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 第一单元第四讲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同步训练(教师版+学生版)(机构)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下 第一单元第四讲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同步训练(教师版+学生版)(机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14 16:18:49

文档简介

第四讲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答案
1.如果食物储存不当,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发芽、变味、变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总结:能使食物变味或发臭通常是由单细胞生物
细菌
引起的。
深入思考: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空气、水、土壤、人体体表及内部都存在,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到它?
细菌个体微小
继续探究:为什么我们能非常清楚的看得见发臭的番茄上的细菌呢?
我们看到的是细菌
大量
繁殖后聚集形成的
细菌团
。即
菌落

2.单个细菌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所以我们必须借助
显微镜

高倍显微镜下的细菌
细菌的形状
球状
杆状
螺旋状
细菌的种类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3.细菌有很多种类,那么它们的结构由什么相似之处呢?
(1)细菌的结构:
1.
遗传物质
作用
遗传作用
2.
细胞质
生命活动场所
3.
细胞膜
选择透过性
4.
细胞壁
保持细胞外形
5.
鞭毛
移动
6.
荚膜
保护细胞
总结:细菌的主要结构是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壁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没有
叶绿体
,所以要
依靠外界营养物质

像细菌这种没有
成形细胞核
的细胞称为
原核细胞

(2)细菌的繁殖:细菌是进行
分裂
生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无性生殖

(3)细菌对人类的影响:
既有益、又有害

1.我们要观察细菌的结构,应借助于(
D
)
A.放大镜
B.解剖镜
C.低倍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2.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消毒,手术时还要戴上口罩和手套是为了(
D
)
A.防止细菌进入病人体内
B.防止因手消毒不干净而留有细菌
C.防止医生呼吸时将空气中的细菌带入病人体内
D.以上选项都是
3.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后,一度出现“炭疽”传染病。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名为炭疽杆菌的生物。已知这种生物仅由一个细胞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其属于哪一类生物( A )
A.细菌
B.真菌
C.霉菌
D.食用菌
4.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细菌对人类有害的是( B )
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B.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
C.利用醋酸菌制作食用醋
D.大豆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供植物利用
5.如图为细菌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
?遗传物质???;B_细胞膜_
;C__细胞壁__;D__荚膜
?;E__细胞质_?。
(2)F是
??鞭毛
,它使细菌能够运动。???
(3)与动物细胞相比,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
?
细胞核

(4)与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
???叶绿体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桔子会发霉、馒头会发霉变坏是因为
霉菌的存在

(1)真菌的结构:
(2)比较真菌的细胞和动植物、细菌的细胞特点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液泡
动物
x



x
x
植物






细菌



x
x
真菌




x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液泡
总结:细菌的细胞没有细胞核称为原核细胞,
而动物、植物、真菌的细胞有细胞核称为
真核生物

2.细菌是单细胞生物,那么真菌呢?
(1)
单细胞

酵母菌

其细胞形态通常为
圆形

卵圆形

椭圆形

其生殖方式
出芽生殖

对人类的用处:
发面、酿酒

(2)
多细胞

霉菌

食用菌
)→
通常用
孢子
繁殖。
分为:
根霉

青霉

曲霉
。通常用
孢子
繁殖。
3.细菌和真菌属于动物还是植物呢?

思考:几乎所有的食物上都还有它们,那么它们滋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温度、水分、空气
拓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延迟食物的保质期呢?(请连线)
(1)干藏法
(2)冷藏法
温度
(3)真空保存法
水分
(4)加热法
氧气
1.下列有关真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B.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C.以现有的有机物生活
D.个体有大也有小
2.防止食品腐败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下列适于较长时间保存食品的是( B )
①高温;②低温;③保持湿润;④保持干燥;⑤暴露在空气中;⑥隔绝空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属于枯草杆菌、酵母菌、青霉的共同特点的是

C

A.都能够形成芽孢   
B.都具有细胞核
C.都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存 
D.都进行孢子生殖
4.真菌比细菌结构复杂。李阳同学认为复杂之处在于真菌

C

A.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C.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D.都由多细胞构成
5.蘑菇和霉菌都属于真菌,下面不是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B

A.都是多细胞生物
B.都是自养生物
C.都是异养生物
D.靠孢子进行繁殖
6.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A

7.橘子腐烂后,出现一些青绿色的霉斑,在显微镜下可见到一些扫帚状的孢子,这种霉菌是(
B

A.曲霉 
B.青霉  
C.酵母菌 
D.毛霉
8.以下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C

9.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下图所示:
(1)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__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并大量繁殖

(2)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_
高温加热_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10.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尝试甜酒的制作方法,郝思同学在课外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据此,请分析回答:
(1)郝思的实验中有
甲乙、甲丙
组对照实验,变量为酒曲的一组是
甲乙

(2)三个烧瓶中最有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


(3)你认为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什么作用?
将糯米转化为酒精

(3)郝思同学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制出的“甜酒”带有酸味,原因可能是
又细菌进入

1.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细胞结构看,幽门螺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D )
A.有无细胞壁
B.有无细胞膜
C.有无细胞质
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济宁市能源科研所在利用植物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研发中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大致流程是:秸秆→糖液→酒精,从糖液到酒精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该菌的特征有( B )
①无成形的细胞核;②有真正的细胞核;③寄生;④能通过孢子繁殖后代;⑤单细胞结构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3.下列组合中,属于真菌的是( A )
A.灵芝、香菇、酵母菌、青霉
B.酵母菌、霉菌、大肠杆菌、猴头菌
C.曲霉、木耳、乳酸菌、灵芝
D.肺炎球菌、青霉、霍乱弧菌、牛肝菌
4.霉菌的特征是( B )
①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③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④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⑤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5.下列有关细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D  )
A.酿酒和造醋等酿造业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
B.甲烷细菌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
C.和真菌相比,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都是分裂生殖,真菌都是孢子生殖
6.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1mL)培养大肠杆菌,培养36小时后获得的结果如下。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是( A )
培养皿
培养基
培养皿上的菌落教

琼脂、糖类
35

琼脂、糖类、维生素
250

琼脂、维生素
0
A.Ⅰ和Ⅱ
B.Ⅱ和Ⅲ
C.Ⅰ和Ⅲ
D.Ⅱ
7.四川泡菜,以其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而深受人们喜爱,制作四川泡菜需要用到的微生物是(
B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真菌
D.霉菌
8.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非常普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酿酒时要常开盖,以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有利于酒精的形成
B.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来制作醋
C.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因此可以给患者大量使用
D.腌肉能保存较长时间,是由于腌肉上的盐分多,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
9.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将微生物杀死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B
(填序号)。
A.室温保持在25

B.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入乙装置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肉汤并繁殖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温度

(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10.西双版纳傣族人通常以芭蕉叶包裹食材,用炭火将食物烤熟。这种食物不仅气味清香,且不易腐败。难道芭蕉叶有防止食物腐败的作用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龙做了以下实验。
①制备两个培养基,编号为1、2,并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②在无菌条件下,1号培养基均匀涂抹适量芭蕉叶提取液,2号培养基均匀涂抹等量的无菌蒸馏水;
③在无菌条件下,将等量含有某种微生物的培养液分别均匀地涂抹到两个培养基中,再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72小时;③每隔12小时观察各培养基菌落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
请回答问题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芭蕉叶提取液
 。
(2)设置2号培养基的目的是进行 对照实验 。
(3)判断芭蕉叶有无防止食物腐败的依据是各培养基上的 菌落生长情况 。
(4)如果1号培养基菌落数明显少于2号培养基,则说明:芭蕉叶可能 

 (填“有”或者“无”)防止食物腐败的作用。
(5)该实验的不足之处除只用两个培养基。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外,还有 
相隔时间太长 。第四讲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1.如果食物储存不当,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总结:能使食物变味或发臭通常是由单细胞生物
引起的。
深入思考: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空气、水、土壤、人体体表及内部都存在,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到它?
继续探究:为什么我们能非常清楚的看得见发臭的番茄上的细菌呢?
我们看到的是细菌
繁殖后聚集形成的
。即

2.单个细菌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所以我们必须借助

高倍显微镜下的细菌
细菌的形状
细菌的种类
3.细菌有很多种类,那么它们的结构由什么相似之处呢?
(1)细菌的结构:
1.
作用
2.
3.
4.
5.
6.
总结:细菌的主要结构是




没有
,所以要

像细菌这种没有
的细胞称为

(2)细菌的繁殖:细菌是进行
生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3)细菌对人类的影响:

1.我们要观察细菌的结构,应借助于(
)
A.放大镜
B.解剖镜
C.低倍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2.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消毒,手术时还要戴上口罩和手套是为了(
)
A.防止细菌进入病人体内
B.防止因手消毒不干净而留有细菌
C.防止医生呼吸时将空气中的细菌带入病人体内
D.以上选项都是
3.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后,一度出现“炭疽”传染病。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名为炭疽杆菌的生物。已知这种生物仅由一个细胞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其属于哪一类生物(  )
A.细菌
B.真菌
C.霉菌
D.食用菌
4.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细菌对人类有害的是(  )
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B.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
C.利用醋酸菌制作食用醋
D.大豆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供植物利用
5.如图为细菌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
?????
???;B____
__
;C____
____;D_____
?;E___
___?。
(2)F是
?????????
,它使细菌能够运动。???
(3)与动物细胞相比,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
?
??????

(4)与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
????????????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桔子会发霉、馒头会发霉变坏是因为

(1)真菌的结构:
(2)比较真菌的细胞和动植物、细菌的细胞特点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液泡
动物
植物
细菌
真菌
总结:细菌的细胞没有细胞核称为原核细胞,
而动物、植物、真菌的细胞有细胞核称为

2.细菌是单细胞生物,那么真菌呢?
(1)


其细胞形态通常为



其生殖方式

对人类的用处:

(2)


)→
通常用
繁殖。
分为:


。通常用
繁殖。
3.细菌和真菌属于动物还是植物呢?

思考:几乎所有的食物上都还有它们,那么它们滋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拓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延迟食物的保质期呢?(请连线)
(1)干藏法
(2)冷藏法
温度
(3)真空保存法
水分
(4)加热法
氧气
1.下列有关真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B.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C.以现有的有机物生活
D.个体有大也有小
2.防止食品腐败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下列适于较长时间保存食品的是(  )
①高温;②低温;③保持湿润;④保持干燥;⑤暴露在空气中;⑥隔绝空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属于枯草杆菌、酵母菌、青霉的共同特点的是


A.都能够形成芽孢   
B.都具有细胞核
C.都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存 
D.都进行孢子生殖
4.真菌比细菌结构复杂。李阳同学认为复杂之处在于真菌


A.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C.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D.都由多细胞构成
5.蘑菇和霉菌都属于真菌,下面不是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A.都是多细胞生物
B.都是自养生物
C.都是异养生物
D.靠孢子进行繁殖
6.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7.橘子腐烂后,出现一些青绿色的霉斑,在显微镜下可见到一些扫帚状的孢子,这种霉菌是(

A.曲霉 
B.青霉  
C.酵母菌 
D.毛霉
8.以下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9.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下图所示:
(1)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____

(2)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_
__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10.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尝试甜酒的制作方法,郝思同学在课外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据此,请分析回答:
(1)郝思的实验中有
组对照实验,变量为酒曲的一组是

(2)三个烧瓶中最有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

(3)你认为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什么作用?

(3)郝思同学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制出的“甜酒”带有酸味,原因可能是

1.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细胞结构看,幽门螺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A.有无细胞壁
B.有无细胞膜
C.有无细胞质
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济宁市能源科研所在利用植物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研发中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大致流程是:秸秆→糖液→酒精,从糖液到酒精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该菌的特征有(  )
①无成形的细胞核;②有真正的细胞核;③寄生;④能通过孢子繁殖后代;⑤单细胞结构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3.下列组合中,属于真菌的是(  )
A.灵芝、香菇、酵母菌、青霉
B.酵母菌、霉菌、大肠杆菌、猴头菌
C.曲霉、木耳、乳酸菌、灵芝
D.肺炎球菌、青霉、霍乱弧菌、牛肝菌
4.霉菌的特征是(  )
①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③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④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⑤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5.下列有关细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酿酒和造醋等酿造业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
B.甲烷细菌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
C.和真菌相比,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都是分裂生殖,真菌都是孢子生殖
6.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1mL)培养大肠杆菌,培养36小时后获得的结果如下。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是(  )
培养皿
培养基
培养皿上的菌落教

琼脂、糖类
35

琼脂、糖类、维生素
250

琼脂、维生素
0
A.Ⅰ和Ⅱ
B.Ⅱ和Ⅲ
C.Ⅰ和Ⅲ
D.Ⅱ
7.四川泡菜,以其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而深受人们喜爱,制作四川泡菜需要用到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真菌
D.霉菌
8.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非常普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酿酒时要常开盖,以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有利于酒精的形成
B.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来制作醋
C.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因此可以给患者大量使用
D.腌肉能保存较长时间,是由于腌肉上的盐分多,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
9.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填序号)。
A.室温保持在25

B.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入乙装置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10.西双版纳傣族人通常以芭蕉叶包裹食材,用炭火将食物烤熟。这种食物不仅气味清香,且不易腐败。难道芭蕉叶有防止食物腐败的作用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龙做了以下实验。
①制备两个培养基,编号为1、2,并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②在无菌条件下,1号培养基均匀涂抹适量芭蕉叶提取液,2号培养基均匀涂抹等量的无菌蒸馏水;
③在无菌条件下,将等量含有某种微生物的培养液分别均匀地涂抹到两个培养基中,再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72小时;③每隔12小时观察各培养基菌落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
请回答问题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
(2)设置2号培养基的目的是进行 
 。
(3)判断芭蕉叶有无防止食物腐败的依据是各培养基上的 
 。
(4)如果1号培养基菌落数明显少于2号培养基,则说明:芭蕉叶可能 
 (填“有”或者“无”)防止食物腐败的作用。
(5)该实验的不足之处除只用两个培养基。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外,还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