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东北工业
四川省广汉市小汉镇新华中学校 许凡军
学生活动
阅读书本P31,完成书本活动第1-3题
1、铁矿:辽宁省鞍山、本溪;煤矿:辽宁省抚顺、阜新,黑龙江省鸡西、鹤岗;油田:辽宁省辽河油田、吉林省松原油田、黑龙江省大庆油田。
2、鞍山:钢铁、机械、化学工业;大连:电子电器、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化学工业、造船。
3、因为沈阳是东北最重要的铁路枢纽,附近有鞍山、本溪等钢铁基地为它提供发展机械工业的原材料,又靠近抚顺、阜新、辽河、大连等重工业市场,同时沈阳作为辽宁省会,有较为集中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沈阳成为东北最大的机械工业中心。
辽中南工业区
德国鲁尔工业区
德国鲁尔工业区
德国鲁尔工业区
德国鲁尔工业区
结合课本P33图6.19及案例与P34图6.21讨论:
1、两区发展传统工业的条件有哪些相似与不同?
2、说说东北的传统工业改造及发展可从中借鉴哪些有益的经验?
3、请你为振兴东北出谋划策。
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工业区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通常将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所管辖的地区,作为鲁尔区的地域界限,其面积459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3%。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区内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24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过50万。鲁尔区南部的鲁尔河与埃姆舍河之间的地区,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
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和重工业基地之一,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渤海湾北环和黄海的西北岸,海岸线长2100公里。它包括了除朝阳市、阜新市区及阜新县以外的辽宁省域,面积118501公里,人口约3500万。 每一个工业基地都是以几个主要工业中心(城市)发展起来的。沈阳——机械工业,鞍山——钢铁工业 抚顺——化工、冶金 本溪——钢铁工业,辽阳——化学工业,大连——造船工业。 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区内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中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的机械工业、大连的造船工业和石油加工工业、抚顺的石油化工等一批工业企业,都是国家重工业的骨干。
P34活动
1、
辽中南工业区 鲁尔区
煤炭来源
铁矿来源
水源
交通条件
市场条件
抚顺、阜新 本地
鞍山、本溪 国外进口 (从法国等地)
辽河 鲁尔河、莱茵河
交通便利 交通便利 (铁路、公路、海运) (铁路、水运)
产品供应东北和全国 产品供应欧洲
活动2
鲁尔区曾同我国东北辽中南工业区的工业特点相似,原来也是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学等传统工业。因此我国东北辽中南工业区在改造传统工业时,可以借鉴鲁尔区的做法:重新布局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加科技含量,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拓展交通。
活动3
(2)利用东北丰富的人才,发展科技产业(信息、生物技术)。
(3)利用东北雄厚的工业基础,深入开发工业新产品。
(4)利用东北丰富的、有特色的资源大力开展第三产业。
小结
一、冷湿的自然环境
1、范围:大兴安岭以东,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地形:东北平原、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
2、冷湿:原因——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
二、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耕地广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利用问题: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林
1、土地资源 — 林地多森林资源我国最大天然林区(针叶林)
草地
2、矿产资源—— 煤炭、铁、锰、石油重工业基地
天然气
地位:全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3、重工业基地 — 问题:资源枯竭,产业结构老化
发展:振兴东北
↗
↗
↘
↘
P31活动第1-3题:1、铁矿:辽宁省鞍山、本溪;煤矿:辽宁省抚顺、阜新,黑龙江省鸡西、鹤岗;油田:辽宁省辽河油田、吉林省松原油田、黑龙江省大庆油田。 2、鞍山:钢铁、机械、化学工业;大连:电子电器、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化学工业、造船。 3、因为沈阳是东北最重要的铁路枢纽,附近有鞍山、本溪等钢铁基地为它提供发展机械工业的原材料,又靠近抚顺、阜新、辽河、大连等重工业市场,同时沈阳作为辽宁省会,有较为集中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沈阳成为东北最大的机械工业中心。
P33活动题1
辽中南工业区 鲁尔区
煤炭来源 抚顺、阜新 本地
铁矿来源 鞍山、本溪 国外进口(从法国等地)
水源 辽河 鲁尔河、莱茵河
交通条件 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海运) 交通便利(铁路、水运)
市场条件 产品供应东北和全国 产品供应欧洲
P33活动题2:鲁尔区曾同我国东北辽中南工业区的工业特点相似,原来也是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学等传统工业。因此我国东北辽中南工业区在改造传统工业时,可以借鉴鲁尔区的做法:重新布局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加科技含量,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拓展交通。
P33活动题3 :
(2)利用东北丰富的人才,发展科技产业(信息、生物技术)。
(3)利用东北雄厚的工业基础,深入开发工业新产品。
(4)利用东北丰富的、有特色的资源大力开展第三产业。