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题[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测试题[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3-26 11: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5-2006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一) (二) (三)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及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确凿( ) 竹筛( ) 玉簪花( ) 骊歌( )
挪窝( ) shàn笑( ) shùn息( ) lín 漓( )
书shú ( ) zhà栏( )
2.成语填空(4分)
人迹( )至 人声( )沸 来势( )( ) 出人( )地
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 ) (3分)
A.初升的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B. 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
C. 通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D.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4.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除夕夜家家户户放爆竹的情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3分)
5.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6.填空:(6分)
①请写出古诗文中表现自然美景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文中的名句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要好好读书。(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名著阅读: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浒》中 和 两位英雄有关。(请填写人名)(2分)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文段,回答7—11题。(24分)
不必说________的菜畦,________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________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______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7.按课文原句将画横线处填写完整。(6分)
8.把文段分两层,在它们的分界处用“||”标。这两层的条理是从整体到________。(4分)
9.这段文字主要写了“我”童年的哪四件事”?突出哪一点?(5分)
10.作者紧紧抓住被描写事物的特征着力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描写,充满情趣。(4分)
11.就文段内容,任选角度写一段赏析的话。(5分)
(提示: 句式的角度 、 修饰的角度 、 描写的角度等)
(二)阅读下文,回答12—15题。(24分)
阴影与阳光
14岁的中学生小佳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
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
正在他脸贴玻璃,专心张望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他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
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动,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
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都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佳仍忍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现在他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
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后;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来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
“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呜呜……”小佳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 哭了车子能回来吗 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训。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有一定道理的。妈妈不是要你做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佳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 ”小佳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
“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好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了!”小佳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了丈夫,一旁的小佳哭得更厉害了。
“噢,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你知道的,我是去那家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照片,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这时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在卖。我挑了一只,过了秤,正好10元钱,我付了钱,骑上车就走。骑了大约20米,忽听背后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车子朝我追来,一边招手,一边叫我停。我停了车,才知道原来我错将百元大钞当成10元票给了他,他是来追还我90元钱的!儿子,你想想看,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要还,等我找上来,也不迟;他也完全可以赖掉,因为我没有凭证;他还可以发现此事后马上溜走,那就不会引起任何纠葛。现在他却冒着烈日,骑着笨重的车子一路追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这世上谁说没有好人!”
父亲拍拍刚买来的西瓜,又拍拍儿子的头。儿子停止了抽泣,听得很专注。
不错,小佳的爸爸是在取了照片后买了西瓜,但是,关于10元与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虚构。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14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原载《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2、小佳前天碰上了什么倒霉事 他为什么会被唤到教务处谈话 (6分)
13、小佳今天为什么“眼泪越流越多” (4分)
14、妈妈叫小佳接受怎样的教训 理由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6分)
15、爸爸为什么虚构10元与100元的故事 (4分)
16、你认为爸爸这样做是不是欺骗小佳 为什么 (4分)
(三)阅读《伤仲永》中文段,回答17—21题。(2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世隶耕(     )   ②收族之意(     )
 ③邑人奇之(   )   ④日扳仲永(   )
18. 写出下列“之”字指代的内容:(4分)
 ①忽啼求之(  )   ②借旁近与之(  ) 
 ③秀才观之(   )   ④余闻之(    )
19. 本文的主要时间阶段是 ,主要事件是 ,主要人物是 ,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4分)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短句。(6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译文: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文:
21.本文对我们的教育和启发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záo shāi zān lí nuó  讪 瞬 淋 塾 栅 (每空1分)
2、罕 鼎 汹 汹 头 (每空1分)
3、B
4、略
5、示例: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要求:用比喻,句子连贯顺畅,紧扣主题)(每空2分)
6、①例:“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等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好读书而不好读书,好读书而不好读书”等 ③林冲 鲁智深 (每题2分)
二、阅读(75分)
(一)
7、碧绿、光滑、紫红、长吟、伏、直窜(每处1分)
8、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 部分(每问2分)
9、遇蜈蚣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 有无限的趣味(5分,前问4分,后问1分)
10、色彩、形状、声音、动态(每处1分) 11、略(4分)
(二)
12、为班级做好事,被怀疑当贼; 因为他最后一个离校又行为古怪; (每问3分)
13、帮司机捡玩具,而自己的自行车被偷,好心没好报。
14、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有一定道理的。/ 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每问3分)
15、因为他深深懂得,小孩子的心中太需要“阳光”——真、善、美,而不是“阴影”——假、丑、恶 。
16、不是,因为14岁的少年十分需要正确的引导。爸爸编造美丽的谎言,是为了让儿子看到人间的真、善、美,能够健康成长。
(三)
17. ①属于 ②团结 ③认为……奇特 ④领着,引着 (每小题1分)
18. ①书具 ②仲永 ③诗 ④仲永环谒这件事 (每小题1分)
19. 仲永生五年 仲永作诗 仲永 不使学 (每处1分)
20. 从这以后,人们指定某种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可以完成。 /令(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每小题3分)
21. 一个人的成功,不能仅凭天资,更重要的是要靠后天的学习。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