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壶口瀑布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历代文人赞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天险,壶口最惊人。飞流撼天地,涛声泣鬼神”,今天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来领略壶口瀑布的雄壮的气势。
17 壶口瀑布
了解游记的问题要素,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
学习目标
品味文章独具特色的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感受瀑布的美,体会文章歌颂的民族精神,激发热爱中华母亲河的情感。
壶口瀑布位于晋陕两省的边境上,为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中国第二大瀑布,黄河奔流至此,河口忽然收束,在不到500米的距离内,河面宽度从数百米急剧收窄为二三十米,河水流速陡增,势若万马奔腾,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壶口瀑布
文体知识
助学资料
游记,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一般而言,游记包括三个要素:所至(作者的游踪)、所见(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所感(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游 记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
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
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
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壶口瀑布)
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梁衡,山西人。著名的新闻理论家、作家、学者。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预习思考
学习字词
铸 告诫 推搡 霎时
驰骋 漩涡 寒噤 迂回
汩汩 出轧 湿漉漉 震耳欲聋
前呼后拥 怒不可遏 挟而不服
zhù
lù
shà
jìn
jiè
sǎnɡ?
xuán wō
chí chěnɡ
ɡǔ
yōnɡ
yū
lónɡ
è
zhá
xié
1. 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①):简要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游览的次数。
第二部分(②~⑤):写两次观看瀑布的情形,突出瀑布的雄壮气势。
第三部分(⑥):赞美黄河的性格,歌颂无坚不催、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整体感知
2. 壶口瀑布在什么地方?作者总共写了哪几次去壶口瀑布的经历?其中哪次详写?哪次略写?
晋陕两省边境
第一次? 雨季
第二次? 枯水季节
略写
祥写
3.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壶口: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成因: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4. 壶口瀑布与其他瀑布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用第2段中的原句回答。
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5.请按照所至、所见、所感这三方面内容,整理作者的行踪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行程
所至
所见
所感
第一次
(雨季)
河滩
涛声如雷,雾气弥漫
波涛汹涌,惊险异常
雄壮伟大、危险(可怕)
第二次
(枯水期)
沟底
河面之水
瀑布之水
龙槽附近之水
脚下巨石
河心龙槽
丰富多样雄浑壮阔
震撼、气势磅礴、柔和细碎、刚中带柔
6. 作者为什么在写第二次去壶口瀑布前,还要写第一次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
第一次观看在雨季,第二次是在枯水季节第一次观看,虽然写的简略,但是与第二次互为补充,将不同季节的瀑布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第一次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写了壶口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为后文具体描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做铺垫,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7. 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脚下的石”?
1.壶口瀑布是水和石共同造就的;文章以写水为主,但不宜对石只字不提。
2.从观景的角度看,作者定点观景,游目四顾,最后把视线收归脚下,转换非常自然;
3.作者所感慨的小小壶口却“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情感”的奇景,正是产生于石头兑水的约束,因而接下来描写“脚下的石头”也是很自然的;
4.写被河水侵蚀的石头,能够展现河水的真正力量,这样就改变了前面描写河水在石壁上阻遏挤压下“各种流淌”所有可能带来的片面印象,将文章的境界翻上一层,也为后面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个性奠定了景物描写上的基础。
自主探究
精读课文
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突显出瀑布的特点和气势。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说说这些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 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河比作一锅正沸着的水,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黄河之水在雨季时水势浩大、上下翻滚的汹涌景象。
②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从瀑布的态势、力量、颜色等方面表现河水排山倒海、湍急汹涌的气势特点,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精读课文
③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
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精读课文
④ ⑤
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河水的优美姿态,其中“钻”“觅”“淌”等动词,运用得十分贴切,表现了水流的灵动多姿,使人如临其境。“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水的声音动听,姿态柔美。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游记,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及压而不弯,勇往直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
主旨概括
?多种感官写景,写景细腻。
在初识壶口时,作者调动多种感官来描写壶口瀑布,把雨季中的壶口瀑布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特点描绘的淋漓尽致。听觉,如: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视觉,如“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
写作特色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本文的借景抒情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将所要抒发的感情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巧妙联想。作者面对奔流不息的黄河、飞流直下的瀑布,激情澎湃“情动而辞发”,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展现了黄河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了人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把黄河刚柔相继的特点与人的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了借景抒情的目的。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置及“我”到访的次数
访问壶口
初识壶口:雄伟壮阔
惊心动魄
在访壶口:气势磅礴
刚柔相济
由物及人:民族精神
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抄写积累本课优美的词语。
2、朗读课文,认真品悟壶口瀑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