杆等长的地方打了一个结,然后将绳子底端拉到离旗杆底端5米的地面某处,发现此时绳子底端距离打结处约1米,则旗杆的高度是(  )
A.12
B.13
C.15
D.24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12.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为3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13.已知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点(1,1),则k的值为 
 .
14.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成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数是 
 .
15.如图,直线EF经过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O,若四边形AEFB的面积为100cm2,则四边形EDCF的面积为 
 cm2.
16.如图,已知△ABC中,∠ACB=90°,O为AB的中点,点E在BC上,且CE=AC,∠BAE=15°,则∠COE= 
 度.
1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OA=OC,OB=OD,试添加一个条件: 
 使四边形ABCD为矩形.
18.已知正方形A1B1C1O,A2B2C2C1,A3B3C3C2…按如图所示放置,点A1,A2,A3…在直线y=x+1上,C1,C2,C3…在x轴上,则A2020的坐标是 
 .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
19.已知,在10×10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ABC是格点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
(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
(2)画出△A1B1C1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2B2C2;
(3)若点B的坐标为(4,2),请写出点B经过两次图形变换的对应点B2的坐标.
20.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1,﹣2)和(2,0).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2)将该函数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求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21.某市响应国家的“停学不停课”号召,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启了“网课之约”.为了检测“网课之约”的教学效果,2020年4月7日后,该市组织了“在线授课”检测考试.全市从考试的65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6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样本,为了节省时间,先将样本分成“检测一组”和“检测二组”,分别进行分析,得到表格一;随后汇总出整体的样本数据,得到表格二.
表格一:
人数
平均分
检测一组
120
77
检测二组
40
81
表格二:
分数段
频数
等级
分数段
频数
等级
分数段
频数
等级
0≤x<60
4
C
70≤x<80
50
B
90≤x<100
13
A
60≤x<70
36
80≤x<90
m
100≤x<120
5
请根据表格一和表格二中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数学成绩在80≤x<90分数段的频数m为 
 ,中位数所在分数段为 
 .等级C的人数占样本人数的百分比为 
 .
(2)估计参加考试的65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22.如图,在?ABCD中,点E、F在AD边上,且BF=CE,AE=DF.
(1)求证:△ABF≌△DCE;
(2)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23.如图,已知点D、E、F分别是△ABC的三边上的点,CE=BF,且△DCE的面积与△DBF的面积相等.求证:AD平分∠BAC.
2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向乙地,轿车比货车晚出发1.5小时,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表示轿车离甲地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轿车到达乙地时,求货车与甲地的距离;
(2)求线段CD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3)在轿车行进过程,轿车行驶多少时间,两车相距15千米.
25.同学们:八年级下册第9章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图形变换旋转,图形旋转过程中蕴含着众多数学规律,以图形旋转为依托构建的解题方法是解决各类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
【问题提出】
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MAN=45°,点M、N分别在边BC、CD上.求证:MN=BM+DN.
证明思路如下:
第一步:如图②,将△ADN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E,再证明E、B、M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第二步:证明△AEM≌△ANM.
请你按照证明思路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初步思考】
如图③,四边形ABCD和CEFG为正方形,连接DG、BE,得到△DCG和△BCE.
下列关于这两个三角形的结论:①周长相等;
②面积相等;
③∠CBE=∠CDG.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深入研究】
如图④,分别以?ABCD的四条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连接EF,GH,IJ,KL.若?ABCD的面积为8,则图中阴影部分(四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解:A、点(3,3)在第一象限,所以A选项错误;
B、点(﹣3,0)在x轴上,所以B选正确;
C、点(﹣1,2)在第二象限,所以C选项错误;
D、点(﹣2,﹣3)在第三象限,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B.
2.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解:A、当x=1时,无意义,故此选项错误;
B、当x=1时,无意义,故此选项错误;
C、当x<0时,无意义,故此选项错误;
D、无论x取什么值,都有意义,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4.解:观察函数图象,可知: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1,
∴y1>y2.
故选:A.
5.解: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为139,最小值为48,它们的差是139﹣48=91,
已知组距为10,由于91÷10=9.1,
故可以分成10组.
故选:A.
6.解:A.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因为矩形和菱形的对角线都互相平分,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因为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D.因为矩形和菱形的对边都相等且平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解:∵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点P到OA边的距离等于m,
∴点P到OB的距离等于m,
∵点Q是OB边上的一个动点,
∴PQ≥m.
故选:D.
8.解:在Rt△ABC中,∠C=90°,∠A=30°,BC=4,
∴AB=2BC=8,∠ABC=60°,
∵E为AB边上的中点,
∴AE=EB=4,
∵D、E分别为AC、AB边上的中点,
∴DE∥BC,
∴∠AED=∠AED=60°,
∴∠BEF=∠ABC=60°,
在Rt△AED中,∠A=30°,
∴AE=2DE,
∵EF=2DE,
∴AE=EF,
∴△BEF为等边三角形,
∴BF=BE=4,
故选:C.
9.解:A、∵直线l2:y=kx+m经过一二四象限,
∴k<0,m>0,故正确;
B、∵直线l1:=x+n与直线l2:y=kx+m交于点P,点P的横坐标为3,
∴关于x的方程x+n=kx+m的解为x=3,故正确;
C、根据函数图象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kx+m<x+n的解集为x>3,即不等式(k﹣1)x<n﹣m的解集为x>3,故错误;
D、根据函数图象得到:直线l1:y=x+n上,y随x的增大而证得.
∵直线l1上有两点(x1,y1),(x2,y2),x1<x2,
∴y1<y2.故正确;
综上所述,错误的结论是:C.
故选:C.
10.解:如图,
设旗杆的高度为xm,则AC=xm,AB=(x+1)m,BC=5m,
在Rt△ABC中,52+x2=(x+1)2,解得x=12,
答:旗杆的高度是12m.
故选:A.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
11.解:∵点(﹣3,2)关于x轴对称,
∴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2).
故答案为(﹣3,﹣2).
12.解:多边形的边数:360°÷30°=12,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12.
故答案为:12.
13.解:∵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点(1,1),
∴代入得:1=k﹣3,
解得:k=4,
故答案为:4.
14.解:∵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
∴第5组的频数是:40﹣(12+10+6+8)=4.
故答案为:4.
15.解:连接AC,B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AD∥BC,
∴∠EAO=∠FCO.
在△AOE与△COF中,

∴△AOE≌△COF(ASA),
同理可得△AOB≌△COD,△BOF≌△DOE,
∴S四边形EDCF=S四边形AEFB=100(cm2).
故答案为:100.
16.解:∵∠ACB=90°,CE=AC,
∴∠CAE=∠AEC=45°,
∵∠BAE=15°,
∴∠CAB=60°,
∴∠B=30°,
∵∠ACB=90°,O为AB的中点,
∴CO=BO=AO=AB,
∴△AOC是等边三角形,∠OCB=∠B=30°,
∴AC=OC=CE,
∴∠COE=∠CEO=(180°﹣30°)=75°,
故答案为:75.
17.解:添加条件:AC=BD;理由如下:
∵OA=OC,OB=O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BD,
∴四边形ABCD为矩形;
故答案为:AC=BD(答案不唯一).
18.解:∵直线y=x+1与y轴交于点A1,
∴A1的坐标为(0,1),则OA1=1,
∵四边形A1B1C1O是正方形,
∴OC1=OA1=1,
把x=1代入y=x+1得:y=2,
∴A2的坐标为(1,2),
同理A3的坐标为(3,4),…
∴An的坐标是(2n﹣1﹣1,2n﹣1),
∴A2020的坐标是(22019﹣1,22019).
故答案为:(22019﹣1,22019).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
19.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
(3)点B2的坐标为(﹣4,﹣3).
20.解:(1)根据题意得:,
解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2x﹣4;
(2)由(1)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4;
将其沿x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y=2(x+3)﹣4=2x+2.
21.解:(1)m=160﹣4﹣36﹣50﹣13﹣5=52(人),
样本容量为160,将分数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第80、81位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而第80、81位的两个数均在70≤x≤80分数段内,
因此中位数在在70≤x≤80分数段内,
(4+36)÷160=25%,
故答案为:52,70≤x≤80,25%;
(2)样本平均数为:=78(分),
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为78分.
答:参加考试的65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大约为78分.
22.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AE=FD,
∴AE+EF=FD+EF,
即AF=DE,
在△ABF和△DCE中,

∴△ABF≌△DCE(SSS);
(2)由(1)可知:△ABF≌△DCE,
∴∠A=∠D,
∵AB∥CD,
∴∠A+∠D=180°,
∴2∠A=180°,
∴∠A=90°,
∴?ABCD为矩形.
23.证明:过D作DM⊥AB于M,DN⊥AC于N,
∵△DCE的面积与△DBF的面积相等,
∴=,
∵CE=BF,
∴DM=DN,
∴AD平分∠BAC.
24.解:(1)由图象可得,
货车的速度为300÷5=60(千米/小时),
则轿车到达乙地时,货车与甲地的距离是60×4.5=270(千米),
即轿车到达乙地时,货车与甲地的距离是270千米;
(2)设线段CD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y=kx+b,
∵点C(2.5,80),点D(4.5,300),
∴,
解得,
即线段CD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y=110x﹣195(2.5≤x≤4.5);
(3)当x=2.5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60×2.5﹣80=70,
∵70>15,
∴在轿车行进过程,两车相距15千米时间是在2.5~4.5之间,
由图象可得,线段OA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60x,
则|60x﹣(110x﹣195)|=15,
解得x1=3.6,x2=4.2,
∵轿车比货车晚出发1.5小时,3.6﹣1.5=2.1(小时),4.2﹣1.5=2.7(小时),
∴在轿车行进过程,轿车行驶2.1小时或2.7小时,两车相距15千米,
答:在轿车行进过程,轿车行驶2.1小时或2.7小时,两车相距15千米.
25.【问题提出】
(1)证明:将△ADN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E,
在正方形ABCD中,∠BAD=∠ABM=∠D=90°,
由旋转可知△ADN≌△ABE,
∴∠D=∠ABE=90°,∠DAN=∠BAE,AN=AE,DN=BE,
∴∠ABE+∠ABM=180°,
∴E、B、M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MAN=45°,
∴∠DAN+∠BAM=45°,
∵∠DAN=∠BAE,
∴∠BAE+∠BAM=∠EAM=45°,
∴∠EAM=∠MAN,
∵AN=AE,AM=AM,
∴△AEM≌△ANM(SAS),
∴ME=MN,
∵ME=BE+BM,
∴MN=DN+BM,
【初步思考】
解:∵BE≠DG,
∴△DCG和△BCE的周长不一定相等,故①不正确;
∵正方形CEFG绕点C旋转过程中,∠CBE≠∠CDG.
∴③不正确;
如图1,过点E作BC的平行线,过点B作CE的平行线,两线交于点H,连接CH.
则四边形BHEC为平行四边形,
∴BC=HE,S△BCE==S△CHE,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EFG为正方形,
∴CD=BC,CE=CG,∠BCD=∠ECG=90°,
∴∠BCE+∠DCG=180°,
∵∠HEC+∠BCE=180°,
∴∠DCG=∠HEC,
∵BC=HE=CD,
∴△DCG≌△HEC(SAS),
∴S△CHE=S△DCG,
∴S△DCG=S△BCE.
故②正确,
故答案为:②.
【深入研究】
解:图中阴影部分(四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16.
如图2,连接AC,BD,
由【初步思考】的结论可知:S△AEF=S△ABD=,
同理S△BHG=S△ABC,S△CIJ=S△CBD,S△DLK=S△DAC,
∴阴影部分的面积S=S△AEF+S△BGH+S△CIJ+S△DLK=2S平行四边形ABCD=2×8=16.
故答案为:1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